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攻击行为与反刍思维现况及相互关系调查分析

2022-01-06 07:21郑亚楠廖慧云刘地秀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本科生总分

郑亚楠, 廖慧云, 刘地秀

攻击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国内教育界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对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少[1-3]。目前认为,攻击行为受生物、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人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4-5]。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专业特点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大学生偏低[6]。高年级医学本科生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同时初次接触临床实践教学、直面医疗环境的冲击,了解他们在压力影响下的攻击行为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教育,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反刍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指个体遇到痛苦时倾向于反复思考负性情绪本身、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不去思考积极的解决问题[7]。相关研究表明,反刍思维与抑郁、焦虑、自杀等关系密切[8-9],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校园欺凌等现象存在影响,可能诱发攻击行为,即反刍思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攻击行为[1,10]。医学生因专业特点,其反刍思维可能更为明显。本研究于2019年11-12月对赣南医学院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攻击行为与反刍思维现况及相互关系,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从赣南医学院本科四年级临床医学、麻醉学共选取15个班,724名医学生,纳入标准为:医学专业学生,已完成或正在完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具有临床见习及课间见习经历,对医疗环境、医学专业发展、医患关系及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有一定了解。共发放问卷724份,回收有效问卷698份,回收有效率为96.41%。

1.2 研究工具

1.2.1 Buss-Perry攻击行为问卷该问卷由Buss和Perry[11]编制,在国内已广泛应用。问卷共29个题目,包括身体攻击(9个题目)、言语攻击(5个题目)、愤怒(7个题目)和敌意(8个题目)4个维度。量表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的5点计分法,量表总分范围在29~145分之间,总分及相应维度评分越高,表明个体在相应攻击维度及整体的攻击水平与态度的倾向性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Cronbach'sα为0.870。

1.2.2 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采用韩秀和杨宏飞[12]修订版量表,共22个题目,包括症状思考(12个题目)、强迫思考(5个题目)、反省深思(5个题目)。量表采用从1(从不)~4(几乎总是)的4点计分法,量表总分范围在22~88分之间,总分越高,表明个体反刍思维程度越重。本研究中该问卷Cronbach'sα为0.943。

1.3 质量控制

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于各类班级活动时发放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员担任测试员,采用标准统一的指导语。在调查前,由主试介绍攻击行为的含义和反刍思维、性格特征等表现,在调查对象对于本研究有一定了解后再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向调查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对调查结果保密,对问卷作答要求为独立完成、匿名作答,以消除调查对象对于攻击行为等可能涉及道德评价方面的担心。问卷作答时间为15 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医学生反刍思维与攻击行为及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四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617人,四年级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81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在20~25岁,平均年龄(21.99±0.78)岁。其中,男生267人(38.25%),女生431人(61.75%);城镇生源学生263人(37.68%),农村生源学生435人(62.32%)。

2.2 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攻击行为、反刍思维一般情况

698名高年级医学本科生Buss-Perry攻击行为问卷评分为(74.65±15.09)分,身体攻击维度评分为(21.30±5.17)分、言语攻击维度评分为(14.18±3.11)分(2.84分/题)、愤怒维度评分为(17.12±5.39)分(2.45分/题)和敌意维度评分为(22.05±5.58)(2.76分/题)。其中,男生在身体攻击维度评分高于女生,在愤怒维度评分低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98名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量表评分为(43.37±11.01)分,接近量表中点分数。不同性别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攻击行为量表与反刍思维量表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为了解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反刍思维量表评分和性别(1=男,2=女)为自变量,分别以攻击行为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为因变量,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刍思维量表总分越高,则攻击行为量表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各维度分数也越高。见表2。

表2 医学生反刍思维对攻击行为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言语攻击和敌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在攻击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言语攻击和敌意,与李晓敏等[13]的研究结论“愤怒情绪得分最高”不同,其原因可能在于调查对象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同时受校规校纪等制约,大学生在身体攻击方面较过去有所下降,个体在攻击时多采用言语或愤怒情绪以避免因身体攻击带来的严重后果。提示应针对医疗环境、医患沟通等开展相应的教育,以减轻医学生对周围环境敌意方面可能的言语攻击表现。在性别差异方面,男医学生身体攻击得分高于女生,与部分研究成果一致[14],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身体机能差异有关;而女医学生在愤怒方面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情感较男生更为丰富有关。但总体来看,不同性别医学生在攻击行为方面差异并不明显。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很多[15],但相对于其他专业,医学生要面临来自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进而倾向于采用言语批判或对环境的敏感来表达攻击行为[16],即相对于性别差异等因素,医疗环境对医学生的攻击行为影响更为明显。提示以后医学院校应针对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开展情绪控制、言语沟通、缓解敏感性及敌意方面针对性的教育。

3.2 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水平较高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水平接近量表中点分数,这可能与医学本科生的专业学习特点有关,提示未来应重视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及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在反刍思维方面性别差异不明显,与在其他年级医学生调查结论“女医学生在反刍思维整体上高于男生”的结果不同[8]。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学习压力较大,多方面压力可能会加重他们对负面现象的思考,即相对于性别差异,整体的学业氛围及医疗环境对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影响更为明显,提示未来应在高年级医学本科生中开展必要的反刍思维、抑郁、压力应对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3.3 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对攻击行为具有关联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反刍思维水平越高,其攻击行为倾向越强,与“愤怒的反刍思维对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17]的研究结论相似。一般而言,反刍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在遇到强大的外界压力时,具有高反刍思维的个体可能反复思考经历过的负性生活事件,从而进一步诱发负性情绪,陷入焦虑、抑郁之中,强迫自己思考、反省压力和负性生活事件及可能带来的不良结果,进而情绪更差,进一步反复思考压力本身及不良结果,形成恶性循环[18]。在压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下,个体可能通过言语攻击等方式来恢复内心的平衡、缓解压力。具体到各类攻击行为方面,因高年级医学专业的学业特点,反刍思维水平更高的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可能因反复思考导致其体验更多的负性情绪从而无法适应环境,在难以保持心态平衡的情况下,更容易以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发泄情绪,缓解压力;同时,反刍思维水平更高的高年级医学本科生更容易对医疗系统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行反复思考,形成愤怒的情绪,也更容易将周围人群对医疗环境的负面评价,转换为针对“自己”或“自己行业”的恶意攻击行为,从而对环境产生敌意。高年级医学本科生因专业的特殊性、学业压力大的特点,更容易对自身专业、前途进行反复思考,强化反刍思维。本研究的重要启示在于,医学生因学习压力大、其专业学习具有思维缜密等特点可能诱发攻击行为。因此,鉴于高年级医学生学业的特点,以后医学院校可以考虑通过缓解反刍思维、教授处理负性情绪的自我调整手段,以达到降低攻击行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本科生总分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