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 昕,呼达古拉,马宝全
(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英国传统教育久负盛名,在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方面,尤以注重交融性为主要特征。其交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英国的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非常注意拥有不同职业或特长的学习者的互相交融。许多国家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的教师为本校教师或是校外聘请,在英国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中,存在着另一种学习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可以申请讲授课程,所讲授的科目包括汽车维修、护理和急救、蛋糕烘焙、针线手艺、桥牌、投资论坛、婴幼护理、以及各种语言课程等。设计好的学习题目在学期初期进行发布,根据学习者的报名人数决定开课与否。开课后分成学习小组,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例会,讨论新的学习和活动内容。[1]源源不断地挖掘出一些新颖优质的教学资源,是非学历教育内容的极大补充,既节省了地方的一部分教育经费,也增加了学员之间的深度交流和友谊。
第二,英国的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非常注重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互相交融。以老年教育为例,非常注重老年学习者本身经验的传递和发挥。比如一些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中,经常可以看到老年学习者、青年学习者、儿童共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景,这类交融性课程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年轻学习者能够学到正规课程未涵盖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通过非正式的活动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年轻人的学习态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老年人在传授技能和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年轻人,增加了老少两代人之间的接触和融合。许多年轻学习者继而自然而然体会和更加珍惜老年人为他们所付出的心血,使老年人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得到了回馈,帮助他们重新肯定了自身的价值和社会贡献,增强了自信,提高了人性的尊严。
美国的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市场已悄然发生变化。一种通过创造性设计带给学习者与众不同的体验型非学历教育显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此类创造性的设计不仅来源于学校,更多的是来自校外企业或公司。比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书人书店就是根据一些卓越书籍的故事线,相继设计出一系列体验型的休闲文化教育形式。教育活动设计者将书籍中经典的章节设计成现实的活动。参加活动前,所有参与人需要填写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给不同兴趣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以书籍《波西·杰克逊》为例,学生们自己挑选希腊语名字,与其他队竞争获得战斗胜利。这加深了学习者的文学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认知水平,此类教育活动受到参与者的欢迎,后来逐渐发展到聘请专业的化妆师和道具师,为该类教育参与者提供更为真实、沉浸感十足的体验。
教育本地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教育适应本地需求。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本地化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地方文化,通过开发乡土文化,陶冶学习者的爱国情操。像日本就十分重视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本地化的乡土教育资源,即以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发展为内容进行教学,[2]具体的形式有当地短途旅行、参观博物馆、讲解当地风俗习惯和地产等。
德国非常重视和热爱体育。二战后,西德奥委会和体育联合会共同实施推动了建造体育设施的“黄金计划”,意为民众的健康如同黄金一般,该项计划得到了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有力支持。两德统一后,德国在东德实施了“东部黄金计划”,改建东德原有的体育馆和体育设施,促进东部体育转型。现在德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大众体育活动开展得最好的国家。根据德国奥委会的有关数据,政府对于俱乐部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德国登记在册的体育俱乐部截至2020年年初已经超过了9万家,约有2764万人是德国体育俱乐部成员,这意味着每三个德国公民中就有一个体育俱乐部的成员。[3]体育政策保障休闲体育是德国人休闲的主选方式,他们认为体育有减少国家和个人的医疗开支、促进群体文化交融、增强规则与团队意识等多种功能。以俱乐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休闲文化教育与学校的非学历性的休闲文化教育在这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俱乐部如此发达,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在学校选择适当的非学历体育休闲文化教育?这是因为学校体育休闲文化教育面向所有人,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大众性。举例来说,如果没有接触过学校专业教育的人群,在健身房倾向于选择哑铃弯举,组合器械,跑步机和单车机,但是接触过学校专业教育的人群,因为受过解剖和训练理论的系统学习,其认识更到位,动作更为标准,往往选择拉伸与引体向上等运动。学校的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完成了优质体育休闲文化教育普及的任务。在德国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求在获得体育学院的学士和硕士毕业证外,还必须修数学、语言、物理或化学等学位。获得双学位后,教师要在中小学见习两年并考核,考核合格后再获得由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师资格证书”。[4]优秀毕业生可以从事体育教育,以保证学校的体育非休闲文化教育的质量,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不能从事学校内的体育教育,只能在其他单位如体育俱乐部寻找工作。
学校和俱乐部也非常乐意协作,来共同完成提高全民健康的目标。因为学校的体育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越扎实,俱乐部能吸收到的高级竞技人才的比例就越高,俱乐部高级竞技人才的比例越高,在学校选择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的学生来讲,其正面的感染和影响作用就越强。这样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教育质量方面,俱乐部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本文采用教育比较研究法,对国外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的大学和机构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认为国外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发展对我国开放大学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发展趋势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研究的一步步推进,日本对于休闲问题的认知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深,从以劳动后的身心恢复为目的的认识逐渐转变为生存意义层面的“自我实现”的认识。英国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不管是打破专业局限,让不同专业的学习者根据兴趣来组织教学,还是打破年龄限制,让不同年龄的学习者根据兴趣来组织教学,看似跨界的创新思路下隐藏的是对生命“自我实现”的渴求,为迎合这种渴求,各类融合教育应运产生。受国外非学历教育发展趋势的这一启发,开放大学可以引导成人学习者中的一些精英,根据他们的各自特长开设一些实用型课程,观察和总结教学效果。另外,因为现在许多开放大学在承担非学历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着老年大学和社区大学的角色,因此也可以尝试将老年大学的一部分学员、社区大学的一部分学员、非学历教育方面的一些学员集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深度推进教育融合发展。
目前在国内类似美国的体验式教学发展趋势很好。许多私人培训机构已经设立独立的课程研究部,由专门的课程研究部来设计和研发此类高端课程。这类型课程的特点是寓教于乐,而且脱离了书本和视频资源的限制,活跃的课程设计加上实践参与的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提升了学习者学习兴趣,深化了学习者的认知体验,是书本教育的重要补充。体验时代来临之前,就有学生出现了以刷短视频来加深认知替代上课读书的现象,以AR技术为支撑的体验时代真正来临后,传统教育必然受到更大的冲击,破除虚拟类学习过程缺点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实践,深度挖掘和开展体验式教学已势在必行。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包括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三大类,不同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不一而足。开放大学的三级系统从很早以前就以地区和行业进行划分,这样就为深度开展当地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与可能。开放大学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应当学习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深度开展一系列当地文化教育。这样既可以传承地方文化,也帮助学习者在当地特色课程的学习下,自然而然萌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想法。
由于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开放大学承担体育类的普世教育具有先天优势,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由开放大学对非学历教育学习者,例如社区居民、老年学习者进行身心保健和各类体育项目的指导。增加每个人参与体育的机会,让运动参与更加平等化和平民化,促进终身学习、终身锻炼,为提高国民总体素质做出贡献。
根据近年来的《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休闲文化教育的发展势头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而渐趋强劲,但中国人的休闲行为仍以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为主。[5]文明、健康、科学的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国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开放大学作为我国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的实施主体,对此承担的责任重大。受国外非学历休闲文化教育发展的启示,我国开放大学可以从推进教育融合发展、开放体验型教学、开放本地文化教育、拓展体育教学空间四个方向进行更为细致和大胆地深入尝试,尽快地更新理念、思路、路径,促进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新型大学顺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