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2022-01-01 16:41梁环忠
青海金融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体金融经济

■ 梁环忠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一、宏观审慎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2017年开始金融严格监督管理,金融部门积极去杠杆化。2017年底,银行业总负债182.06万亿元,增长率比2016年下降8.87%。其中,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大幅下降,本外币资产规模达到252万亿元,增速比2016年底下降7.1%,资产增速自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至8.7%。2017年银行同业与表外业务自2010年以来首次呈现缩减状态。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不良风险暴露情况受到重点关注,创新性的投资信托中间业务逐步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增加,资产信托业务的成长渠道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压力明显上升,2017年各季度,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分别为48.74%、49.52%、49.17%和50.03%,总体上比2016年有所提高,纯利率差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恢复,从2.03%上升到2.10%,银行的业绩有所改善。

2018年严格监管继续,为规范关联交易、股东权益、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等,强化处罚力度,通过管理“长齿”,使相关负责人具有“长久的记忆性”,加强标本兼治,将银行业权益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管理导入新指标,严格重新构建上市认定基准,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的减持行为等。2018年银行业的空转资金现象得到缓解,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比年初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投资信托型产品的增长率比上年减少26.5%。以保险费业务为代表的金融资本频繁成为“上市企业”,必须强化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督。清理P2P平台开展业务,停止了数字货币ICO,停止了网络小贷款许可证,监督层对各种非法金融行为实施全面整顿。金融严峻的监管态势发展到2018年,但同时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普遍出现。2018年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股权担保的资金链风险集中暴露,245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或现金化或退休是这个过程的缩影。

2019年严格的监督管理态势不减,同业违规处罚加重,涵盖计量风险、资本和准备、业务垄断改革、项目信用、土地准备融资、企业资本扩张、政府确认书的接受、本行投资信托的购买、业务没有严格分离、误导销售和持续披露等。通过同业投资、委托贷款、过道类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活动,实现监督对冲、加通道、加杠杆的目的,都要接受监督的审查和处罚。2020年和2021年严格的监督管理态势与金融服务供给相结合,注重金融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金融系统并未形成产能过剩,需要通过调整供给的市场结构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二、宏观审慎政策实施问题分析

(一)机构监管不确定性大,容易形成监管裁定,功能监管缺乏高新技术支持

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只强调资本监督管理,无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无视金融风险网络的外部效果。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即经济形势良好,金融风险偏好降低,融资供给增加,促进经济进一步繁荣,而经济形势恶化,金融风险偏好上升,融资供给收缩,会促使经济进一步衰退。金融系统内部及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形成金融风险传导扩散机制,即资产负债错误匹配导致单个银行流动性紧张,发生单一银行信用资产的折扣销售,银行系统资产的折扣冲击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实体经济体系的风险会在高债务杠杆的诱导下快速上升,并倒灌到金融体系累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银行内部的金融市场业务部门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与货币市场利率联系,而资产负债业务部门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连结银行存款利率,形成双轨定价体系。金融市场部和资产负债部之间的裁定制度过于强硬,阻碍货币市场的利率迅速传递给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容易形成监管套利空间。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等公司都发行各自的资产管理计划商品。根据机构的监督管理原则,不同金融主体形成的资产管理同业市场,属于不同的监督管理主体,由于监管标准不一容易发生监管套利。可见机构监管必须转向功能监管,但功能监管必须配以科技监管。

科技监管是科技和金融监督的全方位、深层融合产物,通过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监督领域的开发运用,事先进行潜在风险监督管理、实行主动云数据库监督和底层资产渗透性监督管理,可以提高监督管理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二)着眼于债务端的泛金融业务创新,延长与割裂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聚焦资产端的投资联动服务缺乏市场联动机制和人才支持

传统的泛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建立了影子银行业务体系,在监管机构的对冲间隙中行走。影子银行业务系统聚焦投资资金筹措的负债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各种金融机构广泛合作业务产品交叉运营,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对冲套利,虽然有发起机构风险的兜底安排,但人为拉长与分割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联系,资金迟迟难以输入实体经济。

