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羽,王觅,郭心懿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知网近20年188篇CSSCI来源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icomb2.0和SPSS20.0软件,采取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法,通过描绘知识图谱深入探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发展策略、信息化评估、信息化建设、教育均衡发展4个方面。基于此,笔者对未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必将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新范式,而新一轮技术赋能教育将促使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力再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学生将以更强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从容应对终身学习的考量。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6-0112-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19
一、引言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创新的战略选择[1]。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到2035年我国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必由之路[2]。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显著作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信息化有效支撑了近3亿师生开展在线教学,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3]。纵观世界,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美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连续5次制定并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实施一系列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4];韩国先后发布了5份教育信息化规划Master Plan计划,试图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与此同时,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
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6]。唯有不断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方能助推我国信息素养迈上新台阶。然而,自《规划》颁布以来,综观已有文献,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的文献少之又少。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宏观了解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以期为后续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平台,以题名=“基础教育信息化”或题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为检索条件,来源类别限定为CSSCI来源期刊,时间范围限定为2000—2020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93篇,剔除会议通知、会议报告、简讯等无关文献,最终得到样本数188篇,将这188篇文献的题录信息以自定义格式导出,并将文本文件以ANSI格式编码,以便后期运用Bicomb2.0进行词频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词频分析法、相异矩阵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多维尺度分析法。具体研究内容与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Bicomb2.0对样本进行关键词提取、数据清洗、词频统计,进而生成词篇矩阵;其次,利用SPSS20.0进行Ochiai系数相似矩阵转换,通过将“1”与相似矩阵作差的方式,得到相异矩阵;最后,把相异矩阵导入SPSS20.0软件,在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从而探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统计
利用Bicomb2.0软件进行词频统计,经过数据清洗,即剔除“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等无意义关键词并对同义词(如:评判模型、评价模型、评估模型等)进行合并后,得到有效关键词561个。对关键词标准化排序后,根据普赖斯公式确定高频阈值,其中,Nmax表示关键词的频次最高值[7]。通过词频统计可知,本研究的最高频次为49,根据取整原则,确定高频阈值M=5,由此得到本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有27个(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这27个关键词出现词频均≥5次,总呈现频次为233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41.53%。其中,基础教育(49次)、评估模型(14次)、策略(13次)、政策(12次)、信息化應用(11次)的出现频次较高。这表明目前很多研究者围绕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评估模型的构建,研究相关政策并提出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信息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二)Ochiai 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
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不仅体现在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重点[8]。本研究试图构建相异矩阵来直观反映两两关键词之间的差异程度。首先,利用Bicomb2.0软件生成了27×27的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其次,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选取Ochiai系数将其生成共词相似矩阵;最后,通过将“1”与相似矩阵作差的方式,生成相异矩阵。相异矩阵表示关键词之间的相异程度,行列交叉处数值越大,表明两者的相异性越大,相关程度越小,因而关键词距离越远[9];反之,数值越接近0,说明两关键词之间关系越紧密(部分相异矩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对角线处均为0,这表明各关键词与自身关系最为紧密。其中,行列交叉处数值为1的表明两关键词关系最远。与“基础教育”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信息化应用、政策、策略、评估模型和基础教育资源,由此可知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应用关键词的相关程度最大,这可能与当前研究者更加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方向及效果等方面密切相关。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将关联密切的关键词聚在一起,形成类团[10],类团内关键词距离最近,而类团间关键词距离较远。将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导入SPSS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点可以聚合为4个类团。
类团1包括基础教育资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课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农远工程、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等11个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农村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关注点,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与举措,助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类团2包括评估模型、绩效评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信息素养等6个关键词。这一类团主要聚焦于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通过聚类得知,一些研究者通过构建绩效评估模型或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信息化应用是构成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类团3包括策略、发展现状、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4个关键词。对现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是提出应对策略的前提,当前不少研究者聚焦于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类团4包括教育公平、教育技术、均衡发展、城乡差异、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等6个关键词。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技术赋能教育将有效地支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也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动力[11]。教育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能有效缩小城乡差异,推动基础教育向着更加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四、研究热点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是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即关系紧密程度对研究问题进行聚类,以全面反应主要研究角度和热点[12]。将转化后的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20.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标准化方法采用Z分数,分析结果显示,Stress=0.125,RSQ=0.914,即说明拟合效果良好,结合聚类图,描绘出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由图3得知,基础教育信息化热点可分为4大领域。
领域一,可概括为信息化发展策略领域。提出适合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是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稳步前进的关键,而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不同。因此,本领域侧重于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例如,解月光等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发现制约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13];周自波等人通过问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滇西片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从软硬件资源、师资水平等5个方面提出阻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实践路径[14]。
