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明 林金贵 曾杰
腘动脉是下肢动脉中损伤率较高的部位,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一旦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截肢风险极高。腘动脉损伤隶属周围血管损伤范畴,发病后易使肢体缺血。有关资料表示,3/4的腘动脉钝挫伤、1/3的腘动脉穿透伤均与毗邻位置骨折有关[1]。腘动脉无完整的侧支循环,当膝部遭受损伤时,其与侧支常常受到损伤,出现肢体坏死等不良事件,最终导致下肢缺血性坏死,予以及时、科学的救治极为关键。显微修复手术为近年来新型诊疗手段,其使高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可有效修复血管损伤,减轻再灌注损伤,但针对腘动脉损伤后手术治疗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2]。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32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显微修复手术不同时机对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腘动脉损伤[3];(2)病历资料完整;(3)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并发其他骨折损伤;(3)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4)随访失访;(5)罹患精神疾病。两组均采取显微修复手术,以患肢再灌注前缺血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14)和治疗组(n=18)。对照组男9例,女5例;年龄33~63岁,平均(49.85±8.08)岁;4例重物砸伤,7例车祸伤,3例其他。治疗组男7例,女11例;年龄35~65岁,平均(49.89±8.12)岁;6例重物砸伤,10例车祸伤,2例其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显微修复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肢体缺血时间大于8 h,治疗组肢体缺血时间2~8 h。
显微修复手术:在明确损伤部位后放置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在显微镜下对血管内膜损伤情况、血块残留情况进行观察,修剪血管时彻底清除内膜损伤的血管段,针对因锐器所致的小型损伤,以尼龙绳直接缝合,受损缺口<3 cm者,以“王成琪”法实施修复,对于受损缺口>3 cm者,应取健侧大隐静脉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在对血管进行吻合时将血管断端处理平整,同时防止血管扭转,从而提高血管吻合后的通畅率。
(1)比较两组踝肱指数(ABI)、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2)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优良率。小腿下方发凉、麻木及疼痛等症状消失,且肢体功能达正常水平为优;小腿下方发凉、麻木及疼痛等症状减轻,且肢体功能有所改善为良;未达以上标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3)并发症。包括肢体缺血痉挛、切口感染等。(4)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判定标准:0级无血流灌注;1级仅有微量血流通过闭塞段;造影剂充分充盈至血管远端,但充盈、清除速度较正常慢视为2级;造影剂迅速充盈至远端血管,清除速率较快视为3级。达2级及以上为血管再通。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ABI、CK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优良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前,两组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ABI、CK均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ABI、CK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ABI、CK水平比较(±s)
组别 术后ABI CK(IU/L)术前 术后治疗组(n=18) 0.93±0.12 1 948.06±428.37 648.26±103.58对照组(n=14) 0.82±0.17 2 013.68±425.48 1 047.26±184.30 t值 2.146 0.431 7.764 P值 0.040 0.670 <0.001
治疗组优良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优良率比较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100%(18/18),高于对照组的71.43%(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8,P<0.05)。
近些年,腘动脉损伤发病率不断升高,部分病例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针对此类患者在具体诊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损伤位置,剔除全身情况干扰,实施诊断修复[3]。该病早期诊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损伤机制与部位;(2)全面检查,对于腘窝搏动性血肿、膝关节不稳等表现,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需考虑腘动脉损伤;(3)趾脉氧监测。如患肢血氧饱和度不足70%,提示有腘动脉损伤的可能性;(4)采取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尤其是闭合性腘动脉受损,其具较高的准确性;(5)手术探查。针对无法采取以上仪器检查,高度疑似为腘动脉损伤者,需尽早采取手术探查[4-5]。
显微修复手术是现代化医疗技术与高科技结合的新型诊疗手段,能够解决手术视野的问题,可最大限度确保手术有序展开。此手术方式能够在常规5~10倍镜视野下实施操作,不仅可强化手术视野清晰度,且有益于保证手术安全性,但关于其最佳治疗时机尚处于研究阶段[6]。相关资料表示,腘动脉损伤2~8 h内为显微修复手术最佳治疗时机,一旦超过8 h,截肢风险明显增加,原因是随着再灌注损伤时间延长会导致肌酐、CK水平升高,而及早实施治疗可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或避免过度升高加剧损伤[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越早采取显微修复手术治疗,并发症越少,术后优良率越高。显微修复手术能够在5~10倍手术视野下操作,观察内膜受损程度,完全清除可能对血管形成损伤的物质,而后对破裂血管实施针对性修补及切除,如若切口较小且无血栓形成,建议予以直接修补,操作过程中将血管口夹闭,减少喷血率[8]。结果显示,治疗组CK水平低于对照组,ABI优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予以显微修复手术治疗可降低机体CK水平,且尽早采取治疗有益于血管再通。缝合过程中由于视野清晰度提高,使针孔对内皮细胞损害程度降至最低,进而保证血管通畅,促进恢复速度。CK为骨骼肌损伤衡量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肌肉损伤程度加剧,采取早期修复治疗后创伤遭受抑制,CK水平逐渐恢复[9]。ABI的测量是诊断下肢动脉损伤的有效辅助手段,具有无创性且简便易行,通过监测ABI可以反映动脉修复后肢体血供情况,较低的ABI值与肢体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10]。杨军等[11-12]研究发现,腘动脉损伤患者2~8 h内予以修复手术治疗,其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损伤8 h后手术治疗的患者,说明手术治疗时机与患者预后具密切相关性。本研究中对于缺血时间超过8 h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仍存在较高并发症,因此为了避免医患矛盾发生,在术前就要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需要做好病情监测和康复训练。
综上,早期显微修复手术治疗腘动脉损伤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机体ABI及CK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益于减少再灌注损伤,提高血管再通率,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