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2-01-03 20:22:20张元念 杨汉帝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中小学新时代

张元念 杨汉帝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针对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通过对核心素养以及体育核心素养相关研究资料的整合,检索大量相关文献后,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一定的认知,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核新素养及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背景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三点:社会认同感的问题、体育课程资源的发展、体育教学因素的表现,并提出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的策略:一是正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二是加快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三是促进体育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系统化。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加快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界定

国际关于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是在2005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对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的阐述,分别是互动地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和自主行动,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世界经合组织主张: 核心素养是每个社会人必需具备的,而且在各个领域的实践应用价值较高[]。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对本国的核心素养的框架及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各国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社会参与和实践能力以及意识情感与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

我国与核心素养研究相关的发展历程主要出现在一下几个时间点:较早出现是在2014年国家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阐释。其次是在2016年,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研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阶段性成果。同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系统建构了各学段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于第二年修订的《普通髙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高中体育的核心素养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我国的核心素养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综合考量所提出的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综合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结果,本文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2.2研究方法

为了利于文章的写作,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于中小学校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调查与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背景

3.1.1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机遇

世界经合组织在上个世纪构建核心素养框架以来,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结合本国国情构建出相适应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发达国家想通过核心素养的构建,提高本国青少年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来巩固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为国家的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于发达国家相比,一些发展中国家似乎也看到了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中的发展机遇,也纷纷开始构建属于本国的核心素养体系。

3.1.2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及趋势

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与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匹配。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应试教育的遗留下的问题时常阻碍教育发展的步伐,例如“教师管理的疏忽、学生主导性差、学校重成绩轻发展”等问题的出现,值得我们引起深思。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主,以文化基础和自主发展为依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3.2.1社会认同感的问题

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一直到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重视体育的思想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我国尚处于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受重视程度还是处于劣势,学校与家长更在意学生的升学率,对文化课程的要求更加严苛,而对体育意识淡薄,因此这是导致社会认同感不足的条件之一。另外,体育课堂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同场地器材存在风险各异,铅球、鏈球、体操等是需要教师合理调配队形以及规范使用要求;不同运动项目存在风险类型也有所区别。学校、家长及社会对学生的安全极其关注,以保护孩子安全为出发点,不太愿意学生参与有风险的体育运动,因此体育课程的安全风险也是导致社会认同感不足的另一条件,这也促使体课程发展历程更加曲折,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阻碍。综上所述,学校、家长及社会体育意识薄弱和课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思想层面以及实践层面制约体育课程的发展,间接导致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举步维艰,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3.2.2体育课程资源的发展

21世纪的课程改革要求把课程资源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加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认识水平,合理安排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加快课程改革的进程。这是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视程度,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课程资源不是一般社会资源,它需要体育开发主体对其开发、利用、及管理才能实现潜能,真正的成为体育课程及其课程实施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分类是多样化的,分别可以从功能上、空间分布上、系统分析观点上以及表现形式上进行分类,但最终形成的目的都是为体育课程的发展服务,为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贡献。本文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从体育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上展开,主要分为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

显性资源主要是体育器材,山、水、空气、阳光等实物组成,而隐形资源主要指民族精神、团队精神、师生关系等一些不会直接对课程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开发的资源。当前我国显性体育课程资源的提供力度不够,城市资源相对良好,一些乡村地区的场地器材、教学设备等与城市地区相比,使用情况差强人意,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受到阻碍,这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无形中下产生压力。隐形资源也是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因素,尤其是在弘扬民族精神上,隐形资源的影想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3.2.3体育教学因素的表现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发生的认知、身体练习、情感、交往活动[]。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和体育教学评价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

首先,根据分析教学对象、体育教学内容,编制体育教学目标,我国对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宏观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关键词开展的,再根据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由体育教师落实最终的教学目标,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制定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其次,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实施的中介,是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总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有的与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相关的素材,即内容是否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是否有利于身体锻炼、是否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培养、是否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等,还应考虑运动项目及内容的可行性。再次,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并加以组合,效果自然突出。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最后,教学评价是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体能发展目标及内容框架进行评价的,其中主要涵盖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对体育知识及方法的掌握、以及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体育教学评价会激发与促进学生学习实现体育目标,提供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当前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受社会认同感问题、体育课程资源的发展、体育教学因素的表现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本文给出以下培养策略:一是正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二是加快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三是促进体育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系统化。

4.2建议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与体育课程实践相融合,在日常的体育实践中发展体育核心素养,与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起來;抓住体育改革的机遇,集合新理念、新方法,丰富和扩充体育核心素养培样的内容和领域;根据本国国情,实现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突破;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素材,促进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针对性。体育核心素养出现在教育改革的发展重要阶段,注定会掀起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们应抓住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培养属于本国的体育核心素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强.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刘海元.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106-109+131.

猜你喜欢
体育核心素养中小学新时代
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及培养探究
如何在体育微课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
体育时空(2017年7期)2017-08-03 21:39:12
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07:53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20:31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