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1-12-30 12:49余玲艳,肖龙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劳动教育

余玲艳,肖龙

[摘要]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然而,当前对劳动教育的简单化理解遮蔽了其实践过程中的复杂机制与制约条件,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鉴于劳动教育与生态系统理论的契合,可将中小学劳动教育视为一种开放交互的生态系统,重新审视其实践困境。具體而言,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着参与主体隐退导致的驱动力不足、生态圈层缺失引发的支撑力不够、实践形态异化致使的落脚点不稳等运行困境。因而,需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多层生态圈层共同支撑、多维实践形态动态互动等方面为其注入驱动力,搭建支撑结构,铺设落脚点,以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顺畅运行,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态系统;参与主体隐退;生态圈层;实践体态异化

[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6-0040-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07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申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总体设计,进一步强调了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将劳动教育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分析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困境及其破解思路,以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一、劳动教育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一)静态描述的劳动教育及其局限

《辞海》中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1]。《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2]。通过对辞书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教育的主流理解主要集中在对其目的与结果的静态描述方面。德国学者布列钦卡(Wolfgang Brezinka)在《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中将教育概念的定义类型分为“过程概念”和“产品概念”,很显然,上述定义就属于“产品概念”。但他认为,以“产品”为主导的教育概念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因为“教育一词首先总被认为是一种过程,它虽然也追求目的的达成,但却没有理由将过程与人们想要达到的应然状态混为一谈,也没有理由将过程与可能帮助实现目的的部分条件混为一谈”[3]。所以,当前的主流理解对于彰显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过程”的遮蔽却导致其对劳动教育的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意义。以“产品概念”为主的劳动教育理解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劳动教育实践的线性化认识,使他们误认为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劳动习惯、态度等之间是一种线性达成的关系。这种理解方式容易让人们迷失在劳动教育复杂的内部机制与制约条件中,无法达到定义中所描述的美好目的。所以,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需要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劳动教育,剖析劳动教育的复杂机制和制约条件,让人们真真切切地认识到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应如何开展。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劳动教育的契合

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劳动教育提供了思路,但前提是劳动教育与生态系统理论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具体而言,二者的契合主要体现在教育本身的系统性以及劳动自身的系统性两个方面。首先,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与特征。从微观上看,教育中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处于有机联系的状态;从宏观上看,教育无法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而单独存在。因此,不能将教育视为一种封闭、孤立的存在,而应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中的多重系统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其次,劳动教育所依托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概念,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同时也被这些宏观环境所制约。劳动丰富且复杂的社会属性背后的系统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孤立的个体与封闭的场域内,不能忽视他人以及企业、社区、政府等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基于教育与劳动的系统性,我们应转换对劳动教育的简单化、线性化理解方式,打开劳动教育过程的“黑箱”,关注作为劳动教育主体的学生与影响其劳动行为、态度、价值观的多重环境之间复杂交互所形成的一种整体关联的生态系统,即劳动教育生态系统。

(三)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基于上述分析,劳动教育是一种学生与影响其劳动行为、态度、价值观的多重环境之间交互所形成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一般而言,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发挥功能,关键在于其运行是否健康。同样地,作为生态系统的劳动教育,其实践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生态系统是否能够健康、顺畅地运行。因而,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来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首先需要明晰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笔者从“驱动力”“支撑结构”“落脚点”3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展开分析。首先,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开放的耗散结构,需要持续不断的能量输入才能正常运行。对于劳动教育生态系统而言,这一能量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例如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其次,一个生态系统是否能够顺畅运行,最基本的要求是需具备完善的生态圈层作为支撑结构。若生态圈层缺失,则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坍塌,不仅无法释放其功能,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美国学者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生态系统理论中提出的相互嵌套的同心圆结构,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撑结构可被视为开放且交互的三重系统,具体包括由家长、教师和学生等构成的“微观(教育实践)系统”,由家庭、学校、相关社会组织等交互合作构成的“中观(资源支撑)系统”,以及由外部宏观环境构成的“宏观系统”,三重系统缺一不可。再次,每个生态系统都需要一些微观活动作为其“落脚点”,从而直接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而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落脚点”就是上述“微系统”中由家长、教师和学生等构成的多维形态互动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既有直接体验,也有实践反思的形态;既有学生个体参与,也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形态;既有在家庭内、学校内的形态,也有在社会中的形态。同时,实践层面上的多维形态互动也是一种“催化剂”,助推劳动教育生态系统各圈层的动态交互。换言之,如果作为“落脚点”的实践形态过于单一和机械,则会造成各生态圈层之间的僵化,整个劳动教育生态系统会因此丧失活力。