以资产端为焦点的服务对象,着眼于由创新驱动的科技型、创新型、对外贸易型的小微企业主体,不仅重视利用风险投资机构在资产端的专业投资识别能力,而且加强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PEVC)的深度合作,创新多样的联动经营模式,创新抵押权和增信机制。用全生命周期开发产品服务,加强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创新激励机制,尤其是重视创新融资制度,可以提高金融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强大动能,但瓶颈在于行业内缺乏精通市场投资运营的技术专家人才。

(三)大众创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支持系统

银行在收益能够覆盖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实际存在金融需求的社会各阶层提供恰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应把金融服务作为普通人的“必需品”而不是有钱人的“奢侈品”。2020年底,普惠金融领域人民币贷款余额21.53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4.2%。2020年全年增加4.24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1.75万亿元。其中2020年底普惠小微型口径贷款余额为15.1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30.3%。2020年全年微型企业贷款增加3.5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1.43万亿元。2020年底专业农户生产经营较小口径贷款余额5.99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1.5%;最小口径创业保证贷款余额2216亿元,比2019年增长53.7%。到2020年底,中国绿色信用卡余额接近12万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8132亿元,分别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其中,绿色交通信用卡、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信用贷款的余额和贷款规模增长幅度都位居世界前列。现在,中国正以千军万马、10亿国人9亿商的方式发展普惠金融。但是,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采用行政审查手段,不是市场的自发性调整手段,千军万马式发展普惠金融也使金融服务的实效性打了折扣,对原本是经营三农、个体户、小微客户但转型迟缓的农信社市场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经济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不是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路径,减少了商业银行以担保、政府的信用保证、土地的收买拍卖和财政的增收为主,资金完全投到大中型国有企业、重大项目,或大水漫灌在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上进行的融资选择,2014年起中国银行业信贷转向精准滴灌的融资模式。未来的金融供给必然会对应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这三大模块。

利用金融高科技,促进绿色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发展,涉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支持系统的建设。在法律、政策、制度需要完善的同时,应用云计算建立专家和客户数据库,选择目标市场,设立专门金融服务机构,包括设立投资基金、扩大金融供给和证券发行,引入重组评估、担保、交易平台机构等中介服务。由于许多项目具有公共性或准公共性,没有完整的商业持续性,项目现金流不稳定,项目投资的回收期长、风险大,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广泛介入绿色金融、数字普惠金融、高科技金融领域,建立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利益调节机制,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构建相关金融机构和市场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与金融供给侧结构转型的创新发展体系,内部生产力和协调机制不足

中国的金融创新缺乏三个方面。第一,中国金融创新的总体水平不高、不强、不尖。二代信用系统数据收集、产品服务、系统性能、安全水平、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和应收账款服务平台、地方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市场化信用等级评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各金融行业客户信息数据库云建设、基础研究创新等方面均不足。中国金融业目前正在开展的全方位数字化升级,2019年中国银行行业整体技术投入1218.8亿元,金融科技银行投入68.6%,2019年保险行业整体技术投入319.5亿元,证券科技投入仅占2.9%。基金投入科技的比例为4.4%。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基础研究中,革新性科学技术的投入占比为20%~30%,但中国2019年的基础研究投入仅超过20%。第二,在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服务、金融服务渠道、金融服务模式、金融风险预防系统创新强度方面,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仅为2.28%,而日本是3.30%,德国是3.08%,美国是2.91%。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金融科学技术的开发投入强度至少在2.5%以上。第三,中国缺乏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协调机制。以上创新不足,需要重建金融创新发展体系,加强金融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健全协调机制,重点加大基础研究金融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三、宏观审慎政策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

严格监督管理宏观金融,有助于实体经济的现代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金融监管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必须引入中介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无疑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严格的监管转向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体现“柔性监管服务”,最终服务实体经济现代化、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三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中央银行表示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进行重大调整,金融改革的目标是通过降杠杆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目标是通过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和健康发展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是说,系统金融风险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是否健康,因此应从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金融系统内部追究系统性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反映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求金融领域整体、深层、系统改革。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体现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内涵、新特点、新阶段、新任务,本质是经济结构的升级2.0版,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从金融严管调整转向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驱动的。外部原因是,中国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是由一刀切的强监管、杠杆式净监管驱动的,其理念和模式是一种依赖担保的非活性风险资产管理,而代表着未来经济创新发展方向的“三农”等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着担保不足、抵押品缺乏等问题,因此贷款不良率本身就很高,这些经济主体成为了严监管、杠杆化的主要冲击对象。

