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础教育师资规划为突破,阻断彝区贫困代际传递

2022-01-02 10:33马庆霜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激励机制

摘要:2015年8月,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学前教育,是凉山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对于彝区“一村一幼”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凉山州“一村一幼”师资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搭建育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等推进“一村一幼”辅导员的建设。

关键词:“一村一幼” 顶层设计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基础教育是关键,而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学前教育的质量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前,凉山州有11个国定贫困县,在经济、教育等方面均处于积贫极弱的状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扶贫干部前赴后继、攻坚克难,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扶贫先扶智,扶智要“从娃娃抓起”,这是脱贫攻坚的经验与成果。只有从教育起点开始智力扶贫,才能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015年8月,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一村一幼”计划是四川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多村一幼”或“一村多幼”,组织开展以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五年的实践表明,这是一项从彝区实际出发、精准扶贫脱贫的创新之举,是一项着眼长远的教育奠基工程。

学前教育,是凉山教育“短板中的短板”。“一村一幼”工程是在脱贫攻坚危急之时提出的有效之策,是教育扶贫一项伟大的举措。但因为铺开急,推开快,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并没有作长远的规划。而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对于彝区“一村一幼”能否健康、持续提质增效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阻断彝区贫困代际传递为目的,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以凉山州“一村一幼”师资为研究对象,从师资的入职、配置、培养、考核、保障、退出等环节作出规划,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凉山彝区的幼教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打开一个新局面。

一、凉山州“一村一幼”师资队伍概况

凉山州下辖17个县(市),现有建制村3737个,村级幼教点3117个,在幼教点学习幼儿12.85万人,村幼辅导员7975 名,基本上来自本乡本土(本村、本乡镇、本县),90%以上是女性,大多都是彝族,年龄基本上都在30岁以下。辅导员队伍基础文化素质偏低,本科学历人員占比3.12%,专科学历人员占比51.67%,高中学历人员占比37.96%,高中学历以下人员占比7.24%。辅导员的普通话水平较低,有近30%人员无普通话等级证。

“一村一幼”辅导员属于事业编制外工作人员,每月的劳务报酬仅有2000元,年终目标绩效考核2000元,基本上没有其他福利,辅导员的收入整体偏低。辅导员在入职之初会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入职后在暑期也有部分培训,在今年的7月份,西昌市也分批次对部分幼儿园教师、村幼辅导员进行轮训。培训内容涵盖党史知识、幼儿园常规培养策略、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2021年秋季学期课程使用指导》、《2021年游戏材料配备及使用方法》等,培训内容较丰富,但对彝区幼教点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而且培训手段较单一,以理论讲授为主,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拓展培训较少。

根据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我国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为1:7至1:9。“一村一幼”教学点,以村为单位,每个点开设1个或多个混龄班,每个班容纳20名以上适龄幼儿,每班仅配备2名辅导员。从早上孩子们到校,直到下午离校,孩子们的教学、生活均由辅导员全程管理。在访谈中,辅导员坦言工作繁杂,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但却有部分家长说,辅导员就是带孩子玩耍的“保姆”,得不到村民的理解,社会的尊重。辅导员的收入低、工作量大、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致使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大多辅导员只是将其作为过渡性工作,一旦有其他更好的就业渠道,随时选择离职,边远山区幼教点“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尤为突出。

二、凉山州“一村一幼”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入职门槛低,后续培养跟不上

世界各国对教师的资格准入都有严格的规定。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学前教育教师是提供高质量早期教育服务的关键。鉴于扶贫时期的特殊需要,应运启动的“一村一幼”工程当时非常符合现实需要,但也因启动急,选择到合适的师资非常不容易。扶贫先扶智,在彝区扶智则须先打通“语言关”,在时间紧任务重,又没有储备资源可挖掘的情况下,只能面向本乡本村招聘辅导员。因此入职的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低、专业技术差的情况就成了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为了提升教师素养,后续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后续培养的方式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给自己“充电”;二是参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的轮训,三是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培训。现幼教点是按照一个班配置2名辅导员的方式运行,班额大多属于20人以上的混龄班,因此辅导员的工作量非常饱满,想通过自身提升素养,存在时间不足、精力不够。2018年,省人才办、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川人才办﹝2018﹞33号),从当年暑期起,精准设置了普通话、幼儿园保教及常规管理、保教实践能力等模块的专题培训课程开展培训,但时间短、涉及面窄;而社会机构组织的培训,辅导员因为没有经费支持,基本上不能参加。

