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前
摘要:如果把我国经济体系看作一座大厦,那么建筑行业就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承重梁,只有保证承重梁的质量,才能使大厦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现阶段,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白热化,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就必须做好对内部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结合当今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改进和优化管理方法,最大化提高管理的综合成效,从而使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开拓。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工程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的不断变化,建筑企业只有不断革新其工程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在未来市场立足。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不少施工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办法,不仅导致施工效率、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还会限制建筑企业今后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诸多环节,唯有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革新,才能有效提高整体工程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性,提出我国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的现状
1.1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工程管理质量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影响巨大,导致管理模式改革进度缓慢。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工程建设结果,对于过程管理重视不够。而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难以根据施工结果来评价工程质量,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失控。而且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相应的监督与评价,通过监督来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管理评价来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而当前的管理机制中,这些环节并不完善。
1.2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存在疏漏
工程中许多环节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施工、原材料采购、人员配备等。当前,我国大多数工地的管理模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工程管理存在较多的漏洞,进而使得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漏洞。例如,很多工地中,原材料采购的流程以及记录都不够规范,这使得一些心怀不轨的采购人员在进行原材料购买时会借机谋取私利,通过购买劣质材料、向商家索要回扣等方式取得非法利益。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突入施工后,对建筑质量影响巨大,甚至可能造成极为恶劣的建筑安全事故。
1.3缺乏相应技术支持
施工作业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建筑工程不同,所对应工期的长短也不同,具体施工环节必然有所差异,且施工过程中所投入的设备、材料、技术等也不相同,因此,建筑企业需对施工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当前,建筑企业管理手段普遍缺乏创新,很多环节均存在重复作业问题,这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尤为不利。
1.4人员管理方面
建筑工程管理任务能否得到高质量落实,主要是由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的。当代大部分建筑工作的施工规模都比较大,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十分严格,除了要做好人才选拔环节的把关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把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目前的管理现状来看,人员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因为如此,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质量隐患,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由此可见,重视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管理的综合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
2.1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时候,必定需要相关制度的指导和约束,所以必须将管理制度的创新放在首位,确保各项管理任务都能得到有效落实。首先,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体系加以创新,积极适应当今建筑市场的变化趋势,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备全覆盖性、高效性。同时,还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对工程管理体系的创新不能只是集中于整体管理方案的编制上,同时还要表现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上,对内部责任机制加以调整和完善,明确划分各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独立法人的地位,进而强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
2.2管理方法创新
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有助于建筑企业更好地应用创新模式,建筑企业需结合实际内容,合理选择管理方法。第一,创新技术管理方法。建筑施工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要求施工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此需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不仅要加强每一位员工的培训,进行严格考核,还需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技术监督体系,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第二,成本管理方法。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属于核心内容,会对其他工作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尤为关键。传统成本管理中,未能将其他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在新形势背景下,做好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对接是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有助于增强信息流通,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2.3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
工程质量监督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督工作到合格与否与建筑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很多工程中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导致建筑在落成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保证该体系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确切的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对各方面的监督落实到每个负责人头上,确保出线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对此负责的人员。在发现不符合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的作业后,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苛的问责,仔细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确保不会再出现相同的错误。同时,建设单位也可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对监管得力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奖励,对监管十足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处罚,保证整个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时刻绷紧心中的弦,对工作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2.4培养创新人才
管理人才的匮乏是我国工程管理面临的现状之一,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切入点,同时也是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人才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所以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需要企业与培训机构进行长远的战略合作,通过供需关系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预测,培养出具备实用价值的创新人才,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结语
由于人们日渐增长的住房需求,建筑行业今年在我国非常受关注。工程管理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建设单位应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对管理模式的优化,以保证管理质量能够跟上项目需求,确保管理中不会出现安全漏洞、质量监管漏洞等,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美权.浅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J].江西建材,2016(15):93,96.
[2]初命姣.工程施工管理中加強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15):265,268.
[3]黄成俊.房屋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监理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37.
[4]张风琴.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9):336.
[5]黄伟忠.探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59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