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苗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逐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期望为有关教学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現代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都会用到,也是在教学中提供了很多的辅助功能。小学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现代学生与现代技术进行接轨的重要一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培养越来越重视[1]。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好奇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究,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项目化教学小组分工
文档编辑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基础的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编辑文档这个具有一定枯燥性的教学模块在个性化设计下逐渐分解为多个模块,模块之间环环相扣,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在课堂导入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协作中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文字识别》一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对学习的内径进行理解与消化。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教师在对文字识别的有关知识进行教授,随后,教师将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在文档中对《文字识别》的内容进行编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调整
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确保教学目标可以实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整合。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文字识别》一课的时候。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可以将文字识别的内容作为基础的教学项目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引导与铺垫,进而引导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究。在对文字识别的内容进行练习的过程,也是对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行的综合用运,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视为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进而教师要让学生将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
三、项目化教学价值挖掘
在项目化的教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项目内涵的挖掘与推广上。在“设置个性桌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实际进行把控,对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是不放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主动权又紧紧的把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交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又是自己操作进行替代的[2]。例如,教师在教授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文字识别》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锻炼,在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也就会进行思考,学生还会积极的进行探究与尝试。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文字识别的作用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教师通常都是三言两语、简单的带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自问自答,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四、项目化教学拓展优势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的项目进行有效的拓展,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掌握,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突破,进而对学生的事业进行拓展。项目的拓展与延伸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通常情况都是依照教学内容的难易层度与实际情况进行拓展的。例如教师在教授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文字识别》一课进行练习的时候,以上结构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因此,课堂中就会留出一些可以拓展与延伸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字识别》的有关内容进行拓展,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掌握。
五、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多的,但是在教学中也应该对教学的方法与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不断的对教学理念进行改进,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进而对教学的内涵与核心思想进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项目化学习进行推进,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碧坤.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0):32-33.
[2]戴雪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化学习研究 ——微项目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1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