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园
(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 福建·厦门 361100)
我国民歌的发展与中国历史进程相辅相成,先秦时期民歌就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而在元明时期民歌得到了极大发展,民族融合推动了民歌的多元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充分利用了民歌在广大百姓中的影响力,积极开展民歌宣传工作,陕北、山西、山东等地的民歌唱红全国。纵观民歌发展进程,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民歌呈现出不同特征,例如土家族古歌、黎族民歌、陕北民歌、信阳民歌、沂蒙山小调、蒙古民歌等等都是我国民歌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历史。
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构成,深入探究民族音乐内涵与发展能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及中国文化。中国音乐具有鲜明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能够深入感知和接触民族音乐的独到之处,有效提升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民歌是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人民表达内心思想与情感的有效方式,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劳作方式通过民歌载体得到了全面呈现,汉族及其它民族人民的历史与民俗均通过民歌得到了很好体现,例如蒙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创造的蒙汉调就将蒙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典型元素有效整合起来,蒙古族音乐与西北山歌的特点与风格均能够在蒙汉调中觅得踪迹。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保持了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校在音乐课堂上积极引入了民歌素材,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征与民族特性的民歌充实本土音乐教育资源。
中国民歌的创作者是最广大的百姓,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与体会创造出民歌作品,这就使得民歌具有亲民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各种活动均能够在民歌中得到很好的呈现。民歌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即兴而发,编曲创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打动听众的民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会经过传唱人的二次创作、三次创作,逐渐发展成熟成型,生动而灵活同样是民歌的典型特征。另外民歌往往会用直白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呈现创作人与演唱者的内心世界,非常适用于情感抒发,同时在思想描绘与刻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这些特点使得民歌很好地了契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并符合学生成长环境的民歌能够带领学生们更好地接触民歌音乐与民族文化,在现有音乐教育框架内增加更多民族元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诗词歌赋、讲唱变问、话本小说、民间歌曲、宗教音乐都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过深远影响。民歌走进小学音乐课堂能够建立起现代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沟通桥梁,全面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利用音乐实现学生心态与情感的转变,全面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情怀。例如传统民歌《鸿雁》就利用了鸿雁在中国人心目中特殊的形象与地位来传递思想的情绪,歌曲历经数百年变化依然能够呈现出厚重的民族情怀,学生们在聆听与演唱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获得情感体会,生活中的情感积淀将逐渐升华至民族情感。
民族音乐的节奏律动往往能够带给听众与演唱者非常强烈的听觉刺激,不断循环并穿插变化的音符能够迅速调动人们的情绪。民歌的节奏呈现出规格整齐、强弱鲜明的特点,作品万钢以2/4节拍和3/4节拍为主,曲风欢快且充满了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民歌特殊的音乐律动实现学生乐感的循序培养。例如新乡民歌《卖水烟》的律动为“强、弱、强、弱”,学生们通过学习后能够很快地的掌握这种节奏特点,教师不断增加更多拍子律动则能够持续强化学生的乐感。又如《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其中歌词“报名参军要离开家”的不同字词表现出不同的强拍或弱拍,学生们通过学唱与分辨能够很好地把握节奏特点,为乐感增强提供支持。
音乐的学习必须要关注音乐蕴含的情感元素,音乐作品的表达也必须要以情感作为支撑与内核,中国地域广阔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的人民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与风俗习惯,很多民歌都是用方言演唱,描绘的景物与活动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将民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必须要充分考量学生们的生活现状与各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利用充满淳朴地方文化气息的作品与影响和打动学生。民歌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普通百姓劳作、生活、节庆、娱乐等等场景刻画出来,学生们在学习民歌的同时也能够深度了解并体会当地的特色文化、人民生活及风土人情,这对于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呈现出非常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全新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学生的音乐技能、审美意识、欣赏能力、文化理解与情感领悟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民歌的特点使其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很好地契合了学生们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民歌的教学价值,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并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用优美的民歌滋养学生们的心田,持续发挥民歌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微信、微博、QQ都可以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与民歌宣传的得力助手。当前很多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而偏爱流行音乐或西洋音乐,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取向,探究传统与流行之间的契合点,保留民歌的经典元素并不断创新,通过改编等方式使得这些作品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喜好,有效贯彻落实全面育人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主要依赖黑板、音响、乐器等等传统教学工具,音乐课堂因此变得枯燥而简单。现代小学生的信息接受容量不断增加,这也使得他们显得更加聪明伶俐且思想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拓展民歌教学方式,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将民歌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是学生们信息获取与知识接收的最有效途径,听觉与视觉的融合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有效性,使得学生们获得立体化的民歌教学熏陶。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将民歌中描绘的景象高度还原出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采用了VR视听技术,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民歌,屏幕上的高山、草原、流水,熟悉的活动、服饰等等都会深深地打动学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民歌与家乡的热爱。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引入聆听、演唱、演奏、表演等等民歌艺术表现形式,持续增加学生们对作品的认知与了解,学生们可以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深入了解民歌并实现自我展示,为学生们提供音乐理解与个性表达的舞台空间。
情感上的共鸣能够促使学生们对音乐保持浓厚兴趣,同时这也是学生深入探究民歌内涵并完成与作者情感互动沟通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尚处于发展成熟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感受往往来自于个人内心真实想法,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感受能够带给学生们更为直观而真切的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们的能够更好地挖掘发现民歌的趣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民歌作品展开鉴赏活动,例如山东地区的《沂蒙山小调》、内蒙古地区的《打酸枣》、东北地区的《小拜年》等等。民歌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学生们由浅及深逐步感受和体会才能够更好地探知音乐的魅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体验过程保持关注,将民歌知识、民歌历史、民歌传说等等融入教学之中,例如笔者在《茉莉花》的教学中就利用相关动画视频展开教学,激活学生兴趣后逐步围绕作品背后的故事展开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很好地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之中,这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体验具有非常积极影响。
古代民歌传授与学习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演唱民歌,这既能够让学生们直观而立体地感知民歌,又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极为活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们编排民歌舞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音乐欣赏课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地区民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们学习民族民间乐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学习演奏,用自己学习的乐器演奏民歌,音乐理解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同步提升。另外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展开二次创作,在保留原有旋律与元素的同时改变歌词,学生们在演唱时还加入了编排的小动作和舞蹈,深度参与持续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