中央银行严监管虽然整体降低了社会杠杆率,但也带来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金融部门负债端包括自身资产负债比例没有问题, 而在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供给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金融领域去杠杆关键是要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概括言之,应在金融严监管与实体经济治理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引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中介变量,调整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债权结构。内部原因在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政府监管部门行政式考核安排推动,如监管主体推出“三个指标不低于”“实施定向调控工具”“两增两控指标”,而不是依赖市场自发自主调节行为,因此很难有效服务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并且千军万马一哄而起发展普惠金融,也打破了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城乡银行、村镇银行固有市场生态,对本来服务于普惠金融但转型慢了一拍的农信社主体形成了巨大业务市场冲击。因此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市场经济运作为手段,以创新为引领,针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的不匹配、脱实向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过大等问题,在强化监管标准统一、打造分业功能监管体制的同时,提升对基础资产的穿透式监管能力,重点围绕市场主体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挑剔化等金融需求,建立健全多层次、有差异、广覆盖的中小金融服务机构与业务中介服务体系,强化金融科技的基础性投入与研发,才能打造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的升级版,进而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对策建议

实体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新的内涵、新的特点、新的阶段、新的任务。新的内涵是:创新驱动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且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调整资源环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绿色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普遍形态;开放融合成为发展改革的重要方向,共享共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目的。新的特征是:开发力从“单一要素驱动”变成“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革新驱动”。新阶段是:从过去的“规模数量粗放型”进入“质量效益集中型发展、超越”新阶段,强调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产业价值链。新任务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不平衡的问题。概括而言,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和总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过去的“规模数量追随”转变为“质量价值发展”,发展动力由“个别因素驱动”转变为“全要素生产性革新驱动”,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的不平衡、不充分进行重点破解。银行的利益本质上是企业的融资成本,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监管的全方面、深层化、系统化改革。重点是改善现有融资方式单一、间接融资过高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金融服务重心从原来的金融系统资金内循环,资金主要投入国有大中型企业,投入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转向投入“小、农、弱”等创新创业领域,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让双创型科技实体和普惠领域唱主角,着力解决薄弱部分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特别是解决资金供应不平衡、不足的瓶颈问题。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想需要观念的转变,应该通过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和整体经济的高品质、健康的发展来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宏观审慎政策的建设,有利于实体经济的现代化、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是:第一,以巴塞尔协定Ⅲ为原则,加强功能监管和科技监督。第二,着眼于金融机构资产的管理和增值,培养真正了解行业、了解技术、了解市场的金融投资专家。第三,围绕实体经济的现代化、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聚焦数字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第四,创新引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融合机制。

(一)加强创新资本充足率、市场突变性能稳定测试、市场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和科技监督背景下的功能监督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通过革新资本充足率、市场突变性能稳定测试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来减少银行业监管的不确定性,进而加强银行业大众的信任基础上制定了巴塞尔协定Ⅲ。巴塞尔协定Ⅲ通过逆金融周期资本要求来缓和银行体系的顺经济周期发展特征。

功能监督管理强调功能利益相近的金融产品服务按同一功能标准监督管理,产品跨越行业、跨机构、跨市场、实现跨国界协调,确保业务监督管理的连续性和监督管理标准的一致性。现在,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基金业的管理公司都在资产管理市场中发行各自的资产管理产品,特别需要监督管理方式由机构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督。功能监管离不开科技监管的技术支持。科技监管的具体实施路径是,首先在线化、数字化、自动化、结构化、标准化,收集有效的数据系统。其次,利用云计算、区块链高科技构建超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存储云平台。最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前预警柜台手动操作无法发现的潜在金融新风险。

(二)着眼于金融机构业务资产的投资理财,培养真正了解行业、了解技术、了解市场的金融投资专家

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培育新的金融投资生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的本源,以脱虚入实为目标,聚焦金融机构体系的业务资产端,培养了解行业、了解技术、了解市场的金融投资专家, 对创新型、科技型小企业科技开发的市场价值进行融资评估。启动投资金融顾问等各种各样的投资联动方式,对孵化期的风险投资+成长成熟期的银行信用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计划进行整体设计。

