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价值与改革路径研究

2022-01-01 20:33王秀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学法律

王秀鹏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河南·三门峡 472511)

高校的法学教育旨在培养专业而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也就是毕业后全职、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从业人员,如检察官、法官、律师等。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法学教育要具有职业性,其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结合职业需求,将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与职业技能放在重要位置。因此,高校法学教育在传授学生人文知识及法学理论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法律专业实践能力。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价值,但当前我国高校法学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定位

在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实践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认可,并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得以开展法学实践教学。其中模拟法庭、案例分析以及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全国很多高校中都得以建立。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主要目标在于训练、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它是高校法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学生要想有效参与法学实践教学,就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功底做基础。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定位应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法律实操技能以及职业习惯,让学生真正满足作为法律职业从业者的技能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实现了法律职业需求与法学教育的对接。高校的法学实践教学要以法律专业技能培养为总设计理念,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法学教育实践课程及活动,给学生提供实用性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成为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及法律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提升职业能力与专业教学的对接实效。

2 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价值

通俗来讲,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社会将是教学的大课堂。在实践教学中,师生间有效而平等的互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接触与了解,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社会中的实际工作中。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高校通过法学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投身到各类实际的法律事务中,并且会面临各种实际的法律问题,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直接检验。在我国,法学教育包含了法律知识、法学理论、法律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法学实践教学可以把以上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等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高层次、多维度的教育境界。法学实践教学紧密联系了司法实际与法学理论知识,是培养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次,高校通过法学实践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当前,高校的法学教育要切实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将法律学习与社会需要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去了解、适应社会需要,真正将所学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法律事务中。再次,高校通过法学实践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法律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面对社会中复杂的问题能够用法律去解决,法律工作者不仅要有法治理念,而且还要具有观察社会现实的独特视角,以法律为工具,分析其中的社会纠纷与社会关系,进而运用法律武器去解决社会纠纷。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法律推理、法庭辩论、法律解释、法律文书制作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法学的实践教学。最后,高校通过法学实践教学更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法律行业具有其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职业道德教育仅依靠理论的说教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亲身理解、体会。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对法律职业中的道德操守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在实践中去践行职业道德,从而为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3 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在高校开设的一些被定义为实践性课程中,大都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徒有其表。比如在案例分析课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讲,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较低,即使对学生进行提问,很多学生也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长此以往,学生的法律分析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又如在模拟法庭课中,过分重视实践理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常邀请业界专家走进课堂向学生分享实践经验,任意选择课程场所,这就导致模拟法庭课程失去了其本来的培养意义,学生没有得到以其为中心的模拟演练,难以完全达成实践教学的目的。第二,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高校在同一学期会开设程序法、实体法、模拟法庭等课程,面对专业课的负担,学生往往会从应试角度出发,在模拟法庭课程中敷衍了事,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校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此一来,其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4 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4.1 合理调整高校法学课程体系结构

作为专业的法学人士,始终相信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也就是说无论是律师还是法官,要想有效的履行自身的职责,就要对法律的社会、经济、历史因素全都熟悉。此思想也是高校法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包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要求及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面对新形势下的法学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过程中,要有效整合选修课与专业课,由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公共课程共同构成基础的法学课程,而实践教学课程与法学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整合为实践性课程。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有助于缓解甚至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在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调整中,实践性课程的整合是关键,高校法学教学要抓住教学重点,着重法学的实践教学,满足当前社会对相关法律人才的需求。关于实践性课程可以将其分成三个发展阶段:首先,完善学生的实习单位与实习体制;其次,通过设置法务技能课程,提高学生面对不同法务工作必备的法律技能;最后,将职业素养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在提升学生法律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2 提高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

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切实认识到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明确其发展趋势,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同时,高校要从多个层面提升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及实践技能。从教师自身来说,要对课堂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发现法学实践教学的内在规律与趋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法律实务的操作流程要做到全面掌握,以较高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高校方面来说,要对教师进行积极的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各类的法律事务活动,如兼职检察官、兼职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给教师创造去国内外知名法学院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职称晋升方面,可以将社会实践纳入考核范围,促进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从政府方面来说,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协调社会各界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形成长期而充分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构建制度保障。

4.3 以科学的评价机制提升法学实践教学水平

科学的评价机制要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指导思想三方面进行构建。评价内容应包括对学生、教师、实践教学基地等三方面的考核评价;评价主体应由学校、教师、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单位等共同参与;评价指导思想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习能力实践教学目标。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将考核方式由传统单一转变为多样化,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核其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着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思维能力以及实战能力进行考查。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考官随机设定条件和案情让学生现场作答的方式,以及提出法律咨询意见、书写法律文书等。为了使考核更具有规范性,其相关的配套制度、考核量化标准等都需要建立健全。其次,在对法学实践教学教师进行评价时,高校要以宏观角度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的态度等,从而科学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并将该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并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最后,在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评价时,要着重评价其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基地是为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而建立的,因此要确保实践教学基地各方面的教学保障,主要包括可以接收实习学生的人数、实践活动的安排、实践教学基地中指导教师的水平及数量、实践教学基地的配备设施情况、各类实践活动的效果等,这些都需要纳入考核内容,并实现标准量化,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法学法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