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飞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腮腺炎病毒传染会导致流行性腮腺炎爆发,属于一种急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以及发烧,该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中流行爆发,而且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本病在传播过程中,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该病在一周左右会自行消退,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目前并没有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只能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而儿童和青少年免疫系统正处在发育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只有尽早诊断和治疗,才能避免不良预后和大范围流行。
腮腺炎病毒感染会导致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腮腺肿胀、疼痛以及发热,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其他的组织和器官产生影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炎、胰腺炎等[1]。虽然流行性腮腺炎在纳入免疫规划之后,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病程普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延长,而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2,3]。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容易被误诊和漏诊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4]。近年来有大量探究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应用价值的研究,研究结果大多都表明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将对超声在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在赵晓洁[1]研究中,对1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高频超声的确诊率和超声成像表现,探究高频超声在流行性腮腺炎诊断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频超声检查后,患者确诊16例,确诊率为88.89%,高频超声检查与实际确诊相比无意义,P>0.05。误诊率为11.11%,共2例误诊,误诊为复发性腮腺炎。本次研究说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超声检查成像具有多样性,而且超声检查不会对患者造成医疗伤害,操作十分简便,能够进行多次重复的检查,价格也比较低,能够进行广泛的普及。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中取得了积极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腮腺肿痛特点、接触史和流行史,超声检查可以确诊。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性腮腺炎的患病群体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在流行时会呈现广泛的爆发态势,而且流行性腮腺炎的成年患者和一些患病后症状不典型不明显的病例容易被误诊,主要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临床症状相似,患者均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耳下淋巴结肿大,临床容易出现误诊,进而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本研究结果证明高频超声在诊断流行性腮腺炎方面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研究中出现的误诊病例为成年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被误诊为复发性腮腺炎,其与流行性腮腺炎超声成像相似导致误诊。从本次研究的误诊情况来看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除与超声成像相关以外,也与超声诊断医师的工作经验和患者病史详细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流行性腮腺炎一直处于进展过程中,超声成像具有一定的变异性,成像可能不典型,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患者的随访,以减少误诊的发生,及时纠正对患者病情的诊断。随着流行性腮腺炎的发展,患者临床症状和腮腺结节状态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可以对患者的颌下区进行超声复查。高频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高效、易推广的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方法,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在陈文龙[3]研究中,应用高频超声检测31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及10例正常儿童的腮腺及周围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血流情况,分析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腮腺厚径及颌下腺厚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1例患儿中,腮腺轮廓模糊22例(71%),回声增粗31例(100%),血流信号增多17例(55%),腮腺内多发结节25例(80.6%),腮腺旁多发淋巴结28例(90%)。并发胰腺炎4例,睾丸炎1例。本研究证明高频超声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腺体会明显增厚,边界成像不清晰,轮廓比较模糊,患儿腺体的超声回声减低,成像不均匀,与病理表现相对一致。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会出现一定的炎性反应,进而导致局部血管出现扩张,血流信号增多,属于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个诊断特征。腮腺含有两群淋巴结,浅部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深部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之内,能够对颞区、耳廓、外耳道、颊部等的淋巴进行引流,所以当腮腺被侵入之后,就会影响淋巴引流过程,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在超声成像上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
在袁汝亮等[4]研究中,选择94例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来医院进行检查的正常儿童8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和腹部超声对两组儿童的腮腺、周围淋巴结、脾脏、肝脏和胆囊进行超声检查和观察血流情况,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实验室超敏C-反应蛋白、淀粉酶和转氨酶水平检测,以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儿童腮腺和腹部的声像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左侧腮腺长径明显增长;两组在脾脏厚径、长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腮腺声像图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腮腺内结节、外结节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腮腺轮廓大多数比较模糊,而且腮腺实质的回声增粗,血流分布增多;两组在腹部声像图中脾脏、胆囊壁、门静脉内径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儿门静脉管壁超声回声增粗增强,部分出现双边影征;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全部升高,其中94例患儿中88例均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比例高达93.62%。本研究表明对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可有效检查患儿患病时腮腺和腹部的声像图变化,综合实验室检测数据,尤其关注血和尿中淀粉酶的水平,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应用意义。
