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 周嘉瑶
口腔正畸可以应用在牙齿排列不齐以及形态异常治疗中。当前,正畸治疗作为口腔形态修复的首选方式,需要配合适合的技术类型,这样才能实现持续、有限的加压,起到矫正目的。在传统正畸治疗中多以非种植体支抗为主,但作用有限,而且安全性差,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会对口腔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些年,伴随微型种植体支抗的进步和发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可以使正畸质量效果得到提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的38 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 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为10∶9;年龄最大26 岁,最小15 岁,平均年龄(18.89±2.37)岁;疾病类型:10 例上颌前突、7 例下颌后缩、2 例双颌前突。研究组中男女比为11∶8;年龄最大27 岁,最小14 岁,平均年龄(18.92±2.70)岁;疾病类型:9 例上颌前突、8 例下颌后缩、2 例双颌前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有口腔正畸适应证;口腔卫生良好;患者及家属均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口腔黏膜疾病、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正畸矫正史、意识障碍、依从性差等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抗治疗,首先通过锥形束CT(CBCT)予以检查,对牙齿状况予以摄片,对牙齿畸形情况予以确定,带环试戴,之后进行取模,再进行弯制腭弓,并涂抹分离剂,通过石膏和蜡固定好腭弓,将带环上蜡去除,再予以焊接处理。之后将石膏去除,围筑蜡堤,浸泡石膏模型,再将多余水分去除,撒上牙托粉,通过自凝牙托水单体予以凝固,之后将蜡堤去除,再打磨并抛光,尝试上胎,矫正之后,通过横腭杆支抗予以控制。
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首先通过CBCT拍摄牙齿影像,对牙齿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植入位置骨组织状况予以确定,进而对植入位置、角度以及深度等参数进行确定,需要注意牙根、牙槽神经、上颌窦等。在植入操作之前,做术口,并通过利多卡因行局麻,之后按照对照组相同方式矫正牙齿,通过微型种植体支抗予以控制,对具体植入位置进行确定并标记,根据牙齿形态开展植入操作,注意避免口腔软组织损伤,操作结束后按照逆时针方向将微型种植体去除。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正畸情况、咀嚼功能、牙龈指标、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正畸情况: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②咀嚼功能包括咀嚼效率及咬合力。③牙龈指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④头影测量结果:MP、SNA、SN、SNB、ANB、Z 角。⑤不良反应:口腔炎症、感染、软组织水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正畸情况对比 研究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正畸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正畸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 研究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
表2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牙龈指标对比 研究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牙龈指标对比()
表3 两组牙龈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MP、SNA、SN、SNB、ANB、Z 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
表4 两组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出现1 例口腔炎症,无感染及软组织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1/19);对照组出现3 例口腔炎症、3 例感染、1 例软组织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84%(7/1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可以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微型种植体支抗通常以钛金属制成种植体,此种材料不仅强度大、密度小,而且硬度高,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特点,同时其生物相容性比较高,避免牙创伤及不适症状,相比于常规支抗可以更好地满足口腔正畸治疗的需求[5]。口腔正畸目的在于促进牙列关系恢复,使咀嚼功能得到改善[6]。据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植入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有重要作用。另外,研究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使牙龈状况得到改善,减少牙菌斑和牙龈出血等问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会对口腔产生严重刺激作用,植入之后也可以有效避免口腔水肿及炎症,治疗结束之后可经逆时针方向旋转取出,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因此,相比于常规支抗,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更佳,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临床价值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之后,在植体和拉簧相连部位容易发生食物寄存现象,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植体周围炎症,对于此则需要确保口腔环境良好,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保障[7,8]。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可提高正畸效果,改善咀嚼功能和牙龈状况,而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