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彪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是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但是小学生年龄尚幼,各方面的理解能力还不够,面对稍微复杂、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思维很容易混乱,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而通过实践和理论证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数学知识更易理解,特从实践方面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3-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的内容有许多贴近生活的地方,此时如果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中,则能够让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以此来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界也在深化改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要求,即教学过程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以此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小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复杂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思维。
(二)数学自身学科特点决定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此后经过科学的提炼,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完善成独立的数学体系。尤其是小学数学,其中的知识较为浅显,通常都是计算数字等内容,这些内容本身也是生活中常见和必须用到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由其自身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活化的实践,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1]。
(三)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也没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机联系起来,不仅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出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此保证学生日后可以往复合型人才发展,使学生在日后更具竞争力,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率[2]。
(四)促进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五)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由于学习习惯与家庭因素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也不相同,有些较为简单数学概念,一些小学生也会感觉理解困难,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则可以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生动、具体,利于理解,逐渐打好数学的基础,使日后的数学学习慢慢变得轻松[3]。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失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进行教学,提高数学的实用性,使小学生能够转变被动的学习姿态,逐渐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学习。而现阶段,许多教师长时间受应试背景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看重学生的试卷分数,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会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不能有效联系。
(二)数学教学中盲目运用生活素材
现阶段,虽然有些教师有心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重视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运用生活素材与数学知识联系并不强,盲目引用生活中的素材,使生活元素干扰到数学知识,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过度化的使用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对生活素材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一个度,合理使用生活素材,将生活素材作为辅助,服务于小学数学,才能更好地应用生活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避免出现“反客为主”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基于此,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意愿的提升。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理解小學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更好地运用生活素材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搭建起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教师想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还需要注重生活化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人类表达事情表达情感的工具,利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数学教师运用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进行教学时,学生的课堂反馈是明显不同的,这就说明,教师之间的语言表达是有差异性的,尤其是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师只有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才能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促进学生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导入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着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导入,则可以将学生置于实际生活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以此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在进行实际导入教学环节时,教师应该把握好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点,并以此导入更加符合数学教学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里,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以此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此外,从小学数学教材中也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注重才注重从生活化的素材中导入数学知识,使抽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更加生活化,因此,教师也应该积极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导入,以此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受到启发,更好地消化复杂的数学知识。
(三)创设性使用教材,使例题教学生活化
实际数学教学中离不开例题,在进行完理论性概念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就要应用例题进行分析示范,因此例题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将这一核心环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挥例题的引领功能和潜在价值,使数学知识更好地生活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具體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工,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更好地融入教学中,不但可以使教学案例生活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四)贴近实际生活适当改编教材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不能为了使教材生活化而生活化,那将会陷入反客为主的境地,因此,教师应该在保证数学知识不被改变的基础上,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才能在保障学生学习好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地利用生活元素启发学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作业生活化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课后作业也十分重要,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也能够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和巩固,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想要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还要从作业环节下手,教师可以积极探索课后作业生活化的做法,以此促使学生在进行巩固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布置需要亲手操作的课后作业,以此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创新性地布置课后作业,使课后作业与生活加强联系,设计一些有探究性和综合性的习题,以此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改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导入环节加入生活化的知识,并创造性使用教材,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使例题教学生活化。教师还要注意课后作业环节,这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最好环节,教师应该创设性地布置课后作业,设计贴近生活的具有探究性的习题,以此促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王景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7(7):129.
[2] 冯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6(5):114.
[3] 王芷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5(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