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华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成本核算岗位也在会计岗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本门课程不仅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教育部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一线专业教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现代化教学平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信息化教学如何应用到《成本会计》这一课程中作如下几方面内容的探讨。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成本核算方法多、方法易混淆连贯性较大等突出特点,是学生们公认的财会专业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核心内容为三种基本成本核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成本核算的实际问题,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品种法包含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损失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核算及分配等内容。单就辅助生产费用而言,就包含直接分配、交互分配、计划成本分配、代数分配、顺序分配等五种分配方法,各方法都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缺点,学生对于相似的方法极易混淆使用,大多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如果变换成本计算单的格式,学生就不能独立完成计算单的填写工作。分步法包含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包含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教师课堂讲授总结时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只顾埋头做题,短期看有一定成效,但长期看学生由于没有理解其中的特点和区别,往往学后忘前。分批法包含一般分批法和简化分批法,对于简化分批法中广义在产品的内涵这一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学生看似已明了,但是实际操作中不知其所以然,依靠短暂性记忆完成相应练习,没有完全领会其原理,根据例题照葫芦画瓢和生拉硬套现象严重。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当今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同样包括教育领域,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至此,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蓝墨云班课、智慧树等教学平台应运而生。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落地实践,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一线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等课程资源和移动智慧教学APP等媒介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对于《成本会计》课程的意义表现在:其一,课前签到考勤和抢答回忆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答题得积分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翻书回忆的积极性;其二,课中对成本会计中易混淆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主题讨论的自主探究总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升了课堂活跃度和教学质量;课后提前预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诸多教学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重难点,通过反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了上课效率。
在诸多教学平台中,我在《成本会计》课程中选择的是超星学习通这一平台,它是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端为载体的移动学习平台。在实践过程中这一平台我主要应用于:首先,利用这一平台可以有选择性地上传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其次,课程讲授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平台中的签到、选人、抢答、主题讨论、课堂练习、分组任务等功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再次,课中课后可随时发布设置起止时间、分数和标准答案的作业和测试,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可,提升了课堂效率,还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的想法和建议;最后,平台内设诸多阅读和应用等多种资源,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师生需求。现把以学习通为媒介的信息化教学在《成本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总结如下:
课前,首先,由教师新建所教授课程,在课程内创建班级,把邀请码分享给班级群由学生自主加入。教师可自行选择是否要签到,在学生座位较为固定的情况下,可直观看到哪些学生没有上课,则可节省签到时间。但如果课前纪律较差,教师可选择普通、手势、位置、二维码中的其中一种签到方式签到一次,目的是提醒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综合所教授课程的难易程度、授课方式和历届学生反馈情况,由教师自行选择是否在课前或课后上传相应章节PPT和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到学习通。以分批法下的简化分批法为例,由于历届学生很难透彻理解广义在产品以及其约当产量的计算方法,故采用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进行,即由教师在学习通上传此知识点的PPT素材到“资料”,学生课下自行下载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跟随教师的深度讲解找寻答案。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通过预习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课堂上学生会主动对比自行理解与教师分析的差异性,效果较好。
课中,首先,教师授课前的五分钟主要用于回顾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对于成本核算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重点回顾,比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否要计算分配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该如何调整等问题。可使用学习通中的选人、抢答、主题讨论等功能进行提问,表现突出的同学可增加1-5之间不等的积分,调动学生翻书复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自行总结。比如教师向学生讲授了交互分配法的原理和例题后,要通过主题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行总结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和分配数量的计算规则,这既是重难点也是易错点,而不是按照老师讲授的例题逐个数字生拉硬拽地套用到成本计算单中。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变换了成本计算单的格式,学生错误率会大大提升,说明学生只记住了成本计算单中某个空格的计算方式,而没有切实掌握其内在原理。再次,课程结束前的三至五分钟要让学生在学习通中通过主题讨论或者课堂测试的方式用直白的语言总结所学成本核算方法的原理。比如,针对分配原材料的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学生要能总结出先算定额消耗量,再算分配率,最后算应分配费用。久而久之,形成每种成本核算方法的轮廓,自然就不会混淆和忘记。最后,课堂练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把练习结果拍照上传至学习通中,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教师和学生通过投影仪都可以看到每位同学的完成情况,这对于没有完成的同学来说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课后,首先,由于《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计算量较大,教师可利用学习通中的“作业/考试”功能发布作业练习和考试题目,学生可利用课下时间随时在线完成,系统可根据教师设置好的分数自动评分,教师可通过未提交名单查阅未交作业学生,对于完成不好的同学可选择打回重新完成,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节约了课上时间。其次,由于此课程的核算方法杂而多,相同的授课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成本核算方法的讲授,比如,人工费用的核算和分配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可由学生自学完成实操,教师最后纠错总结,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则需要教师先行向学生灌输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的概念。那么,为了了解学生对某一阶段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方式的适应情况,考虑到有些学生碍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通过学习通中问卷调查这一项目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以超星学习通为媒介的信息化教学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取得好好的效果,不但提升了课堂活跃度,还使部分同学养成了自主探究的好习惯,由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学生反馈良好。但其中也存在诸多弊端,现总结如下:首先,课堂抢答、主题讨论等互动环节并不能吸引全部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同学可能借着互动契机拿出手机刷微博、抖音等,这就需要教师提升掌控全局的能力,走动式教学;其次,由于手机信号存在差异,教师不能只关注平台背后的数据,还是要与学生的课堂现场反应能力和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