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露元,王 丹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生态问题、民生问题都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各国政府发展的重要理想追求。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依然承受着生态问题以及其带来的民生问题。因此,解决生态问题、回应民生诉求,成为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价值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注生态与民生问题,将生态理念意识与价值观念融入民生思想,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民生观。这一观点生成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深刻,是生态理念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创新突破;更是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推动生态民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思想指南。
生态民生思想是将生态理念与价值融入民生思想,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民生建设的思想观点。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以“环境就是民生”为核心观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导向,遵循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的价值取向,是逻辑严密、科学合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以“环境就是民生”为核心观点,强调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的重要价值,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谓“环境就是民生”,就是指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生活物质条件逐渐提高,民生的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人民群众对生存的需要,而是逐渐演变为对生活,尤其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居住环境是否良好舒适,生态环境是否优良美丽都成为了判定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维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后发国家”变成了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一个面临经济崩溃的“欠发达国家”变成了“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民族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1]但是,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发展的急迫性所导致的“粗放型”的经济模式,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造成了海洋、空气、土地等各方面的污染,我国尚还没有完全克服“生态短板”,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啃硬骨头、攻桥头堡”的重要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生态领域建设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生建设在生态领域的短板不可忽视。同时,随着物质民生领域的建设发展,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提高,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越发紧密,将生态理念融入民生思想,建设生态民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科学论断,突破了物质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需要论和价值观的局限,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发展生态理念意识和价值观念,形成新时代生态民生观。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推动经济领域与生态领域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从本质上说,我国经济领域的建设与生态领域的建设目的一致,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同样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将保护绿水青山与建设金山银山相结合,才能真正使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三感”。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突破了侧重于单纯环境保护的传统生态理念价值的局限,将经济发展的思想引入生态理念意识中,是对传统经济理论和生态思想的双重创新;同时它也是对经济生态共赢、环保发展兼具的绿色新发展模式的探索,是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科学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呼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实现人民群众的希望。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民生观的延续和发展,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坚持把建设发展以“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为价值取向的生态环境,作为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重要目标。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强调,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单纯良好的但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没有帮助的生态环境不完全等于生态民生,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问题的生态建设,才是生态民生建设的本质意义。
在当下生态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化解我国乃至世界复杂多变的生态危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国共产党把推动我国生态民生发展视作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经之路。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新时代深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群众观同我国新阶段的国情结合,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民生文化的精髓,批判借鉴西方生态民生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地使用“生态民生”此类的概念,但他们在许多经典著作中对生态民生问题的产生以及造成的影响都进行了阐述。首先,关于生态民生问题的产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最基本的追求是物质民生,首要解决的是自身吃、穿、住、行的需求,而且由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人类与自然之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生产力飞跃,加之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们以剥削工人剩余价值、最大程度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生产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恶化,从而危及了工人的居住环境,也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马克思将生理学中“新陈代谢”的概念引入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破坏,以及其导致的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这一理论启示我们,人类活动如果导致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受到威胁,那么人类自身也注定无法生存。[2]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类根本追求的价值目标入手研究生态民生的必要性,人类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基础的寻求就是先满足自身“活下去”的需要,而后才能去认识必然、利用必然改造客观自然,满足自身需要。而要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以良好的环境为基础。以19世纪的“八大公害事件”为例,仅仅伦敦烟雾事件一次,就前后导致了过万人死亡,生活因此受到影响的人不计其数。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重要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篇文章中都描述了当时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底层工人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自然环境污染的问题。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水、空气等环境的污染,使得人们尤其是底层无产阶级工人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也就是说连吃喝住穿这种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了;而土地等自然资源大量的被掠夺,更使得无产阶级的生活进一步恶化,对自然的破坏最终还是报复在了人类的生活上。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将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作为理论原点,重视自然与人的联系,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评价人民生活质量,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形成新时代生态民生观,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民生的建设路径。
“中华民族历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生态文化。”[4]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们已经意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并试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首先,先秦时期《山海经》“海内经”一篇中已经有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认为“堵不如疏”,认为要按照自然客观规律来治理水患;此外,它也指出了只有治理好了水患,解决了环境问题,才能使人民能够米仓充足、安居乐业。《山海经》的记载虽然具有一定的神话因素,但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早在秦汉西周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重视生态环境并将之同人民的生活水平联系起来的思想。其次,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中对于农业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表述。孔子提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5]孟子教育提倡“不违农时,谷物都是不可胜时也;数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6]孔孟的这些思想几乎都是提倡要保护环境、按自然规律办事,在当时的农耕社会背景下,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道家思想中庄子、老子则提出“自然无为”、“道法自然”,认为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来运转,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它,以至于打破自然与人之间形成的平衡。佛家主张“众生平等”,其中“众生”不仅仅包括人,也包括自然界以及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这种朴素的平等观同样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再次,隋唐宋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生态民生思想在诸多农书中进一步体现出来。以明代《天工开物》为例,其中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力要与天工(自然)相协调,才能实现“开物”,从自然界中获取自己的生活所需,达到人与自然的双向发展。
这些思想论述了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渴望,分析了人民生活质量与自然环境保护的联系,体现了早期中国人民,尤其是一些思想家们对生态民生思想的朴素论述。虽然碍于时代历史的限制,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没有出现过“生态”、“民生”此类的用词,但蕴含在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办事等思想,为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思想源泉。
