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峰
(泗水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3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一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通常在患者患病初期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如口服药物、物理疗法等,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往往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常规手术治疗虽能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其会对患者机体带来较大创伤,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存有不足之处,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运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的方式能够起到更加突出的应用效果,该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技术的一种,可以在患者机体中建立较小切口,并在内窥镜的引导下顺利取出髓核,因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加理想。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对82例2018.11-2019.11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进一步探究,其具体内容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用的时间区间为2018.11-2019.11,选用的研究对象为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的分组方式为单双号分组,组别名称设定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纳入41例患者。在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以及病程分别为20:21、(46.58±2.77)岁、(3.02±0.84)年,在试验组中,男女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以及病程分别为21:20、(46.63±2.69)岁、(3.11±0.78)年。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单节段病变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配合参与研究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的患者等。
排除标准:同时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同时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同时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时患有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中途退出参与研究的患者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式,试验组患者接受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为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取俯卧位,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通过影像学检查,将穿刺点进行确认。(2)待麻醉生效且穿刺点得到确认后,将穿刺针经穿刺点达至病变部位,然后将导丝置入其中,并将穿刺针拔除。(3)将患者手术部位做一0.8厘米左右的切口,利用套管逐级扩张,然后将磨钻椎间孔系统置入其中,并将其与内窥镜相连接。(4)将变形髓核组织通过髓核钳进行夹取,完成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观察是否出现互动性出血情况,若不存在,则按常规操作放置引流管,并施以缝合操作。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情况,通过利用JOA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
(2)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手术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
(3)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通过利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展开研究分析,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满分为100分,分值结果同生活质量之间正相关。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为(10.25±3.22)分、(10.30±3.14)分,t值为0.0711,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为(22.03±2.84)分、(16.54±2.47)分,t值为9.339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
试验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21±5.48)min,(1.25±0.33)d,(3.69±1.02)d,(20.25±3.62)ml,对照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29±5.62)min,(3.20±0.43)d,(8.61±1.22)d,(87.21±3.42)ml,t值分别为14.7484、23.0356、19.8106、86.09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试验组治疗前生理功能评分为(63.54±6.84)分、精神状态评分为(64.18±7.18)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3.88±7.0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3.48±4.81)分;对照组治疗前生理功能评分为(63.77±6.21)分、精神状态评分为(64.23±7.0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3.65±7.52)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3.41±4.76)分。t值分别为0.1594、0.0318、0.1432、0.0662,P>0.05,统计学差异无意义。在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5.48±2.15)分、(87.98±3.25)分;其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95.13±3.25)分、(87.25±3.82)分;其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95.34±4.15)分、(88.03±4.15)分;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96.10±2.71)分、(87.92±3.65)分。t值分别为12.3238、10.0602、7.9752、11.52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腰椎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造成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过度肥胖、长时间处于弯腰负重状态或久坐等,患病后,其临床症状通常会表现出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生活[2]。
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诊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将脱出随和压迫脊柱神经根问题加以消除。一般来讲,此类疾病在患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卧床休养、推拿、牵引、按摩等,一般来讲患者均能够得到良好改善,但若病情严重,则需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其最终的诊治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3]。其中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小切口手术治疗,该方法能欧将椎管内突出物的压迫作用有效消除,进而对患者腰椎功能加以改善,不过其在手术期间往往需要建立较大的手术切口,且需将肌肉组织、筋膜等进行大面积剥离,这将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应激反应或组织粘连,如此一来,患者术后康复会受到影响[4-5]。而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接受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效果较好。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其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运用微创手术技术以及内镜技术相结合,可以内窥镜的引导下有效摘除髓核,因而使患者组织神经、椎旁韧带受到的影响较小,更加有助于促进临床疗效的良好改善[6-7]。同时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便可完成手术,因此能够更加有助于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降低,对提升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8]。此外,由于其为微创手术的一种,因此对患者提带来的损伤相对较小,椎管中遗留的瘢痕组织明显更少,对远期预后效果带来诸多积极作用[9]。
综上所述,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