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涌泉
改革开放以1978年为起点,波澜壮阔发展至今,大体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承前启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一阶段改革的基本路径先从农村开始,再逐步推向城市;先进行各类重点改革试点,再逐步推向全国;先兴办经济特区带动改革开放,再将开放纵深推向沿海、沿江及内陆地区。分领域来看,在农村改革方面,由安徽小岗村发起,随后在全国多个农村地区率先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随着时机成熟,逐步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委会。从企业改革来看,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试点,另一方面逐步探索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新机制、新途径。在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4个经济特区,随后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的开放体系。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来看,宏观管理方式上逐步由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管理。同时,稳妥有序启动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财税、金融、价格、流通等领域体制机制。总体上,改革进入了稳步推进、共识扩大、再深入推进的良性循环。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来。改革的主要突破性内容包括:在市场体系方面,打破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运行的机制弊端,对于符合商业竞争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让其恢复市场竞争的良性运行轨道。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在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如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监管改革有力推进,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抓大放小”政策方针,大刀阔斧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推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使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适度放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缩小政府投资范围,逐步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二是取消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取消特产税、牧业税,持续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三是在金融领域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稳妥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四是进一步发展健全完善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推动完善水、电、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五是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改革五位一体全面持续深入推进。我国陆续出台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方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发展难题。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五年发展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明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部署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2035国家远景目标作出部署,擘画了综合实力、创新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治理、文明程度、美丽中国等9个方面发展宏伟蓝图,对“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清晰发展目标。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仍在高质量向前推进。
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全面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与经验,有利于我们从中形成规律性认识,更好指导未来发展实践。
1.推动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变。1978年5月,我国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通过这一大讨论,旗帜鲜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改革中彻底打破了教条式的理论禁锢,冲破了思想束缚,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引领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正是有了这个转变,我国才迎来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也才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
2.推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改革自农村局部开启后,迅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产品日渐丰富。此后,顺势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不懈探索,随后逐步搭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四梁八柱,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而后伴随着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又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的里程碑。总体上,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推动中国由封闭转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引进了大量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市场要素大幅上升,逐步冲破了计划经济的藩篱。特别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走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国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2001年底,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发展至今日,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贡献者。
4.推动行政命令式管理转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转变。从党的十五大提出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总体来看,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在法治环境下稳定顺利发展的过程。今后,随着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改革开放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推动国家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新时代,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一个强大的执政党必然带来高效的“国家能力”。放眼世界,进行改革的国家很多,失败者多,成功者少。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改革过程中缺少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导致改革一遇到问题就引发国际危机。回顾中国历史,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到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中华民族虽不乏“载入史册”的改革之举,结局却鲜有善终,往往也是没有强有力的代表人民的领导核心。再回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0多年来,正是因为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方向正确,始终能够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之本。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主体。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证明: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来源于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依据,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证明,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能够通过贯彻正确的改革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奋勇前进,又能够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改革新的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改革成功的最关键之处。
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正确指引。改革这一伟大的进程,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我国的伟大社会变革。这就包括,我们不断推进的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等等。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极大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跨越时代的真理力量,不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改革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4.坚持解放思想是活力之源。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解放思想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都是在解放思想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改革之初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改革顺利启动,快速推进。总结下来,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何以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其根本就在于它推动了人的解放、唤起了人的觉醒、释放了发展活力。
5.坚持顺应时势是成功之要。改革这一实践进程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历史前进的逻辑,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时代发展的潮流,就是顺应世界现代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大势,让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1979年他出访瑞典时,一个马来西亚华人问他:你是中国人吗?那时候出国的中国人很少,而现在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市政府大楼朝外看,随时随处都是中国人。这个故事反映出中国已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正大踏步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世界发展大势。
乘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强劲东风,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1978年我国广义货币(M2)1159.1亿元人民币,到2017年增加到167.68万亿元,40年间中国M2增长了约1446倍,年均增长率20.5%。40年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了3000多倍,年均增长率20%以上。
