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浮针在中风后肩痛治疗中的运用*

2022-01-05 02:39谭婵模黄国令陈志斌柯焕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浮针肩痛肩关节

谭婵模 黄国令 陈志斌 柯焕平

中风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中风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位,近二十年我国的中风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且年增长速率达到8.7%[1-3]。但值得注意的,中风的患病人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患病人群逐渐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这更说明了预防和治疗中风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中风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肩痛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有40%的患者在中风恢复期均会出现肩痛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进展为肩胛骨粘连、肩关节脱位,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后期身体的康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要及早介入治疗中风后肩痛。中医体质学说源远流长,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在发病机制、症候类型、治疗易感性、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科提出在中医体质学说基础上采用浮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现选取18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旨在进一步探究浮针的治疗效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8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风的诊断标准;(2)年龄40~75岁;(3)神志清晰,生命体征稳定[4]。排除标准:(1)合并外伤史、手术史;(2)患肢肌力0级;(3)合并精神障碍[5]。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0~74岁,平均(62.31±2.08)岁;平和质12例,气虚质9例,阳虚质11例,阴虚质8例,痰湿质10例,瘀血质10例,湿热质13例,气郁质7例,特禀质10例。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41~75岁,平均(62.11±2.02)岁;平和质8例,气虚质11例,阳虚质9例,阴虚质12例,痰湿质10例,瘀血质10例,湿热质7例,气郁质13例,特禀质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主穴为:肩贞、阿是穴、肩髎、条口透承山、足三里、阳陵泉、肩前、肩髃、气海。配穴:手阳明经型配三间;手少阳经型配中渚;手太阴经型配列缺;手太阳经配型配后溪。寒湿重者加灸法。操作: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0.25 mm×(40~50)mm毫针,先刺远端穴,再刺近端穴,行提插捻转根据辩证选择泄法或补法,留针20 min,按照此法1次/d,5 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中医体质学分析患者体质,对其实施浮针治疗:患者取坐位,根据患者病情,在患侧肩周选择主要的患肌。若后伸受限,在喙突周围(肩前)找出P1点做标记;若外展受限,在肩峰下凹陷处(肩侧)找出P2点做标记;若前举受限,在肩胛骨外上方(肩后)找出P3点做标记。进针点常规消毒后,在距离P1、P2、P3点3~4 cm处进针,针尖与皮肤呈15°~20°,直指患肌,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手持针座,退出针尖,针体上翘做扫散运动,根据患肌,医者嘱患者活动患肩做选择性再灌注运动,并进行扫散,10~15 s后嘱患者放松患肩,进行局部按揉,并再次做扫散运动,以此进针点行3~4组上述扫散运动后出针,再做下一个点,1次/3 d,每次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患肌进行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肩关节活动正常,且无疼痛感;有效: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治疗后肩关节功能,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共包括4个部分:疼痛(15分)、日常生活能力(20分)、关节活动范围(40分)、肌力(25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肩关节功能越好[7]。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低说明疼痛越轻[8]。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肩关节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的肩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分,(±s)]

表2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分,(±s)]

?

2.3 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n=90) 6.35±1.28 3.22±0.94 18.698 0.000对照组(n=90) 6.29±1.44 4.98±0.96 7.181 0.000 t值 0.295 12.427 P值 0.768 0.000

3 讨论

中风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是一组以脑缺血、出血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增加了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风险。中风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肩痛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西医上认为,中风后患者的运动中枢前方血管受到剧烈影响,造成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从而造成患侧肢体神经兴奋,发生血管挛缩反应,减少了末梢血流量,进而发生局部营养障碍,患者出现了肩部疼痛、水肿等系列症状,肩痛对末梢神经再次产生刺激,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造成脊髓中间神经异常兴奋,造成血管运动障碍,故而形成恶性循环[9-10]。因此,西医上认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原则主要是改善神经阻滞。

中医学上认为中风后肩痛的发生多是因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所致,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气血运行不佳,导致经脉阻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导致患者出现肩痛症状。中医体质思想在中医疗法的运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风后肩痛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无论是在发病机制、症候类型,还是在治疗易感性、治疗有效性、预后情况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科室提出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对中风后肩痛患者开展系列的治疗。浮针疗法是中医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此种治疗方法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此种治疗方法具备创新性,作用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能够起到降低肌张力的治疗效果,同时可起到镇痛的作用。浮针作用在表皮,针尖朝向病灶,经治疗可达到疏导郁滞的作用,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最终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11-12]。

本次研究比较了普通针刺与普通针刺+浮针两种方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效果,研究结果提示后者的治疗优势显著,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更高,高达96.67%,这说明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浮针的治疗方式更有利于解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此外,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范 围、 肌 力 评 分 是(12.65±1.38)、(17.96±1.34)、(36.62±1.55)、(22.13±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1.74)、(13.05±1.94)、(29.94±1.34)、(18.94±1.03)分(P<0.05),上述单项评分结果均体现出了浮针治疗对于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肩功能的效果。此外,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疼痛评分从治疗前的(6.35±1.28)分降低至治疗后的(3.22±0.94)分,充分体现了浮针的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中风后肩痛患者,基于中医体质学说采用浮针对患者开展治疗可获得颇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既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浮针肩痛肩关节
肌张力增高在卒中后肩痛中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
观察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