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云,刘利珍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推动建立“在任何情况下,居民都可以自由地获得学习的机会”的学习型社会,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想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以社区教育为基础。基于此,就内蒙古社区教育现状展开调查,从行政管理的视角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区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始终坚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配合,注重社会组织的参与,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积极稳步地推进社区教育进程。特别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内蒙古城乡社区大学和内蒙古老年开放大学,统筹开发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社区教育资源,构建起社区教育综合性网络平台,不仅调动起全体市民共同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也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社区教育目前的实际状况,通过深入社区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在内蒙古社区教育工作中,政府主管社区教育的建设目标、规划制定、评估标准、宣传推广等内容,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极大地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三:
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
在我国,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很多城市先后都制定颁布了关于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但目前内蒙古还未明确制定颁布关于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区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含糊不清,从而导致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政策执行不到位、后续评估监督缺失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2.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社区教育的保障。关于社区教育的建设资金来源,我国一直倡导“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提倡建立以政府专项拨款为主,多元化资金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资金保障机制,但是内蒙古社区教育目前主要依托单一的政府资金投入,缺乏多元的资金投入渠道,仅仅依靠有限的政府财政投入,来自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资金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教育建设的实际所需。资金投入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加大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更制约了社区教育场所设施的建设、专业队伍的建设、学习资源的建设等。
3.激励与监督机制缺乏
社区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能够使政府在提供社区学习教育服务时,不论在决策环节还是在执行过程中,实现效率、公平、公正的最佳目标。首先,在激励机制方面,一方面,缺乏对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评估激励,从而容易造成消极怠工、人才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缺乏对非政府部门社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内蒙古在社区教育的提供方式上,缺少对民间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鼓励引导。其次,目前内蒙古社区教育,缺乏有效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没有明确制定针对社区教育的财政预算监督制度,外部监督没有针对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监督平台与渠道,从而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资金浪费的隐患。
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得知,目前内蒙古社区教育的专业化队伍建设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缺少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
社区教育十分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素养且熟悉社区各项事务的专业化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内蒙古许多社区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没有接受过关于终身学习以及社区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学习,对社区教育的发展政策以及运作流程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仅容易造成政策理解走偏、政策贯彻打折、政策推广变形,而且也不利于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教育。
2. 缺少专业化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目前内蒙古社区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时,很多时候都是先选定当次社区学习活动的主题,然后再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社区进行讲授,依托内蒙古电大系统成立的社区学院及老年大学中的专兼职教师成为主体力量,但目前能够参与到社区教育的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实际所需,而且这些教师本身有教学工作、行政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分配到社区教育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专业化师资队伍的不足阻碍了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内蒙古社区教育的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第一,社区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对居民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上的要求并没有提前调查了解,导致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合理,课程时间安排与居民工作时间相冲突;第二,社区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过程中未能实施全过程服务,特别是在调研社区居民对学习活动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调整社区教育活动方案等方面有待提高。
社区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社区居民及社区组织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居民认为社区教育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一方面,由于对“社区教育”的了解不全面,从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其中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很多社区举办的活动较为单一,脱离了居民的学习需求,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很多社区内的国企、学校等社会组织,因为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很多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没有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将社区教育归结于政府或者社区的责任,并没有认识到作为社区组织应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的、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保障、控制和监督作用。政府必须加快关于社区教育在建设规划及标准、财政预算制度、监督评估等方面的立法进程,从而能够为明确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权责界限、促进政府与社区的交流合作、加强社区组织之间的互动提供指导,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支持能够优化社区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内蒙古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在坚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根本的前提下,寻求多渠道融资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首先,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社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政府每年要评估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并参照评估结果按照全市常住人口人均元的标准统一划拨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其次,政府可以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等筹集社区教育的建设资金,鼓励社区各界资助社区教育,激发各种社会组织投资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并让投资或者资助社区教育发展的企业享受到降低税收等相关政策的优惠,对于投资社区教育发展的民间组织或者个人,给予表彰,从而激励企业或个人对社区教育的投资,形成一个以政府统筹为主、民间组织与个人协同发展的趋势。
3.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机制
政府应该根据社区教育的现状研究社区教育的激励与监督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不仅要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更需要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政府日常的评比工作中,政府应针对社区教育建立一套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社区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估,评选出示范性社区和先进社区优秀工作者,并对其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监督机制,可以建立以社区教育专家、社会工作者、社科研究学者、教育名家等为主体的专家顾问团,定期召幵专家顾问团会议,不仅能提供指导和帮助,而且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社区应建立健全关于社区教育在政务、事务、财务等方面的公开公示制度,以网络、揭示板、触摸屏、居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公示于众,为社区居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提供平台与渠道。
专业化队伍主要包括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三个方面。
1. 政府应加强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建档、培训、表彰奖励等有效形式,切实加强人员保障。政府应建立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管理机制,即实现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公开招聘、任用、晋升以及考核评估的常态化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展开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专项培训活动,强化工作业绩考核,不断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业务能力以及服务意识,打造一流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2.加强社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社区大学及老年大学应该按照教育部要求严格执行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岗位规范,制定教师考核标准和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建立专职教师的职务评审机制,加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实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正规化管理。
3. 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服务
以兼职教师为代表的志愿者的存在,能够为社区教育的课程在内容丰富性、时间灵活性上提供支持服务。因此应鼓励社区内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在校大学生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壮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一方面,可以探索依托社区教育学院建立社工组织来承担社区教育的相关工作,并由政府提供购买服务;另一方面,建立“终身教育名师团”,作为常设性社区教育讲师团,由多个不同区域、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专业能手、社会名家组成,各个社区可以通过“约课”的形式将“终身教育名师团”的专家请到社区为居民授课。
1.在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一方面,社区教育委员会要与政府中的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可以及时全面深刻地解读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社区教育需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这就需要社区教育委员会大力宣传社区教育的意义,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效果,使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产生认同感,并参与其中。
2. 优化社区教育服务机制
完善的社区教育服务机制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服务。积极倡导社区教育服务在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坚持走访调查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的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居民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改进社区教育活动,定期公开社区教育的相关事项,形成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社区教育服务模式。
1.政府需要积极引导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教育中
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学校资源,大力培育民间社区组织资源,充分开发社会资源。首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鼓励各类学校为其所在的社区提供学习活动所需的场地、设施、图书资料等,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在教育资源上的开放共享;其次,大力培育民间社团组织资源,如社区文艺活动队、社区摄影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使居民就近参与社区各项学习活动,因此对社区中的民间社团组织要进行培育、发展和强化,积极引导参与社区教育并发挥其独特作用,加强各团体的交流合作,实现社团组织资源的聚集共享;最后,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引导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教育建设,特别是要对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
2.政府要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教育中
第一,加大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与引导。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视提高居民终身学习观念的认知水平,为构建现代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基础,利用社区内各种学习活动提升自己,努力打造“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氛围,创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环境。
第二,努力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社区学习活动开展前,要充分了解居民的学习需求,可以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居民小组会等方式来了解居民对学习内容和时间的需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保健养生类、投资理财类、生活常识类、职业培训类等方面的学习需求较为强烈;社区学习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改进。另外,社区应定期组织关于社区教育的问卷调查,以此了解社区居民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方面的需求,以制定符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计划。
目前,内蒙古社区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不够成熟,可以从完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提高参与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及特点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