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操作活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2021-12-31 23:38黄跃英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分类思维能力

黄跃英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红湖路幼儿园 浙江金华 321000)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只是对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让他们反复练习加减运算。更好的方式是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数学的存在,在操作实践中构建数学模型,发展数学思维。操作实践的关键要素是幼儿的操作材料,幼儿园配备的操作材料应该做到数量和质量双重保障。此外,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操作活动的气氛,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机会,并且在幼儿操作时在一旁循循善诱、良性指导。这种操作模式能够减少幼儿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恰当科学地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探究数学的奥秘,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

一、通过操作活动提升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在心理学上,专家研究发现,幼儿的注意发展特征是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随着幼儿的成长发展,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最终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幼儿教师不应该只开展单纯的数学活动,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这样会大大降低幼儿的接受程度,幼儿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无法得到质的提升。真正提升幼儿对数学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方式是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数学操作活动,直接接触关联数学的操作材料,把数学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发挥幼儿的无意注意,让幼儿在实践中无意发展出数学思维,保证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1]。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些分类操作游戏。在图形的分类活动中,教师提供各种颜色、各种边长的多边形图案,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分类,给幼儿充分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机会。幼儿接触到教师分发的材料后,首先根据老师的要求观察各种材料,观察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和它们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开始思索“我要按什么标准对这些图案进行分类”,幼儿可能当时通过观察就能想出分类的方法,也可能一边分类一边探索出自己的方法,边观察边操作,完成分类的要求。幼儿可能会根据图案的颜色、多边形图形的边数、图案是否对称等标准进行分类。在这个分类活动中,“观察”为幼儿的操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观察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一种,而操作又需要幼儿不断地尝试,操作活动对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

二、设置操作活动的具体情景,点燃幼儿数学思维的火花

操作活动可以让幼儿对活动保持持久性和稳定性,设置操作活动的具体情景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注意力。幼儿的情感和兴趣丰富,这致使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进而激发兴趣。活动教学情景的创设能够延伸出一些不寻常的数学现象和内容,这种操作活动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本身是抽象的,不具备激发幼儿兴趣的先天有利条件,而以创设操作活动的教学情景为途径,把数学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转换成具体的情景,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去探究奥秘,可改善数学能力培养的枯燥乏味的一面。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出多种教学方案,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情景,让幼儿融入教学情景去操作探究,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感知如何借助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幼儿甚至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到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3]。

例如,教师设计一个“合理分类”的问题情景,然后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六个不同的图形块,这六个图形块的颜色特征是五个黄颜色和一个绿颜色,形状特征是四个三角形和两个长方形,大小特征是四个大图形和两个小图形。教师提供具有多种特征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完成合理分类的情景教学任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这些材料图案进行分类,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分别按大小分,按形状分,按颜色分。由于活动内容的复杂增加了幼儿思维的难度,幼儿在一定的情景任务中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模型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幼儿的一种抽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幼儿的数学抽象能力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必须是建立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的。在幼儿培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教师主要尝试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实际经验,从而感知数学思维,引导幼儿发现数学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建立实物与数学的关系模型,比如幼儿摆放木棍时形成的夹角与数学知识中的度数建立联系,闹钟转动的圈数与数学知识中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系。因此,教师要创设开发幼儿数学能力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经验,构建起数学知识结构相互间的联系,增加思考的角度,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促进幼儿多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诱导幼儿发现数学各知识间的内在规律。

例如,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发给幼儿一些实体材料,帮助他们进行分合操作和数数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分发给幼儿一些小木棒材料或者卡片材料,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简单的加减运算,幼儿通过摆放材料、增添材料,数出个数得出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起实物与数学加减运算的联系,可以得出计算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联系性强,又能扩大幼儿的思维活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能够逐步提高幼儿对数学的逻辑理解和运算应用,使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开发幼儿数学思维的潜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论述过,儿童需要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勇于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收获真实的知识,发展自我思维。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创造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亲手感知、亲自体验,自我探索,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在设计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尽量贴切幼儿的实际经历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样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更能凭借日常经验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而数学需要幼儿的创造力,这些创造性操作活动离开想象就无法实现,因此在操作活动中呼唤幼儿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设计一个创造性活动“图形娃娃”。教师给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以图形为依据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二次创作。幼儿可以将正方形图案绘画成房屋,冰箱等,把圆形改变成太阳或娃娃的脸,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鲜事物。在实践探索中,幼儿能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活动。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天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动,引导他们发展出独特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操作活动能帮助幼儿成功地把外部材料操作逐渐转化成头脑中的思维操作,幼儿不仅能逐步获得数学知识,还能积累数学经验,掌握数学技能,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幼儿展现出较高水平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新奇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分类思维能力
分类算一算
培养思维能力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