刘超
东营胜利医院,山东东营 257055
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科一种常见疾病[1],近些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升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患者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若不予以血糖控制,将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2]。为了减轻疾病对母婴的影响,应予以积极治疗[3],该病的治疗以胰岛素治疗为主要方法,同时应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强化治疗效果,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健康[4]。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对于患者的行为改变效果不理想,无法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因此应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了探讨综合流程管理方法结合医学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选取东营胜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干预,分析综合流程管理方法结合医学营养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东营胜利医院诊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每组42例。其中甲组,年龄21~36岁,平均(27.48±3.79)岁;孕周24~35周,平均(28.62±3.54)周。乙组,年龄21~38岁,平均(27.73±3.57)岁;孕周25~34周,平均(28.41±3.29)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的84例患者均是自愿参与该课题的检查,患者及其家属清楚课题的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经生化检查确诊;③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排除有糖尿病家族史者;②并发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甲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措施有:①对孕妇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孕妇学会监测血糖的方法。如果注射胰岛素,需教会孕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及胰岛素保存方法。并要教会孕妇识别低血糖反应,叮嘱孕妇随身携带糖果,以备低血糖时食用。②规范孕妇的生活习惯,指导孕妇掌握饮食控制的具体措施,坚持定时、定量进食。饮食要清淡,菜谱要多样化,多食蔬菜。血糖控制较好时,可吃少量水果。③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谨防外伤,防止发生感染等并发症。④整个妊娠期间严密监测孕妇血糖水平、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成熟情况。
乙组应用综合流程管理方法结合医学营养干预,护理实施过程如下。
(1)综合流程管理方法:①信息干预:大多患者对于疾病缺乏正确认知,而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认知干预,评估患者的疾病认知,采取视频讲解、分发健康手册、开展专项讲座等方式来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5]。②动机干预:通过动机访谈的方式了解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强调行为改变对患者妊娠结局的积极影响,让患者形成正确的治疗观念,主观上树立健康生活的良好动机[6]。③行为干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让患者学习食物交换、能量换算等相关知识,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药物作用机理、用药方法、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并教导患者血糖监测方法,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转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7]。
(2)医学营养干预:依据孕妇饮食喜好、血糖水平、孕周、胎儿生长情况等为患者制订针对性饮食方案,计算孕妇每日摄入总能量,按照1∶2∶2的比例细化三餐[8],合理分配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质(15%~20%),每餐进食应定时定量,并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以保障饮食科学性[9]。推荐患者进行散步、瑜伽等有氧运动,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控制运动强度在身体适宜范围内,保持运动频率在3~4次/周[10]。
①血糖水平:对干预前后两组FPG、2 hPG、HbA1c水平进行测定记录。
②ESCA、DMSES评分:运用ESCA量表对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予以评估,包括4个方面,总分值为172分,评分同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借助DMSES对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进行评分,其包括20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200分,分值高则自我管理效能越高[11]。
③不良结局:统计两组产妇和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血糖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乙组FPG、2 hPG、HbAlc水平分别为 (5.44±0.73)mmol/L、(7.11±0.63)mmol/L、(4.27±0.22)%,低于甲组的 (7.05±0.48)mmol/L、(9.62±1.17)mmol/L、(5.46±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甲组(n=42)乙组(n=42)t值P值FP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2 hP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9.34±0.45 9.21±0.69 1.023 0.309 7.05±0.48 5.44±0.73 11.943<0.001 13.39±2.47 13.42±2.35 0.057 0.955 9.62±1.17 7.11±0.63 12.241<0.001 HbAlc(%)干预前 干预后5.72±0.34 5.63±0.29 1.035 0.195 5.46±0.25 4.27±0.22 23.158<0.001
干预前,两组ESCA、DMSE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组患者的ESCA评分、DMSES评分分别为(116.34±8.31)分、(130.37±7.51)分,乙组患者分别为(128.26±8.25)分、(151.32±7.09)分,乙组分值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DMSE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DMSES评分比较[(±s),分]
组别ESC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DMSE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甲组(n=42)乙组(n=42)t值P值95.59±7.65 95.87±7.93 0.165 0.870 116.34±8.31 128.26±8.25 6.579<0.001 103.21±8.64 103.66±8.19 0.245 0.807 130.37±7.51 151.32±7.09 13.146<0.001
两组患者不良结局比较,乙组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甲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比较[n(%)]
表4 两组围产儿不良结局比较[n(%)]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其主要受遗传、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影响[12],同时高龄孕妇、肥胖、多囊卵巢、超重儿生产史等会增加妊娠糖尿病患病风险,患者通常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视物模糊等症状[13]。随着血糖的持续升高,其可能导致羊水过多、尿路感染、巨大胎儿、胎儿畸形等并发症[14],增大流产、早产、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因此应对疾病予以重视,以实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15]。
近些年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家庭[16]。其中,肥胖、孕期体质量增长过量等均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17]。妊娠期糖尿病是所有妊娠期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类型,对孕妇和胎儿均会造成极大危害,且危害性会延续至分娩结束,甚至终生[18]。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19]。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对于患者的行为改变效果不理想,无法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因此应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20]。饮食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借助科学化的饮食方案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医学营养干预可以对患者饮食情况予以监督,让患者严格遵照健康饮食标准来强化血糖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21],控制孕妇及胎儿的体质量增长,合理摄入能量,来维持患者血糖平稳,促进胎儿的健康生长,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患者易出现配合度低、难以坚持的现象,影响护理开展效果[22]。综合流程管理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通过综合流程等方面的干预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23],让患者产生自我效能感,改变患者的护理动机,促使患者积极参与血糖控制,真正实现患者行为上的转变[24]。
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血糖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乙组FPG、2 hPG、HbAlc水平分别为(5.44±0.73)mmol/L、(7.11±0.63)mmol/L、(4.27±0.22)%,低于甲组的(7.05±0.48)mmol/L、(9.62±1.17)mmol/L、(5.46±0.25)%(P<0.05)。干预前,两组ESCA、DMSE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组患者的ESCA评分、DMSES评分分别为(116.34±8.31)分、(130.37±7.51)分,乙组患者分别为(128.26±8.25)分、(151.32±7.09)分,乙组分值高于甲组(P<0.05)。甲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妊娠期高血压4例(9.52%),胎膜早破2例(4.76%),泌尿系统感染3例(7.14%),羊水过多2例(4.76%),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6.18%;乙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妊娠期高血压2例(4.76%),胎膜早破1例(2.38%),泌尿系统感染1例(2.38%),羊水过多0例(0.00%),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52%,两组患者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早产儿4例(9.52%),巨大儿2例(4.7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4.76%),新生儿窒息2例(4.76%),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3.80%;乙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早产儿2例(4.76%),巨大儿0例(0.0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2.38%),新生儿窒息0例(0.00%),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中,对该院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干预后,乙组血糖改善效果及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优于甲组,乙组ESCA、DMSES分值明显高于甲组(P<0.05),表明综合流程管理方法结合医学营养干预对患者治疗的积极影响,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5-28]。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流程管理方法结合医学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促进良好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