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助力教育良好生态
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短视化、功利化问题,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所作的重要决策部署。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要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就一定能显著减轻,教育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方塘)
不必追求“天价”夏令营
有媒体报道,当前市面上的夏令营种类五花八门,价格动辄数千元至上万元,但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態势。实际上,很多家长是因为教育焦虑而盲目跟风,对于组织方的夸大宣传诱导,缺乏足够的理性判定,花费不菲却收获不理想。夏令营活动多涉及户外、旅行,对组织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保险、应急预案要求很高,但目前很多夏令营是临时拼凑的,专业性、系统性和职业化水平值得怀疑,收费高、食宿条件差、安全措施不到位、宣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非常突出。
因此,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要理性面对、审慎选择,不必盲目追求“天价”夏令营,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征求孩子的意见,并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充分了解夏令营机构及师资资质,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同时应签订规范化合同。
(堂吉伟德)
叫停“污名化”维护学校应有尊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诉求从“有学上”转向了“上好学”,但优质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相对意义上的“薄弱学校”总是存在的。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探索改革措施,颁布相关政策以改进薄弱学校。但改革具有复杂性、滞后性、周期性甚至反复性。在资本的曲意解读和刻意引领之下,个别正在改进路上的“薄弱学校”被冠以“渣校”“坑校”“菜校”之名,并通过网络流传开来。
消除污名学校的现象,不仅是还学校应有的尊严,还是弘扬尊师重教的精神,更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举措。鉴于污名学校现象主要发生在网络上,因此可通过网络语言的教育性审查制度抑制污名话语权的滥用;同时鼓励污名承受者自我表达,建立自主组织,以此来发声,更要提高污名围观者的理性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通过教育科普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普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精神与具体规定,从而构建风清气正的教育话语体系。
(牛楠森)
编辑: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