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2022-01-01 12:11
民族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者武术培育

刘 涛 张 艳

在呼吁传统文化回归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理念的推动下,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逐渐在国人心中获得了广泛认同。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国家欣欣向荣人民团结向上的内在源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下逐渐积累和沉淀,蕴藏和彰显了民族的特质和本原,表征和描绘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该民族发展和前进的核心驱动力。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便强调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且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随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可见民族精神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支撑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不仅仅指向个人的觉醒和家庭的进步,更在于强调从青年出发,最大限度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自觉承担起新时代使命和担当,因而学校教育成为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域。在此基础上,除了利用书本等传统路径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还可以从情感入手,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和讨论。

仪式作为一项维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机制,发挥着教化、交流、整合等社会作用,随着仪式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式不仅仅局限于宗教体系,而是“扩展到现代社会中的庆典、聚集等社会活动,但仪式的社会功能始终包括对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塑造,”[1]在此过程中必然夹杂着情感在仪式中的作用。情感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基本要素,影响国人纵向和横向的情感交织,柯林斯指出,“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是社会动力的来源,同时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行为和观念的外化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2]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仪式体系的特殊系统,通过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培育民族精神而进行的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形象展示,以特定的场域和情景来阐明其中的道理和文化,更容易使受教者产生情感共鸣。可以说,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既是中国文化目前的发展潮流,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自信与文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更与传统文化,民俗体育等传统学科有着紧密和复杂的内在联系。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载体和精神载体,分别从技术体系和民族精神的整体层面做出了传承和对接。本研究试图以武术教育为切入点,借助互动仪式链的文本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内在逻辑:民族精神与武术教育的研究缘起

纵观历史的画卷,武术深深根植于民族民间的沃土之中,其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象征和描绘了国家的地位与实力,蕴藏和彰显了国人的精神面貌、意志品质和文化意识,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力和特殊的创造力,更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20世纪初,武术被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还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使命。换句话说,通过学校武术教育,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身体规训以实现外在行为与内在观念意识的高度契合,进而使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德行,另一方面实现民族精神培育与学生自我认同的统一建构。

(一)民族精神与武术教育的历史寻绎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之一,其文化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各思想家们先后发表自己的主张与观点。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主张武学教育,强调文武兼备,其倡导的“六艺”中有两艺与武术有着紧密关联。随后,“秦汉以降,帝王推崇独裁专政,武化之风日微,至景武之间,武化之风大挫。”[3]“重文轻武”的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趋势,并且逐渐形成“文”与“武”的失衡,“‘武’化教育的失位造成中华民族阳刚之气的缺失,导致整个华夏民族的日渐衰落。”[4]在此之后,无论从国家政治还是从军事战争来看,中华民族都面临时局苍夷的苦难境地,内有蒙古入主中原,外有西方列强入侵。在外忧内患的双重夹击下,究其原因其症结在于“武”化教育的缺失,导致民族脊梁的断裂,进一步磨灭了民族精神的传递。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不乏有志之士寻求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保卫国家的有效路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初,梁启超作为第一人提出了中华民族衰败的症结在于“武”化教育的缺失,并受此启发撰写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该书强调重塑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并重构“武”化教育。随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受梁启超的启发并加之自身实践,深切认识到武术正是恢复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实力的最佳载体,因此,孙中山特地为精武体育会写下“尚武精神”的题词,由此武术正式进入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体系。随后武术被提升为国术,并从国家层面出发开始创建国术馆以及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意在广泛地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发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试图使徘徊在危机边缘的中华民族恢复先秦的雄风。不难发现,以武术培育和恢复民族精神,振奋国人雄心似乎成为了当时武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民族精神与武术教育的政策导向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不少政策导向都指明新时代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精气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世代相传的内在源动力。长期以来,中国武术作为表达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构建和发扬民族精神上有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坦率地说,武术服务于民族精神的培育,不难看出武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张力与人们对武术文化价值认知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也彰显着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的真实意蕴和内在价值。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支持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并且明确指出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领域。”[5]由此可见,武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扮演着先行者和主力军的重要角色。

学校作为开展武术教学工作的重要支点和着力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武术传承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契机。一方面,中国武术历经历史的车轮不断浸润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武术思想与传统文化交织渗透意在弘扬民族精神。学校武术教育作为传承传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当下武术的发展而言,不能仅仅将其定位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媒介和载体,而应站位于国家发展层面,将其从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身体技术形式,提升为武术文化与武术精神。进一步“重塑‘刚健自强’精神的实践载体,培育人的‘武’化精神的实践途径,”[6]并利用学校体育这一有效途径,积极契合宏观层面的国家发展,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努力推动个体发展并大力开展武术教育,构建合理的互动体系,跳出武术原本的技击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武术内在的文化价值。

