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洲
【摘要】从创办第一所蒙养院开始,到如今提前达到国家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要求,甘肃省学前教育攻克了层层难关,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甘肃学前教育发展之路。文章以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历史节点,从幼儿园数量、在园幼儿数量、毛入园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与资源配置、政策资金支持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梳理了百年来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历史性、跨越式有质量的发展成就。
【关键词】学前教育;甘肃省;百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5—0016—09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从创办第一所蒙养院到如今,甘肃省学前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并向更加普及、普惠和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史脉络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显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路径。既有成绩和实效,也有经验和教训。回溯与探究发展轨迹和历程,客观反映并呈现基本历史脉络和成果,能为以后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走向提供经验支持。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1921年—1949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推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幼稚园数量下降,但甘肃省幼稚园数量在缓慢增加,这与地处西北腹地、抗战大后方的甘肃省地理环境和抗战需求有关。但整体上,这一时期的幼稚园规模普遍较小、托收能力有限。
1921年,甘肃省首个学前教育机构——甘肃省立兰州女子师范学校附设蒙养院创建。1923年,该蒙养院在园幼儿30余名,1928年更名为幼稚园。自此,全省幼稚园发展到2所,在园幼儿共62人。1934年,全省幼稚园增加到19所,在园幼儿522人、教职工23人。其中,公立园13所、在园幼儿393人,私立园6所、在园幼儿129人(见表1)。
1943年,全省幼稚园发展到23所,且以公立、社会团体和进步人士创办为主,在园幼儿922人、教职工仍为23人。到了1949年,全省有幼稚园45所(其中,独立設置4所,分别是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设保育室、兰州美龄托儿所、西北公路局幼稚园和银行幼稚园),在园幼儿4560人、教职工70人(见表2)。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级党委及苏维埃相继制定有关幼儿工作方针和政策,指导并实施幼儿保教工作。1934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颁布《托儿所组织条例》,对托儿所开设目的、托收对象、房屋用具、卫生健康、作息时间和工作人员等作出规定。当年,瑞金、兴国两苏区开办托儿所达249所。“劳动妇女真热心,拿起锄头去春耕。儿女送给托儿所,集中力量为了革命战争。托儿所,革命的家庭。在这里,创造着新生的人类。在这里,养育着将来的主人。从集体的生活中锻炼红色的童婴,为了新的文化新的世界而斗争!”这首传颂于苏区的歌谣中所提托儿所(瑞金),就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关怀和具体指示下创办的,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怀下一代的真实事例。
在老解放区,托儿所、保育院工作的重点是保育幼儿,使其父母能够参加抗战和生产劳动,保育好革命烈士后代,培养革命接班人。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将实行儿童保育列为中心工作,同年颁发《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次年,颁布的《关于二届边区参议会有关保育儿童问题之各项规定》,对保育院和托儿所的管理体制、创办条件和保育人员训练及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当时的洛杉矶托儿所(中央托儿所)、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等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在,一些与延安保育院(包括陕甘宁边区第一、第二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等)有渊源的幼儿园仍然沿用“保育院”名称,如“甘肃省保育院”。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1949年—2012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中国历史新篇章。甘肃省教育事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整顿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1949年8月,延安保育院一部分(包括幼儿30余人)随西北野战军来到兰州,安置在原省政府西花园的兰州美龄托儿所。同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在接管、改造和整顿美龄托儿所的基础上,组建了兰州市干部子女保育院(现甘肃省保育院)。幼稚园的接管改造工作和幼儿教育建设工作也由此全面展开。由此可见,甘肃省的幼儿园自新中国成立起就传承了红色基因。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放”的基本方针。教育部要求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敞开大门,继承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和精神,学习前苏联幼儿教育经验。既要有计划地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打好基础,还要准备迎接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承担文教建设高潮中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新任务。1951年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幼儿园收三足岁至七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并要求有条件的城市首先创办,然后逐步推广。遵此决定,全省幼稚园在同年底均更名为幼儿园。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明确指出,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发育;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的任务。同时,提出“六科保教”目标及要求、教学大纲、教学要点和设备要求。1953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幼儿园“也要从实际出发,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教育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同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采取多样性的办学形式,强调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在贯彻上述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甘肃省印发《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工作的联合通知》,一方面对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领导与管理作出指示,另一方面要求结合需要与可能条件积极兴办托儿所和幼儿园。同时,出台幼儿园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规定,并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并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此外,要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行署所在地办好一所示范性幼儿园。到了1956年,全省共有幼儿园73所(其中独立设置50所),在园幼儿5902人、教职工787人。1958年,幼儿园达到29240所,在园幼儿678779人、教职工54639人。1961年,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直到60年代中期,全省学前教育事业在恢复整顿、冒进普及、巩固提高的曲折历程中得到恢复性发展。到了1965年,全省有幼儿园140所,在园幼儿16839人、教职工1804人。1978年,全省幼儿园发展到313所,在园幼儿33132人、教职工3372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先后在全国科学、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事业绝不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79年,全国托幼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此后,以《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代表的幼儿教育规范文件和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以宪法形式确定了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心及其在学制中的地位。同时,召开全国幼儿教育工作会议,明确领导管理职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同全国一样,甘肃省学前教育工作步伐明显加快。不仅召开全省托幼工作会议,成立由副省长牵头的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还先后印发《甘肃省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关于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幼儿园分类评估标准》《学前班办班标准》等。同时,开展幼儿园园长、教师岗位培训工作。这一阶段,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占比逐年提高。其中,1987年仅占1.24%,到2000年提高到2.17%。到1991年,全省有幼儿园554所(其中民办园9所)、学前班4979个;在园(班)幼儿267388人(其中学前班174360人)、教职工9887人(其中专任教师6066人)。到2000年底,全省幼儿园发展到2249所、学前班7737个、在园(班)幼儿427960人(其中学前班249891人)、教职工1489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2)人。整体上看,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见表3)。