1.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演进。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国家专业银行设立,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被打破,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等业务种类日益健全,并不断创新发展。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加快融合,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各类金融机构加速转型。进入新时代,伴随着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百花齐放,我国金融市场形态也不断丰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托市场大踏步向前发展,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演进,以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为代表的跨市场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2.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在改革初期,为激发金融市场活力,我国主要是引进、学习国外先进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由此带动了亟待发展的中国金融业的快速成长。随着金融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在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开始融入到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中,而人民币也开始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崭露头角,我国金融逐渐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意愿和现实需求愈加强烈。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业继续逆势快速发展,各项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有条不紊地推进。进入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在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稳步前进,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3.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框架持续完善。在货币政策方面,1983年,国务院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开启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历程。中国人民银行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不断调整、演进、创新,实现了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人民银行审时度势,先后创新了SLO、SLF、MLF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效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维护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进入新时代,我国政策目标明确、政策工具丰富多样、传导机制日趋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完善建立,宏观调控能力和效果不断提升。在金融监管方面,起初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对金融各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的重要职责。随后,随着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快速发展和中央银行集中监管的不足,1992年起,集中监管开始走向分业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一行三会”监管格局逐渐形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混业经营跨行业、跨市场的特点越发突出,促使我国金融监管理念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2017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全面协调金融业发展的总体战略;2018年年初,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改革为“一委一行两会”的监管格局。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必须看到的是,这些历史成就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这其中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刻地总结。
1.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是我国金融稳健发展的根本。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是在我国整体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金融发展就明确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并持续坚持不懈。主要历程为:改革初期,金融的首要职能就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随着改革深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通过业态日渐丰富、功能不断健全的金融产品和市场支持我国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四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金融一旦严重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就必然会对金融稳定乃至经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2.坚持主动融入全球是我国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我国金融发展是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一方面,改革打开了金融市场化的枷锁,但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金融发展仍面临市场化“先天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还起到了培育金融消费环境、激发金融市场活力的重要作用。两方面共同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帮助。与此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的中资金融机构纷纷踏出国门,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劈波斩浪,从国内金融市场的主导者逐渐走向了全球金融舞台的中央。
3.坚持市场化创新是我国金融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基础。创新精神一直贯穿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基于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基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照搬,发展适合中国实际的金融唯有自主摸索、自主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从制度上为金融发展打开市场化大门,使长期受到压抑的金融需求得到满足,推动金融业门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功能日趋健全。随后,在传统金融不断做大的基础上,金融创新开始主导金融发展方向,走上了做强之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金融功能的结合开启了新一轮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发展开始朝着专业化、定制化、精准化方向转变,金融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也推动了我国金融在全球金融格局更加完善,逐步走向金融强国的行列。
4.坚持渐进改革路径是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核心智慧。我国对金融改革开放采取了渐进式路径,有利于在保持宏观经济整体稳定的条件下及时调整金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赋予金融改革进程更多弹性,为全面深入的金融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外汇市场等领域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改革的范围持续拓展,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保证了这些改革的基本方向正确。当前和未来,我国金融改革方兴未艾,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改革、金融监管改革等任重道远,仍需要采取审慎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今天,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指引我们前行。未来,我们改革发展任务依然严峻,金融部门在新时期也面临着新的内外部环境的挑战。从国际看,我国金融早已经不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边缘者,而是全球金融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金融体系也将受到更多方面的冲击。从国内看,经济增速换挡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金融转型提出了稳定与效率方面的要求,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改变着我国金融业态,传统金融机构与创新型金融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也愈加明显,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现实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面对这些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总结规律、指导实践。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以前,今后和未来都不会改变,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属性和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
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以及绿色发展、文化建设、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靶向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基层央行需要按照总行的部署和要求,树立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深入分析研判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和特点,围绕支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谋划好今后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切实增强金融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总体来看,风险防控始终处在金融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当前,我国金融发展进入加速换挡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金融体系杠杆率、关联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股市、汇市、债市等金融市场风险此消彼涨,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不断积聚,反洗钱风险、流动性风险压力较大。这些都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挑战,需要我们及时转变思路、方法,毫不懈怠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改革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今后要明确重点改革开放的任务,如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再如,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金融对外开放,与时俱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改革完善与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双向开放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等等。通过一项项金融改革开放任务的落地见效,要理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逐步有效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现代金融体系。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金融事业的巨轮将继续扬帆远航,行稳致远,再创金融改革发展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