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7]而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与生态民生息息相关,针对于每个时代不同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提出过各有侧重的生态民生思想。首先,我国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当时我国因长期战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问题以及人民温饱问题,提出了以绿化造林、水利建设、废弃物利用等为代表的思想。虽然这一时期还没有明确的生态民生思想,但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思想聚焦于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此后,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强调要在重视经济的同时统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只追求产量与产值的增长。[8]同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水土保持”上升到基本国策的位置,以环境保护为专题的会议开始召开,《环境保护法》完成制定并投入使用;这一系列政策证明,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体系也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从制度化的角度推动了生态民生思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指出:“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有效保护主义生态系统环境, 不仅无法实现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不断发展, 人民服务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 呼吸上清洁的空气, 吃上放心的食物, 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管理问题。”[9]这一时期,生态理念意识和价值观念与民生思想开始融合,建设“环境友好型”[10]社会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传承和发展了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思想,结合新时代新阶段的国情,即体现了党积极面对生态民生问题,回应民生诉求的坚持,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幸福为执政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打破文化交流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吸收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文明在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11]正如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大会上所说的,我国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也应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合理地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虽然近些年西方一些环保运动开始逐渐沦为政治的“秀场”,失去了原有的环境保护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许多国家在环保的实践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也有一些值得我国生态民生思想建设合理进行借鉴。比如说,许多国家比较完备的生态领域的法律法规,从制度的角度去促进国家环保的发展,以及将生态环保教育普及到各个年龄层次、不同人群中,从意识上提高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从而推进生态领域建设。除了实践方面外,西方生态理论领域的建树也有值得我国生态民生思想借鉴学习的内容。以福斯特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当前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否认并批判早年绿色思潮中“深绿”、“浅绿”的思想,认为只有从本质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制度,推翻资本逻辑,才能有效解决当前世界的生态危机。他们认为要积极推进生态斗争,推动工人解放运动和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同步进行,构造一个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社会学家,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生态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对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等方面的相关论点,对我国生态民生问题的研究颇有意义。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下,合理的借鉴国外生态民生领域相应的经验,是兼具包容性与中国化特点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严谨的理论生成逻辑,更具有现实的生成基础。从现实的生成逻辑上看,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价值的渴求,是呼应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诉求,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目标追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做出的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论断,它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史观,是新时代我国各领域思想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指导。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在发展价值上始终坚持“人民”这个中心。首先,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坚持发展目的是为了人民。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把生态理念意识和价值观念融入民生思想,是实现生态公平、维护人民群众在生态领域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指南。其次,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坚持发展主体就是人民,落实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进行综合性、大局化的指导,更要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责任感,把生态民生观的观点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再次,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坚持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时代要切实树立并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将生态环境、生态服务、生态产品视为最普惠、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共享理念在生态领域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生态建设成果全民共享、人人共享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让人民群众听到回音、看出成效。最后,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坚持发展效果由人民检验,人民群众才是生态民生发展成效的评价者,要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积极回应人民大众的诉求,通过“回音壁”等方式及时调整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发展的方向,避免走错路、进岔路,保障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就已经被列为我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之一。但是,对比起其他“四位”,传统生态文明理念价值更多侧重于单纯的环境保护领域,却往往忽略了它与其他“四位”建设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则突破了这一局限,将生态理念融入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建设思想体系中,呼应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诉求。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15年前,习近平提出“两山论”的浙江省余村,这些年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逐渐向“生态经济”转型,2019年经济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均达到了较高水平。2020年3月,习近平再一次回到15年前曾去过的地方,并根据余村近年的发展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再次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发展的有力关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政治的重大问题。对生态文明领域问题的解决方式体现着党的治理能力,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很大的政治问题。随着人民观念的改变,环保类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稍微忽视都很可能酿成一场大的风暴,成为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如何处理好环境问题成为了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为了处理好这一问题,要坚决履行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从生态角度有力的保障人民的美好生活。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生态文化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文化建设中,能够推动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树立整体性思维,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重视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更是为了通过重塑业已失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在新时代掀起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12]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我国的生态短板依然存在,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建设缺乏生态维度的考量,不平衡、不充分的生态民生发展仍然是制约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重大问题。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将生态理念意识和价值观念融入民生思想,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在生态维度下的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追求的重要思想指南。
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就必须推动从系统化的视角推进生态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民生思想的系统化视角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将生态环境内部视为一个系统,把山、水、林、田、湖、草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把单个生态元素放入整个生态系统中进行综合性的防护和治理。例如渤海的综合治理除了海域的综合治理,还包括海岸线以及陆域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修复工作;另一方面是将生态民生建设视为我国发展的一部分,将社会各领域建设与生态民生建设看做同一个系统,真正把生态民生观作为进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建设时的重要指导和要求。此外,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还要从多角度出发实现生态民生,可以从政府、制度、民众三个方面入手,既要强化政府生态职能,又要积极普及生态环保意识,使得生态民生的思想切实落实到各种活动中,让人民真正接受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同时,还要完善与改革生态民生制度体系,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保障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建设,开启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目标的征程。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将生态理念与价值融入民生思想,突破了传统生态价值观念和物质民生思想的创新性思想,更是具有丰富内涵、严谨的理论生成逻辑以及现实生成基础的科学性思想。当前,我国生态民生建设正处于“啃硬骨头、攻桥头堡”的重要阶段,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目标的征程上,生态危机频发,而且生态危机类型不断变化、影响程度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质量成为判断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维度,良好的生态产品在民生领域中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基于这种情况,要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继承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目标和追求,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推动民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从制度、政策、历史等各领域分析探究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民生建设的需要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