总体而言,从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视角来看,劳动教育是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所驱动的、由多层生态圈层构成的,是通过多维实践形态互动来帮助学生生成劳动观念、精神与习惯,促使学生将劳动本身视为一种享受的生态系统。“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多層生态圈层支撑”“多维实践形态互动”构成了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运行机制,其也是生态系统视域下探究劳动教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的主要分析框架(见图1)。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困境

(一)驱动力不足:劳动教育参与主体的隐退

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驱动力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缺少多元主体的参与,系统则无法正常运行,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面临衰弱或崩溃。目前,我国劳动教育主体的参与状况可比喻为“悬浮的孤岛”。一方面,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主体被认为只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劳动教育的另外两大主体,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逐渐隐退。教育部对32个省1.5万名大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近一年内,有7成以上学生未参观过工厂生产线,近5成学生未参观过农场和林场;近5年内,近1/3学生未接触农业活动或场所,近1/2学生未接触工业活动或场所[4]。虽然很多家长认为劳动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但他们却在实践中将劳动与学习对立起来,为确保学习而放弃劳动。另一方面,把我国劳动教育主体参与现状比喻为“悬浮的孤岛”的原因:学校参与流于形式,以至于“孤岛”也是处于“悬浮”的状态。即使劳动教育在国家颁布的各种政策文件及课程指导纲要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以劳动技术课程为主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却依然是绝对的边缘学科,学校鉴于安全风险及应试需要等多种因素,常常有意识地排斥劳动教育。很显然,由于我国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参与主体的隐退,缺乏一定的运行动力,进而无法有效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

(二)支撑力不够:劳动教育生态圈层的缺失

一个生态系统运行的顺畅程度与多重因素相关,但从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来看,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生态圈层的完整;二是生态圈层之间的开放交互。基于此,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正处于结构不稳的状态,无法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力量支撑。首先,劳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态圈层缺失。具体而言,只有学生、教师、家长等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系统”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宏系统”相对完整,处于中间圈层的影响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中系统”才不会缺位。“中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课程开发、师资建设、资源共享等活动,是“微系统”重要的资源支撑。其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圈层之间单向制约大于双向交互,导致宏观环境对劳动教育的外在规约遮蔽了系统支撑。在政治环境方面,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还是新时代,每一次劳动教育的发展变革都以重要领导人讲话及国家政策文件为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劳动教育的内生驱动力不足[5]。而经济文化环境对劳动教育的制约更是全方位、潜在性的。“资本逻辑下所形成的不良社会氛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力图逃避劳动,不愿参加劳动,反而崇尚不劳而获,以不劳动为荣”[6]。宏观环境的这种影响不仅没有起到支撑作用,反而阻滞了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顺畅运行。

(三)落脚点不稳:劳动教育实践形态的异化

劳动教育生态系统发挥效应的最终落脚点是处于“微系统”内的劳动教育实践。多元主体参与驱动的“宏系统”“中系统”最终作用在这一“微系统”上,为微观的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支撑和保障。但如果作为落脚点的“微系统”内部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功能则会陷入困境,而当下的劳动教育实践形态则异化为单一的以“规训”为主的手段,遮蔽了劳动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意蕴。一方面,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变成了衡量并规训孩子是否听话、懂事的标准和手段,而不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许多家长觉得孩子能够去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整理衣物的日常家务,就算达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中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也出现了异化。在以劳动技术课为主的劳动教育阵地中,过分重视技术技能的规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理性以及劳动观念、精神、习惯的培育,“突出表现为仅仅把实践理解为如何做的技术和能力,忽视和淡忘了实践本身需要反思,动手做的兴趣排斥了其他兴趣,成为唯一得到认同的价值”[7]。更有甚者,直接将劳动教育贬斥为一种惩罚和规训的手段,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理性审视,将劳动视为单一的规训手段,实际上犯了“只劳力不劳心”的错误。劳动教育不只是身体劳动,其作为一种实践,一定是“行动”和“反思”的融合。正如陶行知所言,“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到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8]。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实践形态的单一且异化造成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落脚点”不稳,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落地的有效性。

