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个结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1-12-31 20:15:54杨茂林
前进 2021年8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基本原理中国化

□ 杨茂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百年党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所以行,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艰辛探索、砥砺前行,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问题之“的”,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实施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新形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割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什么时候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事业就会遭挫折、走弯路。在大革命时期,由于党还处在幼年,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所以大革命失败了。在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领导机关统治长达四年之久,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军事顾问,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两次严峻考验都使党的力量遭受极大削弱、濒临覆灭危险。但是这些挫折和考验却使党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是来自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同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站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原则”。正是秉持这种思想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在险恶环境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浴血奋战,以革命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毅力英勇斗争,度过了最黑暗时刻,开创出新的局面。

纵观奋斗历程,党的百年其实就是一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一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展、并指导新的实践的历史。这部历史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品格,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部历史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实践品格,就是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这部历史还从根本上展示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品格,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些品格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持久的创造力、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武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

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动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百年党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所以行,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今天我们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重大问题,一方面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在改造中国社会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进方向,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当代发展,在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融合,对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

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吸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同时积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赋予新精神,拓展新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地弘扬和传播。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实践上都是有机联系的和有相同基础的。一方面是在精髓要义上,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相互融通、相互契合。中华文化追求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华文化的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华文化关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以投身人类解放为最高人生理想追求等观点融通契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石。另一方面是在实践探索上,中国革命和建设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无数革命先驱、仁人志士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价值观引导下投身救亡图存的革命洪流,在实践锻炼、思想洗礼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一现象充满了挫折与成功、失败与胜利的艰辛探索,体现了有机结合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而不断与时俱进的。这个重要论述讲明讲清讲透了中国历史经验、中国智慧和民族精神之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方法。

百年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1943年,党中央就明确阐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针,“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联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他还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比如,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注重汲取传统立德修身思想,以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党员思想境界;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吸收传统廉洁勤政思想,以加强反腐倡廉力度、构建良好党内政治文化;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应用传统德才兼备思想,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培养担当时代大任的接班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沃土,永远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巍然屹立的根基。

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大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融合中迸发出新的持久活力!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基本原理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时代人物(2019年30期)2019-12-16 02:07:44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 05:43:3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1:11:22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