2000年前后,受“学期教育社会化”和“市场化”影响,全省企事业和中央驻甘单位办园体制发生变化,幼儿园同时出现“公退民进”现象。仅2001年全省幼儿园较上年减少257所,此后逐年都在2400所上下浮动。直到2011年,有幼儿园2457所,其中城市588所、县镇682所、农村1187所(其中公办园1161所、民办园1296所);在园幼儿432181人,其中城市136316人、县镇160166人、农村135699人;教职工22374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00年的31.6%提高到2011年的42%。省级示范性和一类幼儿园分别为25所、147所。数据同时表明,全省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但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民办园和农村学前班发展迅猛。民办园、学前班是这一时期满足入园需求、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
虽然全省学前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等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別大,农村、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教师严重短缺、专业化水平偏低,补充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不完善;民办园数量多、规模小、条件差、待规范;普遍存在重上课、轻游戏,一日保教流程缺失或不规范,专业引导和指导不到位。特别是基础建设上的底子薄、起点低、缺资金,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缺口大、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等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2010年11月,为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2012年—至今)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部署,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投入水平显著提高、成本分担机制普遍建立、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保教质量明显提升。甘肃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实现“幼有所育”,结合全省实际提出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左右,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以上;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适龄学前儿童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1.在国家目标框架下勾画甘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战略部署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12年教育助学工程4件实事实施方案》《改造建设乡镇幼儿园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密集出台。同时,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强化政府责任,着力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路径;坚持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统筹教育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加快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聚力发挥学前教育普惠性、基础性和民生性作用,持续将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综合协调乡村与城市、公办与民办、硬件与软件、规模与质量这四个关系,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使之持续快速和安全优质发展。办园条件显著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管理体制机制日臻完善,保教质量明显提升,普及普惠程度显著提高,“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甘肃省教育厅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突破口,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学前教育最迫切、最关键的困难与问题,制定《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民办园管理暂行办法》《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甘肃省陆续出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保障》《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公办园编制标准》等文件,有力地保障幼儿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学前教育发展。
2.坚持城乡统筹,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大。甘肃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城乡统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农村以深度贫困县为重点,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科学规划、精准布点、按需建设,实施办园条件改善工程,同时利用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重點改善农村、民族地区办园条件,尤其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结合老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及新城区、城镇小区建设和幼儿园建设工程按需配建幼儿园,解决城市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和入园难、大班额的问题。同时,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清查回收和专项整治活动。
到2019年,全省幼儿园建筑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6120591.30平方米和6.56平方米,较2010年的1419191平方米和3.66平方米分别增加了4701400.3平方米和2.9平方米,增幅分别达到331%和79%;占地面积和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13596704.13和14.58平方米,较2010年的3456169平方米平方米和8.92平方米分别增加10140535.13平方米和5.66平方米,增幅分别达293%和64%。其中,户外活动场地面积由2010年的1095302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4653993.74平方米,净增3558691平方米,生均面积由2010年的2.83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4.99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由2015年的1067413.43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1922353.72平方米,净增854940.29平方米,生均面积由2015年的1.52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2.06平方米。
幼儿园图书、数字资源和生均数量呈大幅增加趋势。其中,2019年图书总量较2010增加6441251册,增幅达到417%;生均图书由2010年的3.99册提高到2019年的8.56册;数据库、电子图书、音视频等数字资源扩大显著;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电视机、钢琴、互联网计算机、幼儿餐饮用具、睡眠设施等保教资源,成为幼儿园班级标配。各种游戏和操作材料更是丰富多样,教师根据保教目标和幼儿已有经验,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自制集教具、学具、用具为一体的、富有童趣、形式多样、交往互动的游戏和操作材料,保教资源种类得到极大丰富。
办园条件的改善和保教资源的丰富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以2015年为例,全省实际投入384533万元,其中财政性投入达277649万元,是2010年的4.5倍。从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费投入看,仅2012年就投入942001.7万元。其中,下达幼儿园基本建设费199497.4万元,占全省学校基本建设费的21.18%。这表明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关切,以及基本办园条件改善和资源扩大的重视程度。
3.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教师待遇和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核定编制,多元补充,提升能力,保障权益。2012年以来,全省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队伍呈现既增量又提质的发展势头。到2019年,有专任教师55023人,较2010年净增39549人,增幅达到256%。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分别较2010年净增39518人和5902人,增幅分别达到255%和180%。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均居全国中上水平,其中本科以上、副高以上专任教师占比名列中西部省份前列。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甘肃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足额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配足教职工。通过实施政府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聘、中小学教师转岗、“三区”支教、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顶岗实习支教等途径,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统一招聘、县聘园用的方式补充教师。仅2017年—2020年,全省多形式招聘幼儿园教师16000人。同时完善并落实符合全省实际、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聘标准,多种方式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引导和监督民办园依法配齐配足教职工,并参照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在职称评定、资格认定、学习培训、评优选先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待遇。对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并在职称评聘、生活补助、周转宿舍建设、培训进修、评优选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