三、中小学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

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可以将当下劳动教育的发展困境归结为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不畅。因而,要解决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多层生态圈层共同支撑,以及多维实践形态动态互动等方面为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注入驱动力,搭建主体结构,铺设落脚点,以疏通其运行机制。

(一)构建劳动教育的“差异共同体”

劳动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才能顺畅运行,而这些能量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因此,为了维持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需建立劳动教育的“差异共同体”,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实施。借助米切尔(Mitchell,R.K.)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9],可将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多元主体分为“确定型参与主体”“预期型参与主体”“潜在型参与主体”(见表1)。而构建劳动教育“差异共同体”需要这些参与主体明确共同愿景,厘清角色定位,协调利益诉求。

首先,明确共同愿景是构建“差异共同体”的起点。劳动教育“差异共同体”的共同愿景是将劳动作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以“劳动幸福”为终极愿景,促使每个人将劳动作为一种享受,通过创造性的诚实劳动来追求幸福生活。

其次,厘清角色定位是构建劳动教育“差异共同体”的关键。具体而言,“确定型参与主体”应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并为他们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资源、创造机会、指引方向。“预期型参与主体”包括企业、职业院校等,其都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软硬资源,因此他们在“共同体”中是重要的支撑力量。“潜在型参与主体”中的教育研究者可以跟中小学合作,为他们的劳动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方向建议等,确保劳动教育意蕴能够得到充分释放。

再次,协调利益诉求是构建劳动教育“差异共同体”的保障。由于劳动教育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在发展理念、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上具有诸多差异,尤其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异质性”决定了这一“共同体”内必然会存在不同的利益冲突与博弈。所以,构建劳动教育“差异共同体”应充分考虑多元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预期型参与主体”的现实需求,从实施模式、激励措施、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在经济与公益价值之间寻求平衡,增强他们参与合作的内在意愿和动力。

(二)完善劳动教育的资源支撑圈层

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是由多个系统相互嵌套形成的一种同心圆结构(见图2),每个层级的系统之间都处于开放交互状态,缺一不可。其中,“中系统”和“宏系统”都属于资源支撑圈层。“中系统”内含有与劳动教育直接相关的一些教育资源,而“宏系统”中则是一些与劳动教育间接相关的软环境资源。因此,完善劳动教育的资源支撑圈层需要从“中系统”和“宏系统”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多主体协作建设以劳动教育资源为核心的“中系统”。一是建设资源共享平台,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其具有明显的“场域依存性”“工具依赖性”。因而,学校、家庭、社区、职业院校、农工商等行业企业需要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劳动教育的需求。从学校视角来看,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创建资源平台。“引进来”是指将企业或职业院校等的设施资源引入学校中,创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走出去”是指学校与社会资源合作,在校外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二是开展师资培训,建设“双师型”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当前,劳动教育发展困境的一大现实原因即师资匮乏,而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既可来自校内,也可来自校外,因而职校教师、技能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大国工匠等都可以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以保障劳动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三是合作开发课程,促进劳动教育特色化开展。鉴于劳动教育的“场域依赖性”,中小学需因地制宜并以地方特色为主,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教育研究人员的帮助下,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型劳动等内容,开发具有实效性的特色化劳动教育课程,并在课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要求。

其次,为劳动教育生态系统营造开放交互的外部“宏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看似与劳动教育相距甚远,但它们却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劳动多为一些压迫性的体力劳动,导致人们对劳动的误解与逃避。而在消费主义弥漫的当下,符号性消费、炫耀性消费以及奢侈性消费大行其道,劳动逐渐被物化、功利化,同样会造成人们产生错误的劳动观。所以,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大环境至关重要。为此,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将劳动对人的压迫性降到最低,提高劳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改变人们对劳动的固有认知。二是适当运用相关政策引领,加之多种宣传手段的辅助,促进“微系统”和“中系统”对“宏系统”的反作用,尽可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构建一种以劳动幸福为基础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三)拓展劳动教育的多维实践形态