在戴秀丽[5]研究中,回顾性分析48例腮腺肿大病例的超声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48例中有22例超声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1例超声诊断为良性腮腺肥大,23例超声诊断为腮腺良性占位性病变,2例超声诊断为腮腺恶性占位性病变。48病例出现一例将腮腺恶性占位误诊为良性占位病变,其余超声诊断均正确,诊断准确率为97.9%。本研究证明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该方法易操作,价廉、易于推广。
在曾容[2]研究中,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临床诊断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检查范围涉及患者腮腺腺体、颌下腺腺体及周围淋巴结,通过分析其形态、大小、实质回声、彩色多普勒特征、周围淋巴结大小、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信息情况,观察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中,120例患儿诊断为单纯流行性腮腺炎19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颌下腺98例,耳周并淋巴结炎3例。二维图像表现为受侵腺体均呈程度不同的弥漫性肿大,腺体内部的超声回声呈现增强或者减弱的状态,而且回声不均匀,在实质内可见散在网络样水肿声像,也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可见周围淋巴结不同程度长大,而且周围淋巴结回声减低,受侵腺体血流信息比较丰富,血流速度很快,阻力指数低。研究说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观察腮腺方面具有优势,涉及腮腺、颌下腺、周围淋巴结的声像图都比较全面。
在向清玉等[6]研究中,对24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以探讨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在流行性腮腺炎及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4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早期均有一侧或双侧腮腺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明显增多、高速高阻型频谱等特征性改变,结合实验室超敏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等可早期确诊流行性腮腺炎及并发症。本研究说明,超声在流行性腮腺炎及并发症发生的早期即可明确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最大限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临床上一般都会出现一侧或者双侧腮腺肿大,超声成像可见腺体组织明显增厚。从解剖上看腮腺鞘与腺体组织的结合是很紧密的,其浅层致密,腮腺肿大多出现在深叶。目前使用超声对腮腺进行诊断大多是依靠医师的工作经验,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次研究认为当腮腺厚径≥2cm为腮腺增厚,与临床表现和诊断一致性较好。流行性腮腺炎超声成像可见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片状低回声区域。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流行性腮腺炎低回声灶病理实质为腮腺导管扩张后被淋巴细胞浸润。对患者腮腺进行加压患者可出现疼痛感,患者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颌下腺肿大时提示并发颌下腺炎,睾丸肿大时提示患者伴发睾丸炎症。流行性腮腺炎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腺体充血,患者腮腺腺体内部血流信号与正常腮腺相比明显增多,而且血流流速较高,血流频谱形态呈高速高阻型。腮腺是被腮腺咬肌筋膜包裹住的,而且被来自颈深筋膜浅层所形成的腮腺鞘分成许多小叶,流行性腮腺炎出现时腺体内部压力会增高。当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时,患者腮腺肿胀程度会明显减轻,片状的低回声区域减少,超声回声相对更加均匀,彩色多普勒成像可见血流信号减少,周围淋巴结变小。向清玉等[6]的研究中出现3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腮腺肿大,但是肿胀程度因人而异,患者腮腺实质主要为低回声,腮腺边界不清晰,患者腮腺导管增厚、僵直、变窄。腮腺导管加压检查不出现变形,导管增厚部分在超声检查中呈现高回声,增厚部位周围为低回声区域,而且导管呈现一定程度的扩张。目前临床中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检查方法较多,其中金标准为腮腺造影,涎腺内镜可以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且损伤很小能够直视操作。腮腺造影和涎腺内镜全部为有创检查。腮腺超声检查可见内部低回声和导管回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向清玉等[6]的研究中14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血尿淀粉酶增高136例,睾丸肿痛2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23例,早期以颌下腺肿痛就诊43例。136例临床提示淀粉酶增高患者超声检查可见患者胰腺形态饱满,略微肿胀,超声回声降低,患者主胰管没有扩张。24例睾丸肿痛患者的超声检查可见睾丸弥漫性肿胀,睾丸内部超声回声降低,部分患者会出现少量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患者血流信号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超声成像可见淋巴结形态比较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分界清晰,且相互无融合。43例患者在发病早期就出现颌下腺肿大,患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通常在一周内会出现腮腺肿痛症状。
在吕虹[7]的研究中,选择102例唾液腺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颌下、颈面部、耳垂肿痛和发热情况,部分患者出现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对全部患者均进行彩色超声检查,通过检测探头接触患者的肿痛部位,对患者的受侵腺体形态、大小、回声、前后径进行检查。超声影像结果流行性腮腺炎89例,急性淋巴结炎7例,颌下腺导管结石伴颌下腺炎2例,化脓性腮腺炎4例,诊断准确率为100%。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在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容易被误诊,除了与诊断医生的工作经验有关也与采用的辅助诊断手段有关,超声可以直观的对患者的机体情况进行了解,协助医生进行正确诊断。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普通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早期诊断并给与及时的治疗,阻断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8]。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且患病人群多为儿童和青少年,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力比较低,各种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整,在患病后感染性病灶容易扩散,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对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产生严重损害[9]。流行性腮腺炎比较典型的体征为脸部局部肿胀,但是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为化脓性腮腺炎,给与抗炎抗菌治疗,延误患者治疗时机,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0]。超声可以观察患者腮腺的形态大小以及腮腺内部的回声、血流、占位情况,对于腮腺占位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观察,也能够观察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全面收集患者信息,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依据,并通过图像特点完成诊断,辅助进行诊断和治疗[11]。众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超声检查对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