二、互动仪式:构建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融合的动力机制

当柯林斯在构建互动仪式链的过程时便强调了“人”这一重要关注点,同时人们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理应从情感这一因素出发研究行为传播的初始动因。“互动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是一重要驱动力,互动仪式产生一种共同关注的焦点,”[7]通过身体在场进而形成群体的情感共鸣并将他们符号化。学校作为仪式产生和开展的特殊场域,将武术蕴含的特定民族精神,以学校为载体发挥其独有的传递功能和教育功能,更能清晰地阐明其中的道理和文化,同时更容易使受教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情感建立:利用学校体育有效传递武术彰显的民族精神特质

无论是涂尔干提出的社会分工论,还是韦伯研究的社会冲突论,其核心概念都暗含了情感。毫无疑问,情感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互动仪式链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8]当我们试图更加精准地研究社会概念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重要的概念都依赖于情感建立和产生的过程。当下学校教育已从读、背、算等硬技能的传统模式中抽离出来,转而对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做出重要探索。从具体学科来看,武术课程“除了促进身体健康这一基本目标之外,还包括促进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9]以及加深对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之一的中华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展现的文化性格,以及具有的功能价值,实现的不只是身体的强壮,更是完成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延续。”[10]民族精神的延续以及传统文化教育依托学校为载体,以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信息为主导,通过文化自身的诱发作用和感染力,借助学校特殊的教学场域使参与者分享并体验武术带来的共同情感状态,成功建立起情感协调,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差异性适当增加和融入武术元素的情景化课堂能增强学生“在场感”[11]的培育,从源头加以修订,加强对民族精神的深度渗透,建立积极的情感能量,让学生真正感知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并从中真切体会到民族精神。

(二)身体在场:通过武术教育实现民族精神由认同到实践的转化

“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关注跟高度的情感连带,”[12]而学校作为学习武术技能与传递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强调身体的在场,“即用身体去感知、体味、体验与获得,以‘整体性’身体为主体而产生的身体感觉。”[13]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肉体与心灵完美的融合,暗示了身体才是使身心合一的主要途径。“就中国武术身体观维度而言,在学校武术教育的场域中这种身体是无声的语言,”[14]通过学生身体主导的武术实践活动,以亲身的反复体悟,再经历长时间的跨度和沉淀后,身体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会唤起受教者神经系统与身体主体的某些灵感与情感共鸣,由此产生武术与受教者之间某些内在的联结与思想的情感的碰撞。对于武术而言,其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承担着培育民族精神的特殊任务,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的特殊育人任务”[15]。中华武术呈现了精神教育的重要资源,已不再只注重于“高难美新”的表现型技术,而更多是立足于其技击的本质属性,展开点到为止的对抗性技艺,从实践途径重新认识传统武术的内在魅力。同时,强调道德对于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武德在一定程度上与民族精神有着共通点,映射出民族精神与武术文化价值层面的认同。不仅如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勇敢拼搏,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武术精神与民族精神相呼应,将民族精神牢牢濡化在传播过程中,进一步形成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

(三)情感输出:结合武术教育构筑情感归属与民族精神信仰符号

传统社会下“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促使情感、信仰等价值观念融入到武术文化之中,进而形成具体的礼仪、意志和精神影响武术习练者的行为和认知方式。”[16]当下,中华民族处于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青年学子并没有亲身体会认知当代中国的发展,此时发挥互动仪式链中参与的情感建立与身体在场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将武术教育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产生明确且强烈的情感输出。也就是说,在构筑民族情感的实践空间里,学生作为行动者,是情感空间里的基本单位,以教育实践辐射出多元化结构,促成传统文化的发散性传播,进而构筑中华民族精神的信仰符号。“民族精神美的塑造与培育始终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17]从本质上看,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的仪式形式,以具象化的方式表达并展示了武术教育的内在意蕴与现代价值,意欲强调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信仰,使传统文化观念得到传递并延续民族精神,与此同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重构,但武术文化所塑造和包含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信仰仍然根植于武术文化记忆中,具有民族信仰和情感的中国武术哪怕经历了时代的轮回与交替,也始终将承载的民族文化符号一如既往地向下传递。时至今日,武术的发展仍然符合时代的步伐,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目标,坚守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发展路径:建立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融合的传播策略

