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年级随班就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
——以六年级随班就读学生小M为例

2021-12-31 05:10:35胡月文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预学随班助学

胡月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 浙江杭州 311215)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好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现以六年级随班就读学生小M为例,谈谈培养高段随班就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一、随班就读小M的基本情况

小M,男,轻度智力障碍,语言IQ60,操作IQ67,总IQ57。目前随班就读于六年级,他反应慢,记忆力差,形象思维较差,理解和表达能力弱。新单词和句子需要反复认读才能记住,知识储备相当于四年级学生的词汇量。所幸,他对英语学习较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对话,会积极举手发言,喜欢参加小组表演,但对新知识有畏难情绪。

二、培养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

为了培养小M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笔者根据小M的性格和现有英语学习水平,从寻解惑契机,捕思维生成,抓常规落地和创新颖拓展四个方面,强化他的学习好习惯,从而使其坚持自律的课前学习习惯,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养成规律的课后复习习惯和培养创新的课外学习习惯。

(一)寻解惑契机,坚持自律的课前预学习惯

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自主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意愿增强,小M的特点也是如此。

1.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坚持预学习惯

随班就读学生通过预学,可以对新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在课前,笔者引导小M了解预学的重要性,同时指导他如何进行有效预学。

说理明目的:小M的自尊心较强,个别交流说理的方式更适合他。笔者利用课间休息时自然和他进行个别谈话,和他分析英语学科课前预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指导改方法:起先,小M以为预学就是简单浏览课本,笔者对小M进行指导和提出个别化的预学要求。如:对课文中的不懂的生词进行标记;在预学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好记录。

2.奖罚分明,激励学生坚持预学习惯

通过全班讨论决议,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制定约定”的活动,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确定预学中共同遵守的约定,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同时通过争星换券的活动,在班里每月评选预学“能手”。虽然小M到目前为止并未能被评选为“能手”,但他的助学同伴每一次都能评上,小M很佩服助学同伴,每次助学同伴提醒、帮助他时,他都很虚心接受,积极配合。

3.三检体系,约束学生坚持预学习惯

对于自制力欠缺的小M来说,全方位的监督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全时段、多举措的监督机制,消除他的侥幸心理。一检是听读口头预学任务,需家长签名。二检是同伴互相检查监督,一对一形成的同伴组合检查更具针对性,能惠及每一位学生。三检是APP大数据过程性监督。

(二)捕思维生成,培养主动的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小M的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了的一些变化,变得害羞和不爱表现,交流互动也不积极主动。

1.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合作习惯

核心素养能力中提出对学生“文化品格”的要求是注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品格。而小M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比较强烈,为我们开展团队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

(1)助学伙伴成互促互进团队

笔者依据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组织学生结成助学伙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师徒结对活动给了小M更多学习自主权,提升了他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四人小组成协作闯关团队

课堂实战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开展四人小组团队协作闯关,既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对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

2.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角色表演习惯

角色表演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提高思维的时间和机会。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A部分对话课时,笔者让小M在黑猫警长和老鼠的动画片片段这个情境中演一演被追赶的老鼠,学做老鼠害怕和逃窜的动作,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和感受和黑猫警长的气愤和老鼠的害怕,既有趣又有效[2]。

3.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倾听习惯

高年级学生随着英语学习难度加大,同时伴随听不懂的英文增多,导致倾听习惯日渐丧失,小M的情况更加明显。笔者认为,利用游戏、道具和提醒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利用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把训练倾听的过程贯穿在有趣的游戏中,在学习单词时开展“传声筒”游戏活动,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单词或句子分组一一往下传,看哪一组传得语音更准更对。通过这样的游戏,吸引小M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培养他的倾听能力。

小M存在智力低下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生理缺陷,倾听的持久力很难保持。笔者在课堂中利用道具改变音频音量吸引小M的注意,提高他的倾听能力。比如,在做try的听音前,利用按铃“嘀”引导他倾听音频;在同学表演前,利用有节奏的拍手声引导他倾听表演;在小组合作时,利用倒计时提示器引导他倾听同伴发言。

小M在课堂学习中容易走神,针对整班使用的按铃、拍手和提示器等道具的作用还是有局限性,对小M需要一对一提醒。首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小M的学习情况,常常走到他身旁,轻敲他的课桌,拍拍他的手臂等,提醒他有效倾听。其次,笔者要求他的助学同伴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关注他的倾听效果,利用拉拉他的衣服、小声提醒和对他进行打星评价的方式来约束他,延长他的倾听时间,提高他的倾听效度。

(三)抓常规落地,养成规律的课后学习习惯

1.每日常规滴水穿石

学生每日的学习效果虽然很微小,但积流也能成河。对小M来说,每日坚持跟读录音,写英文日记和找同类词是非常有效的复习方法。

2.每周常规陶冶情操

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所以他们对英语动画片特别喜爱。但动画片整部播放时间都得近2小时,且所包含的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全部吸收。所以,笔者选取影片片段让学生欣赏,帮助其理解影片文化内涵,长知识、树品格。同时尝试让学生为影片配音,生动而有趣。

3.每月常规常抓不懈

高年级学生书写较急躁和随意,小M也是如此。笔者在这种现状下开展每月书写比赛,人人参与,打分公布,评选一、二、三等奖。对学生的书写常抓不懈,通过评优评先促进学生写得规范美观。

(四)创新颖拓展,培养主动的课外学习习惯

对于小M来说,课前预学、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学习形式已无法满足他对英语知识的渴求,他对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充满好奇,有了自主探索的美好愿景。

1.创新使用辅助工具——英语词典

(1)体验使用词典的乐趣

学生首次所学的东西往往会影响终身,但马虎了事,后果同样惨重。因此,首次查词典时笔者通过投影展台一步步带着学生完成,步骤清晰、节奏适中。

(2)探索使用词典的方法

笔者让学生观察词典中词汇的呈现方式,学生发现一本词典所收词汇是按照字母表的顺序呈现的。当两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相同时,按照第二个字母出现的先后来排,以此类推。笔者还指导学生使用词典中的引导词,帮助他们快速定位所查找的词。

(3)加快使用词典的速度

笔者让学生通过PK竞赛的形式查找,训练学生快速搜索的能力。学生需熟练运用字母表顺序,预估这些词在词典中的位置,调整页数直到找到这些词。在小M刚开始使用词典时,这样的活动能让他不断熟练查询技巧,不断提高速度。

2.创新使用辅助工具——网络小游戏

上网没节制地玩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也会危害学生的健康。但英语小游戏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帮助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所以,笔者挑选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游戏,供小M和其他有需要的学生使用。如常见的记忆单词的小游戏、给字母排序等[3]。

3.创新使用辅助工具——学习APP

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手机功能配置的革新,让手机衍生服务日新月异。笔者鼓励学生抓住这个便利的学习工具,为自己所用,为学习服务。笔者推荐学习APP及正确使用的APP的方法,经常更替和及时补充淘汰,为学生筑起一道保护墙,让学生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安全、纯净。

三、培养效果与评价

从实践过程和结果来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全方位干预小M的英语学习,较好地提高了小M的英语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干预中,还可以让小M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他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他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使之以后的学习道路更加平坦和高效。总之,任何一个人的成功秘诀都不在于一时的冲动,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在于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

猜你喜欢
预学随班助学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8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59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英语教师(2015年11期)2015-01-29 15:29:50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