领域二,可概括为信息化评估领域。这一领域旨在构建相应的评估模型或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绩效评估,研究可能解决的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王海等人构建了包括三维框架、四个层级、五种属性在内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EEE模型,以期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绩效评估[15];宣小红等人从育人本位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信息化设施资源、师生信息化素养、应用服务等5个维度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软实力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16]。
领域三,可概括为信息化建设领域。包括对教育信息化政策、相关实践项目、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师能力培训等方面的研究,既包括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又包括对韩国、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例如,吴筱萌等人通过对北京地区6所基础教育学校进行调研,发现3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治理模式并进行深入分析,从学校、政府、社会等层面提出助力学校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建议[17];朱莎等人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中国、美国和新加坡3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进行比较与剖析,寻找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与参考[18]。
领域四,可概括为教育均衡发展领域。本领域主要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均衡發展状况进行探讨。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显著,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例如,白文倩和徐晶晶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近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化资源配置现状,最终得出包括计算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多种信息化资源在内的配置不均衡结论,并基于此结论提出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建议[19]。
五、发展趋势预测
疫情期间推出的线上教学加速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为基础教育变革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将基于国内已有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一)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课堂教学新范式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让教师实现了由在校教学者到在线教学者的角色转变,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后疫情时代,教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必将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新范式。通过在校教师与在线教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最终实现师资协同发展及教学评价等教学流程的优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不同地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力再提升
综观已有文献,当前我国主要通过大范围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参与信息化课题引领和构建相关能力的评估模型等方式,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力的提升,但这种提升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低成效的水平。未来我国的关注点必将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做到分层培训、分类引领和分级评估,充分依托时代背景,打造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力再提升。新一轮技术赋能教育将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新考验,校长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应擅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共同从容应对新挑战。
(三)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学设施的大力投入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全面建设,城乡教育差异逐步缩小,学校教学资源配置日渐齐全,我国教育逐渐向优质均衡的方向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得到转变。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领域飞速发展,为不断迎合时代的步伐,学生必须加强数据素养和科技素养,对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的教,更应学会个性的学,切实提高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砥,李枞枞,周文婷,卢春.我国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研究——基于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5省14个市(区)的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07):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019-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007/t20200715_472891.html, 2020-07.
[4][18]朱莎,张屹,杨浩,吴砥.中、美、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02):34-45.
[5]尉小荣,吴砥,余丽芹,饶景阳.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09):38-4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xxgk_133322.html, 2013-11.
[7]刘奕杉,王玉琳,李明鑫.词频分析法中高频词阈值界定方法适用性的实证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09):42-49.
[8]孙诚,姜泽许.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热点——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共词聚类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11):72-76.
[9]陈瑶,胡旺,王娟.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09):21-26.
[10]王敏,郭文斌.我国近十年情绪调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心理研究,2011(05):56-59.
[11]万昆,任友群.技术赋能: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0(06):98-104.
[12]翁胜斌.CNKI數据源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的现实方法[J].现代情报,2013(04):27-30,38.
[13]解月光,曾水兵,刘向永,李岩.可持续发展观下欠发达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09(02):11-15.
[14]周自波,吴景松,王静.滇西片区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79-86.
[15]王海,解月光,张喜艳,付海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EEE模型的构建与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06):39-44.
[16]宣小红,纪效珲,石邦宏,马世洪.育人本位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52-58.
[17]吴筱萌,魏戈,徐月,李树玲,卢立涛.教育治理视角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08):50-56,71.
[19]白文倩,徐晶晶.义务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10):108-11.
(责任编辑:刘增石)
The Hot Spots and Trends Analysis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Graph
ZHONG Yu, WANG Mi, GUO Xinyi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27,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188 pieces of CSSCI in the past 20 years from CNK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y using the software BICOMB2.0 and SPSS20.0, co-word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e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hot spots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by drawing knowledge graph.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mainly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the future: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ed teaching will surely become a new paradig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new round of technology-empowered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rincipals' informa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learning style of students will inevitably change and they will calmly cop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with stronger digital learning capabilities.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luster analysis; multi-dimensional scal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