2.保教能力弱,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启动“一村一幼”工程,每班配备2名学前教育辅导员负责保育教育工作,主要培养目标是“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凉山州大力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组织督查组抽查、测试儿童普通话达标情况,效果良好。2021年4月,“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一项扶贫创新探索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幼教点的孩子们通过普通话合格测试,初步实现培养的第一个目标,辅导员功不可没。但辅导员中50%的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幼教教育,在幼教工作上大多是按照上级的指令完成工作任务,在幼儿教育的系统规划上存在不足,如:在幼儿教育中没有实现平等对话,没在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没有提炼出好的教育素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学内容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目的性;教学手段没有创新,缺乏课程设计理念;没有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在访谈时,有的教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课程思政)贯穿于幼儿教育的点滴中等。在现实中,辅导员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纪律管理上,要求幼儿排队、安静、不要随便说话等,辅导员更多的是提要求、发指令、不断提醒与约束。所以也出现一部分村民有辅导员就是帮忙“带孩子”的看法。

3.考核形式化,绩效管理不规范

在绩效管理中,考核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难的一个问题。“一村一幼”辅导员的考核没有科学的设定考核指标,仅有简单的“合格”认定,这不利于师资的进一步成长。考核既是组织的事,也是辅导员个人的事。通过科学的考核,可传递管理机构的目标、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同时辅导员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路径。现对辅导员的考核,既没有明析的考核主体,也没有科学的考核流程,更没有详尽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人员绩效;二是与薪酬挂勾达到激励目的;三是实现“优胜劣汰”。现对幼教辅导员的考核,目的不明、内容不详、办法不多。如果不科学制定出幼教人员的绩效管理办法,不仅达不到上述目的,同时也会出现没有可执行的“退出机制”,出现人员“新陈代谢”受阻。

4.薪酬待遇低,激励机制不健全

薪酬体系中,包含了经济性报酬与非经济性报酬。从经济性报酬看,“一村一幼”辅导员每月仅有2000元的劳务报酬,年终2000元绩的奖励。与凉山州2020年社会平均工资标准70694元相比是非常低的。从非经济性报酬看,辅导员的地位是尴尬的,在《关于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意见》首次提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时,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是“学前辅导员”。在《凉山州学前教育村级幼儿教学点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三条中明确“辅导员属于临时聘用人员,不使用正式事业编制计划,其招聘工作由县市教育部门牵头,人社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共同组织实施。村委会与选聘上岗的辅导员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即在正式颁发的文件中,“一村一幼”师资身份属于临时聘用人员。这无疑传递给辅导员一个工作不稳定,地位得不到保障的信号,这也导致辅导员流失严重。

三、解决“一村一幼”师资困境的措施

“一村一幼”工程自启动以来,已运行五年多,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巨大、意义非凡。“一村一幼”的师资克服重重困难,融入新时代,以“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为目标,从源头上打破了“贫困积累循环效应” ,但从采访、调研的过程中,笔者感到“一村一幼”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顶层设计上稍显滞后,在相关政策支持上投入不够,在部门联动上力度不够。事实上,现留在幼教点的辅导员大多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而坚守,否则人员流失会更加严重。针对发现的问题,拟提出以下几点措施,笔者认为,以下的措施相辅相成,是“一盘棋”,应统筹考虑。

