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荒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8)
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的宝贵资源,是各民族的精英;是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与优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稳定与繁荣。所以,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为了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功能。《基于“多维一体”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从2016年开始至2020年,先后在新疆财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北方民族大学、贵州兴义师范学院、云南理工大学、云南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医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师生问卷调查先后发放学生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1份,有效率达95.6%。发放教师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9份,有效率91.8%。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网络、微信、QQ等形式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教育目标。
调查问卷共分两大模块,即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学生问卷59题,涉及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学生的道德素质调查、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度、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关系的认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等若干模块。其中被调查的男学生607人,占39.6%。女生921人,占60.1%。汉族学生978人,占63.8%。还包括壮族、藏族、回族、苗族、瑶族、蒙古族、白族、傈僳族、满族、布依族、维吾尔、哈尼、纳西族、土家族、侗族等24个少数民族。
被调查的学生包括:大学一年级的学生426人,占27.8%,大二学生955人,占62.3%,大三学生139人,占9.0%,研究生11人占0.7%。其中学生党员140人,占9.14%;共青团员1292人,占84.4%。其他为群众或为民主党派。
教师问卷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思政理论课设置与实践教学情况的调查,思政课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的认识的调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教学评估体系现状的调查等若干个模块。其中男教师118人,占36.9%,女教师201人,占63%。其中汉族教师184人,占57.6%,其他包括瑶族、壮族、满族、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哈尼族、侗族等14个民族。
抽样调查显示,中青年教师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25-45岁教师占教师队伍的74%。硕士研究生占整个教师队伍的50%,博士研究生占14%,大学本科占33%,其他占3%。专业技术职称基本合理,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教师党员占75%,5%的教师为共青团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达到84.9%。思政课师生配比,按教育部规定1:500以内的高校达到了78%以上,专兼职教师的配备较合理,数据表明民族地区高校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政治素质在不断提高。从科研能力看,调查显示78%的教师每年发表1-2篇论文,达到3篇以上的仅占14%,6篇以上的是寥寥无几。7.5%的教师每年没有论文发表。主持校级课题的教师占48.5%,市级课题的占19.7%,主持省级课题的占17.5%,主持教育部或国家级课题的仅占4.3%,没有主持过任何课题的占9.7%。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加强。要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情况。调查显示,只有28.5%的教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较满意,有47.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有23.5%的教师对自身的状况不满意。感觉工作压力山大的教师达到41.6%,对工作缺乏兴趣的高达37.9%,焦虑抑郁的状况达到31.4%,上述各种状况普遍存在的教师达到30.4%。教师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不高,有内外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但必然对教学与科研工作造成影响。
目前,全国20所民族地区高校,90%以上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始终与党中央、教育部的要求相一致。77.7%的高校落实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设置,开设相关课程。77.8%的高校实践教学已经纳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51%的高校能做到实践教学课时量的真正落实。41%的高校实践教学经费落实到位。31%的高校课堂教学以专业班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总体趋势向好。82%的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教学内容重视爱国主义教育,57%的高校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与责任感使命感教育。
(1)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调查反馈。调查显示,71.7%的师生认为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会造成很大的的影响,认为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没有影响的师生占24%。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满意学有所获的学生仅占28%,认为一般的53.8%,不满意的占18%。为此,有占87.8%的教师认为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调查显示,占72%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关注点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给他们带来较满意的学习效果。其次,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水平与道德素质占48.3%,33%的学生关注点在教学管理与考试评估模式。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分别是启发式教学,占47.8%,教师的循循善诱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从实践教学看,学生认为收获较大的教学模式分别是,案例实践占45.9%,校园实践44%,社会实践占40.7%。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与手段。
(2)师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反馈。调查显示,有41%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毫无吸引力,41.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法模式单一,37.5%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活动少,99%的教师认为制度不健全,52.3%的教师认为组织实施不到位、经费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课程网站建设与多媒体应用建设情况。调查发现,41%的高校建有思政理论课精品课程网站,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学习与工作。30%的高校建有专题网站,6.8%的高校建有红色专题资源网,多媒体的应用,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全面覆盖的达到46.7%。某些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学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28所国家建示范性建设院校之一,早在10年前,该校的思政理论课的多媒体使用率,已经达到100%,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情况。有14.1%的高校紧跟互联网+的时代步伐,网络教学与面授课程齐头并进,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网络、微信、QQ等现代信息的交流方式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学中普遍的应用,另有25.3%的高校网络课程大于面授课程,面授大于网络教学的高校占51.7%,没有网络课程的学校占8.4%,需要及时跟进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跟上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较高。有93%以上的学生认为,在高校中开设思政理论课,很必要或有必要。有80.8%的学生认为,学会做人比挣钱更重要。有74.4%的学生认为爱国靠个人内在的信念来维持。有60.9%的学生入党的动机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55.3%的学生在求学期间没有作弊行为,坚守着诚信道德,但调查数据也显示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仍然不够,如能完全背诵核心价值观全部内容的民族地区大学生仅占20.2%,一无所知的占15.5%,部分知道的占64.5%。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令人遗憾的地方,也说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加强,这也是目前高校亟需解决与重视的问题。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生反馈。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总体评价一般。认为教学效果显著的占27.5%,没效果的占7.2%,效果一般的占65.3%。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认为收获较大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案例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认为受益较大的是公益活动占42.9%,其次是校园文体活动占30.9%。
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情况的反馈。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民族资源、红色资源丰富。但在调查中发现,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民族资源、红色资源的不多,仅占25.9%,教学中学生认为很有民族特色的教学仅占19.8%,52.9%的学生认为民族特色一般。
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调查显示,有82%的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56.3%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活动,影响民族生人际交流的主要因素反馈。调查显示语言差异占41.3%,风俗习惯的影响占36.3%,信仰追求的差异占26%,思维方式的不同占23.8%,经济与教育的差异分别占19.3%与17.8%。
纵观民族地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为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方方面面的政治素质高、道德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何采取让大学生更愿意自觉接受的教学模式,使民族地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真正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等落到实处;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有效地传输给我们的大学生,使思政理论课教学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的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宗教观,要警惕及少数动乱分子利用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现实中的贫富不均现象、就业难等方面的问题在大学生中进行反面宣传与恶意煽动。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效契合,认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无神论之间的区别,既要保护宗教自由,又要防止邪教组织的恶意渗透,更要警惕境外宗教势力搞动乱,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使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发挥应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