甘肃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省、市、县、园四级教师培训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有质量的全员培训全面展开。同时,在“国培”和“省培”计划中,列出农村和民办园园长、教师培训专项。通过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和学前教育规范文件的实践解读与学习、示范性幼儿园跟岗研修等,园长、教师专业素养和保教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为适龄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4.切实规范办园行为,保教质量稳步提高。多措并举,规范办园,示范引领,提升质量。甘肃省教育厅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实施方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奖补与收费办法及质量监管》等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督导监测、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全面加强安全、招生、收费、保教、评级等管理机制,健全保教质量管理和动态监测机制,切实规范办园行为。结合本省实际,甘肃省出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保教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和实验园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宣传月制度、建立学前教育教研巡回指导制度、完善并加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建立全省学前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时,开展原创绘本征集活动等,加大科学保教引导和指导力度。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鼓励省级示范园开展结对帮扶和名园办分园,创建了一批管理有亮点、保教有质量、发展有创新、社会认可度高的品牌幼儿园。鼓励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院系与地方、园所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校地园合作。一方面加强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与交流,另一方面探索合作育人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全省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大,省级示范园覆盖全省各市州,省级一类和市州级示范性园覆盖所有县市区,占比达到幼儿园总数的10%。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事业百年发展成就
(一)学前教育规模扩大,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高
幼儿园数量和毛入园率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及其普及程度,其中毛入园率能够客观反映适龄儿童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是衡量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现学前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求关系的协调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
到2020年(见图1),全省有幼儿园8089所(不含小学附设幼儿班),比2010年增加5682所,增幅达到236%;在园幼儿958300人,比2010年增加570962人,增幅达到147%;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3%,比2010年提高近53个百分点,超过全国85.2%的平均水平。公办幼儿园(以下简称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22%,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下简称民办园)覆盖率达到91.17%,提前达到国家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要求。
2010年至今,全省学前教育资源增量最多、投资份额最大的是乡镇中心及农村幼儿园。其中,资源扩充最快、增幅最大的是行政村公办园,覆盖率由2010年的3.86%提高到2014年的30.78%。2016年,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58个贫困县1500人以上行政村、17个插花县、革命老区、藏区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五个全覆盖”。一期和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达5964所。仅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达18.54亿元,其中下达58个连片贫困县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2.69亿元。到2017年,全省实现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教职工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优质示范园数“五个翻番”,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二)教职工队伍迅速壮大,教师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尤其是与在园幼儿数相匹配的专任教师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專任教师结构和专业化程度不仅是影响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与幼儿健康发展直接相关的核心要素。
到了2020年(见图2),全省有幼儿园教职工77400人,其中专任教师53700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57728人和40032人。较2010年净增268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50457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9195人(2019年);园长、卫生保健人员分别为5585人和1417人(2019年),分别比2010年增加3779人和273人(小规模和乡村幼儿园配备了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幼儿园配备了安保人员。
“幼师国培”计划实施以来,仅“国培”和“省培”项目培训教师和园长达10余万人次(不含市州和县市区培训人数),在岗教师的保教水平及园长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办园条件极大改善,保教资源得以优化和丰富
幼儿园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是保教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物质保证。足够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和优美的环境,意味着幼儿享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空气和开展游戏活动的自由空间。所以,幼儿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生均面积是衡量办园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幼儿园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和户外场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等纳入教育统计数据以来(见图3),全省幼儿园建筑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和生均占地面积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后增幅显著。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此后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均按照幼儿班级生活单元设计建造。分析近年来班级生活单元建筑面积份额发现,在生均建筑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园舍功能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人性化和教育化。既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又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整体上看,园区规划与布局、园舍建筑与空间、保教设施与资源等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绿色环保、美观适用,具有满足幼儿安全和健康发展的条件与功能。
如今,甘肃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精准施治,坚持学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发展方向,以明确责任、扩大资源、制度保障、科学管理、队伍建设、质量提升为抓手,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初步实现从“广覆盖、保基本”到“有质量”的发展,基本构建起完善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惠及百万适龄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党的组织领导下,各级各类幼儿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幼儿园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幼儿园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百年来,甘肃省学前教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开创了学前教育的新局面。甘肃省学前教育取得的光辉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党正确领导的生动写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活例证。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深度贫困县域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130)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