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2021-12-30 20:45李红燕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提升核心素养

李红燕

【摘要】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创造实践性作业,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新课改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打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作业内容,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呢?本文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先分析小学语文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通过实施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性作业;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112—0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作业暴露出很多弊端,作业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构思,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简单的,无法真正发挥小学生的能力。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作业必须要创新和变革,积极开展实践性作业,使小学生充满学习的激情。作业内容体现出情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进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通常都是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了,根本不去深度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就会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形式,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技能。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作業形式单一枯燥。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抱怨小学生作业完成的很差,正确率低,字迹潦草,甚至还有很多小学生根本完不成作业。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作业形式单调枯燥,作业内容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让小学生抄抄写写,致使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只是机械的照抄,根本不用动脑筋,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此外,教师经常用一套作业面对全班学生,忽视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适不适合,小学生都得去做,这就使得优等生难以提高,学困生难以消化,违背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

2.作业目标模糊不清。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布置作业的目标认识不清,单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这就使得作业成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生失去了做作业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做作业的目的认识不足,不知道做作业是为了什么,导致小学生作业完成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小学生,都必须要认清作业目标,合理地对待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推动语文教与学的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1]。

3.作业评价片面教条。作业评价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存在片面、教条的现象,只检查小学生作业是否完成,批改时只写上一个“阅”字,或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级,缺乏对小学生的细致评价和激励,小学生从教师的批改中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不到指导、促进作用。还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拘泥于标准答案,只要小学生的作业和标准答案有所出入,教师就予以否认,忽视了对小学生作业中创新点的评价和鼓励,抹杀了小学生的创造性,限制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运用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自主性作业。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因而,在运用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自主性作业,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自我。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学习环境和思维能力的不同,对于相同的知识点,有些小学生过目不忘,而有些小学生则需要反复的读、写、看才能记住,为了顾全所有学生,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选作业的量,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小学生,这样小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就会更足[2]。在作业形式上,语文教师则要设计多样化和开放式的作业,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主选择,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各尽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2.储备性作业。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前作业布置得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要求,使得很多小学生不知道课前预习应该做什么,课前预习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布置储备性作业,鼓励小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报刊、书籍等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是文章写作的背景,也可以是作者的生平资料,还可以是文章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以此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储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趣味性作业。新时期,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也要进行改革,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把小学生从“写”作业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把作业当成一种乐趣,充分发挥作业对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为小学生布置课外趣味阅读作业,推荐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借助大量的阅读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有效衔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3]。同时,还可以为小学生布置绘画作业,鼓励小学生把所学到的课文知识用笔画出来,对于故事情节比较强的课文内容,指导小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将课文中的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以此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得小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4.探究性作业。有效的语文学习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提高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小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帮助小学生验证书本上的语文知识,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师还要设计自主探究作业,让小学生在课后通过图书、报纸、杂志等主动地去收集资料,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培养小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进而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此外,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好学科间知识的融合,结合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探究活动,帮助小学生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来设计探究性作业,引导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5.体验性作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为了让小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一些体验性作业,鼓励小学生走出教室、走到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首先,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体验作业,让小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记录和调查研究,深化对课本内容的认知,鼓励小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动植物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参观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参观结束后要书写心得体会,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劳动作业,引导小学生参与到家庭和社会劳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使小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的道理,进而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为小学生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比如让小学生和家长一起在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包汤圆、春节包饺子等,感受传统节日风俗,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使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小学实践性作业的开展备受关注,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形成协作精神。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把学生从传统的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实践性作业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深深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学习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根据学情的变化不断更新实践性作业内容,做到兼具时代性和操作性,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梅全.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探索[J].祖国,2017(03).

[2]徐梦华.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与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1(07).

[3]夏若岚.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J].语文课内外,2019(10).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提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