中国商业银行可以一方面培养自己真正了解行业、了解技术、了解市场的金融投资专家,另一方面将银行贷款对象定义为接受天使投资机构A轮投资的科技型企业。这需要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PEVC)进行深入的业务合作,利用风险投资机构对资产端、孵化期的风险认识和专门的风险投资专业技能,引导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市场化、规范化发展。

应为新设立、风险高、发展速度快的高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投资和融资的便利性。便利的投资融资制度形成巨大动能支持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科学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便利渠道,鼓舞和推动小微企业的创新,科创板注册制度为中国多阶段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成熟发展提供了试验机制。

(三)围绕实体经济的现代化、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确的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的现代化、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满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而打造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的精确金融供应高级版。

科技金融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覆盖了科技企业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金融中介机构和科技金融服务的生态经营环境。围绕科技金融的四个要素,构建科技金融发展的框架:科技金融的需求者是实体经济现代化、代表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轻资产、高增长、高风险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金融供应者将覆盖商业银行科技分行、风险投资机构、多阶段资本市场。为满足科技金融的巨大需求,建议设立专门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供应。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包括相关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信用保证机构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机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科技金融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度的建设、相关科技行业专家信息库的建设、科技创新基金的建立、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等。

绿色金融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融资活动,可以产生环境效果。做好绿色金融工作,首先要巩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完善绿色金融法律、政策和制度、绿色金融风险、信用评级系统。其次要设立绿色金融配套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机构,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所、专业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最后,应建立绿色金融供应商,覆盖绿色投资银行、绿色IPO和绿色债券发行证券公司和绿色保险业务担保公司。

(四)创新引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现代化、总体经济高品质发展的相互融合机制

重新构建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经济高品质发展融合的创新发展体系,发挥产学研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主动协调机制,重点加大金融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创新的投入力度。

在金融机构的革新中,围绕实体经济的现代化、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用、基金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银行等多阶段、全方位、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平衡金融供给和需求市场。在金融商品服务革新中,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别化、收益固定化金融商品,为各阶层和群体,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商品服务。在金融渠道创新中,在推进金融机构物理网络智能一体化改造和升级的基础上,融合线上金融服务渠道,不断提高金融商品服务的获取性。在金融服务模式的革新中,优化金融服务的商业运营模式,建立各金融机构之间广泛合作、金融服务更有效的生态发展圈,形成金融服务的全程化、立体化、综合化,增加一站式服务能力。在金融风险预防方面,改变严格的监督管理、消除杠杆等不现实的想法,引入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中介变量,扩大金融的有效供给量和服务质量,促进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健康发展。

(五)加强系统金融风险源监管,为实体经济现代化、整体经济高品质发展清除障碍

重视和增加对实体经济债务风险的考察,增加实体经济债务的规模变化监测,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实体经济债务/GDP”对趋势值的背离度,确定安全区间和风险区间。增加实体经济债务结构变化监测,分析金融资源不同行业企业分布,分析企业公平竞争和金融系统稳定的影响机制。监测和选择实体经济债务负担变化的监测指标,包括不良债权率和破产距离,展望性地把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化状况。对相应实体经济债务监测的宏观谨慎监督管理包括基于实体经济债务变化的反向循环资本缓存器监督,并及时修改反向循环资本计算标准。通过开拓贷款抵押价值比(LTV)应用领域,优化实体经济债务结构。根据房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发展阶段性特征、抵押性质、生产效率、收益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贷款抵押价值比(LTV)的适用范围,贷款抵押价值比(LTV)是降低行业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方法,也可以避开信用集中的风险,第一还款源除了营业收入以外,还增设了第二还款源,对全国的房地产价值和总需求控制有很大影响。设定债务偿还能力指标,降低银行贷款违约概率,监督管理者应导入总债务偿还比例。提高金融机构融资质量,发挥金融监管逆金融周期控制的作用,更好地控制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前是控制实体经济杠杆和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重要时期,要从实体经济负债率、债务结构、偿还债务压力等角度设计指标,及时控制逆金融周期资本,加强融资抵押,培育第二还款源,重视借款实体的现金流预测。关注其真实还款能力,提高宏观谨慎监管的准确性、有效性、全面性,坚持风险导向、问题导向,加强对金融市场表现和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监管,加强对实体经济的债务和债务偿还能力的交互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系统金融风险积累变化和传导路径,加强源监管和前景监督。

猜你喜欢
实体金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