将学校看作是互动仪式发生的重要场域,把武术教育当作产生情感互动的关键纽带,不仅是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形成的枢纽,更是促成民族精神培育和传播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中华武术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文化丛体,不同角度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18]通过独特的技术体系所呈现出来的深沉精神价值才是当下教育的急切所需。基于以上需求,可以从情感共鸣、场域互动和集体意识三个层面形成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播策略。

(一)共建情感共鸣:共同意识形成和筑牢民族精神记忆力

“互动仪式链作用的有效发挥,除了认知情境与相互关注的焦点,还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共享的情感状态”,[19]武术不仅仅是一项身体技术,更蕴藏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由几千年来的各民族文化集体赋予,彰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识。当下,在学校这一特殊教学场域中,通过语言、行为等引起受教者对于武术所产生的相同情绪和行为,由此引发情绪感染效应,并进一步形成独特的共同意识。受教者通过武术的体悟过程所形成和构建的价值趋向以及共同经历的文化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拥有共同意识和情感,往往可以使学生能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使蕴藏在深处的民族精神得到唤醒。当受教者在回溯武术历史,共同感受着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的互融共生,在冷兵器时代的奋勇杀敌,其不仅融摄了儒、道、墨等思想派别的文化因子,还涵盖了中医、哲学等领域的文化精华,从不同时空为武术营造出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形塑了对于武术民族精神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意识。互动仪式链正是通过这些情感意识,反复将这些短暂情感元素转化为情感能量储藏,并建立情感共鸣,进而促使一些历史记忆的重现和精神符号的形成。当下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被当作为精神教育、情感教育的一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被进一步唤醒”,[20]并成为和平年代表达国人精神与民族自豪的工具,也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强音。

(二)共享场域互动:身体认知促成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力

身体参与作为认识并了解一项文化内涵和外延的逻辑起点,在武术发展的领域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和展开,而学校体育正是为武术的身体认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共享场域,是以文化空间而构建。“武术的身体教育实践,是武术人之所以能够长期习练的心理基础与精神动力,”[21]以武术教学为载体用身体共在的方式使受教者进入互动仪式的情景和空间,通过身体认知感受该场域下传统文化体验和民族精神渲染。传统文化中武术承载着“内隐的文化价值渐大于外显的技击价值”[22],利用学校场域开展武术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实现“以武化人”的目的。“情感可以通过身体的互动而放大,”[23]在武术教学中,强调用具象的身体认知实现与抽象的心理联结,通过自己的身体形态,全方位调动神经状态,用触觉、视觉等感官元素重塑和构建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促成和培养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知,增强文化记忆,进而形成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播力。在身体和文化互动的学校场域中,不同个体的身体技术、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交织在一起,通过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构建出共同的感知体系,帮助受教者彼此之间形成并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关系,构成受教者与传统文化对话以及民族精神培育的多重传播空间。

(三)共筑集体意识:武术教育扩大和发挥民族精神影响力

学校教育作为受教者共筑集体意识的原生场所和驱动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情感的转化过程。武术教育强调从受教者身体规训出发,“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与情感体验的契合,让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德行,”[24]构成民族精神与学生认同的统一体。在武术教育领域中,武术之所以能开发和启迪受教者的内在智慧,不仅是身体技术简单的外在演绎,而是一种通过身体的不断体悟诱导身体内在语言的理性表达,进而达到启发心灵,培育健全人格,发挥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从受教者个体出发,通过武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培育民族集体意识构建了循环的路径,从整个受教者群体来看,亦是铸牢民族精神的有效模式。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靠的不是外在华丽的包装和宣传,而是内在深厚文化内涵的影响力,一招一式都散发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有形的身体教育手段,表达出潜藏在载体中的无形教化。换句话说,武术作为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武术教育作为培育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的形式和载体,一方面增强了受教者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集体意识,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表达和延续,另一方面,扩大的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最大限度凝聚了受教者的青年力量,使其对民族强烈的认同感转化为民族精神指引其今后的行为。

四、结语

如何在武术教育中真正构建起民族精神力量,弘扬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难发现,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更应该从参与者的视角进行构建,将武术教育作为激发和整合受教者情感需求的逻辑起点,从受教者不同成长背景和情感需求出发,依靠民族自带的内在凝聚力,建立起二者间沟通与共享的情感能量,并构建情感互动仪式链。落实以学校场域塑造的情感、意识等重要元素符号,依靠武术特有的内在底蕴形成受教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并升华群体的情感体验,强化自身的集体意识。在周而复始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凝聚民族精神,发挥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将心理认同转化为实际操作,进一步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发扬,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教者武术培育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