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落脚点是微观层面的多维实践,倘若教育形态单一且异化,那么整个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教育价值则无法达成。因而,为了维持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顺畅运行,亟需拓展劳动教育的多维实践形态。

劳动教育的多维实践形态无论体现为学生个体参与还是师生共同参与,无论在家庭内部、学校内部开展,还是在社会中开展,真实的劳动体验都应是其基础与起点。身体是个体发展与教育实践的基础,这正是对劳动教育的真实写照。劳动教育的“具身性”与“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在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劳动体验中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所以,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处于主动“动手”和积极“体验”的“在场”狀态,避免出现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那种“脖子以上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过份强调劳动教育的“动手”“劳力”,而忽视了“动脑”“劳心”,那么劳动教育就很容易沦为一种身体规训,失去其重要的教育价值。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写到,“我的学生必须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才不至于像野蛮人那样懒惰。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并行不悖”[10]。所以,真实的劳动体验不能仅局限于身体劳动上,而应基于身体并超越身体,通过“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反思性实践”实现学生的整体性发展。这种劳动体验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是学生热爱劳动的重要源泉之一。因为“劳动只有倾注了公民情感、智能和创造计谋时,才会变得有意义和引人入胜”[11]。具体而言,促进学生在劳动体验中主动反思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对学生科学劳动认知的指导;二是教师或家长的劳动榜样熏陶。

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辅以对学生科学劳动认知的指导,是深化学生劳动体验、激发学生反思的重要方式之一。良好的劳动观念、精神与劳动习惯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科学的劳动认知作为基础。尤其是在智能化时代,劳动形态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劳动的流动性、共享性、创造性日渐增强,劳动与闲暇之间的边界也逐渐消融,如果学生在面对这些新的劳动形态时只顾低头苦干,没有通过“动脑”“劳心”及时获得正确的、科学的认知,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形成狭隘的甚至错误的劳动观。因此,教师在劳动体验中及时进行科学认知的指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辅以劳动榜样熏陶,也是引发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情感与观念,推动学生将劳动视为一种享受的有效方式之一。发挥劳动模范熏陶作用的最佳方式应是作为“隐形劳动模范”的家长、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在日常劳动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因为“对学生的劳动进行教育指导,关键在于不能让任何高涨的劳动热情、创造激情最后成为孤单的火种”[12]。所以,劳动教育实践需要教师、家长在共同劳动中积极树立富有吸引力的劳动榜样,让学生在共同体验中反思自身不足、改正自身问题,进而逐渐生成良好的劳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农征,陈至立.辞海(第6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2571.

[2]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第二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73.

[3]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奔着最要紧的问题开方抓药——教育部主题教育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系列报道之一[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16/mtjj/201908/t20190828_396180.html,2020-05.

[5]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

[6]何云峰,王绍梁.“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9(7).

[7]王飞.劳动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偏差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8]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A].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80.

[9]Mitchell,R.K.,Agle,B.R.,&Wood,D.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4).

[10]让·雅克·卢梭.爱弥儿(精选本)[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0.

[11][12]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前言,23,429.

(责任编辑:申寅子)

Labor Education Ecosystem: Operational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YU Lingyan, XIAO Lo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promoting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However, the current simplified understanding of labor education obscures the complex mechanism and restriction conditions in its practice process, and affects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combin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ecosystem theory, labo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an be regarded as an open and interactive ecosystem, and its practical dilemma can be re-examined.In particula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abor education ecosystem is faced with the lack of driving force caused by the retreat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lack of support caused by the lack of ecological circle, and the practice form alienation caused by the unstable foothold and other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ject the driving force, build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lay the foothold to promot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labor education eco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landing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ecosystem; main participant retires;ecological circle;practical body alienation

[收稿日期]2021-02-28

[基金項目]安徽工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课程思政能力的表现与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JKY0192019018)。

[作者简介]余玲艳(1993-),女,安徽宣城人,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大学生劳动教育;肖龙(1991-),男,江苏徐州人,安徽工程大学教育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