1.强化顶层设计,助力村幼辅导员队伍建设

我们曾对一位村干部说应该严格控制辅导员的入口关,在学历、普通话水平、专业背景上强化把关,他仅说了一句,“就一般的辅导员都不容易找到,我们如何去把关”。这充分说明了当下,若仅从招聘层面去提高招聘辅导员的条件是不现实的,那么,又将如何来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呢?一是给幼教辅导员设定一个3-5年过渡期,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在学历、普通话水平、专业技能方面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对于达到标准的人员继续聘用,对于无法达到标准的人员以予解聘。值的注意的是,现有的《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岗位职责(试行)》、《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以及《凉山州村级幼教点教育教学工作制度(试行)》等辅导员工作职责以及行为准则、工作准则方面全部是按照幼儿教师工作准则、专业标准在对村幼辅导员进行要求,这与当前对幼教辅导员的身份界定是不相符的。因此对于“一村一幼”辅导员的工作规范应该有所调整,建议单列标准,不能总是参照其他标准、让人感觉边缘化。二是依托当地高校,要求“本土人才计划”培养的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的一学期必须到村幼开展“顶岗实习”,以解缓现幼教点辅导员工作繁重的现状,让现有幼教点辅导员有一定的时间为自己“充电”,提高专业素养;三是通过“三支一扶”等方式,输送一批大学生到幼教点服务于幼儿教育事业。同时积极向省教育厅争取,由省内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单列指标,为凉山州培养“三语”(彝、汉、英语)“全科教师”,以教师为重心,推进“一村一幼”幼教事业的提档升级。

2.搭建育人平台,创造村幼辅导员成长环境

村幼辅导员培养是长期的任务,又是当务之急。实践证明,能有一个好的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的成长成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有利于幼教辅导员的发展,应坚持科學发展理念,把握人员成长规律,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搭建示范平台。大力开展“大比武”教师技能比赛,“风采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对表现优异的村幼教师进行嘉奖,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逐步培养出一批带头人、骨干教师。同时大力宣传“一村一幼”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传播幼教的专业形象,让村民认识到学前教育教师的价值、专业性。二是搭建帮扶平台。通过教育局牵头,形成联系机制,让城镇公办幼儿园的师资与“一村一幼”辅导员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实现优秀教师以老带新形成传帮带,每学期城镇公办幼儿园教师向帮扶的村幼辅导员在教学科研上提供不少于2次的指导。三是搭建联系平台。组建“一村一幼”师资联盟,让分散在各教学点的幼教辅导员有归属感,通过联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经验,互相促进,推进村幼辅导员专业发展。

3.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村幼辅导员队伍持续发展

凉山实践表明,实施“一村一幼”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贫困家庭子女进入幼教点后,有效解决了家长照看孩子与发展生产的矛盾,促进了凉山以妇女为主要劳动力的种养经济快速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村幼教育政策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促进村幼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村幼辅导员师德教育,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培养辅导员的职业价值和职业情感。强化爱岗敬业精神,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工作中讲干劲、讲奉献,严格遵守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以此促进这支队伍不断增强凝聚力,持续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加强他们对家乡、对工作的热爱之情,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二是逐步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原则,以幼教培养目标为中心,从“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构建考核指标,通过考核评价,让村幼辅导员明确发展路径,追求高绩效,改进低绩效,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辅导员们不断向好向上追求。三是制定专项政策,提高幼教人员的经济待遇。专门预算“一村一幼”辅导员专项师资培训经费,从资金上支持辅导员们进行专业提升;建立彝区村幼辅导员津补贴制度,一定程度上补偿她们的薪资待遇;实施民族地区服务贡献奖,根据服务年限的时长逐年增加奖励金额;最后为幼教点辅导员建立“五险一金”,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脱贫攻坚有期限,育人树人无穷期。实践证明,“一村一幼”计划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德政工程。凉山州的幼教事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的幼教师资队伍,因此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切实以基础教育师资为突破,阻断彝区贫困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1]付卫东,周威.“十四五”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4期.P83-91

[2]谢梦雪,杜微微. 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分析 ———以重庆市 N 区为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4卷第3期2021年5月.P75-80

[3]李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郑州师范教育.2021年1月.第10卷1期.P26-32

[4]汪 丞,林宝银,张 莹,刘 杰,安紫琪.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10月第37卷第10期.P77-84

作者简介:马庆霜(1974.11),女,回族,四川西昌,本科,人事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2020年“凉山州民族文化研究基金”规划项目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广东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