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阳
(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 吉林通化 134100)
高中生物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水平而且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内涵还不够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组织的探究比较流于形式,不能够从本质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也达不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了解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生物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从而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推动力。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国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教学缺乏创新,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遍一遍的为学生讲授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养成,从而长期下去,学习成绩也会下滑。而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的运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去探究,创新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培养,这样与当前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相符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的学习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提出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并总结出答案,充分的把学生作为了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点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新课改以后,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科概念、定理、规律等,而是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要想使探究教学开展的更加高效,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促使他们积极的展开探究,以提高生物学习的能力[2]。
例如,有关“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教学实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以及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并且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能够总结出杂交育种以及诱变育种等的异同。教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我国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且把古人栽培植物的图片制作课件,激发起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一位玉米育种家,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A品种结玉米粒父多,但是容易得黑粉病,B品种结玉米粒少,但是抗病性强,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把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吗?”然后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实时给予引导,这样有效的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探究,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1]。
导学案的设计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导学案,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断的创新出新的问题,并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的设计导学案,使知识更加系统的呈现给学生,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能力。
例如,“DNA分子的结构”这一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重难点,然后利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引入新课,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探究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教师也要以问题或者练习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揭示一些生物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植物向重力性”这一实验,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以及器材等,然后为学生讲解实验的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的步骤,并让学生熟记,然后教师把学生分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亲自动手实验,按时观察种子的胚根生长状况并记录下来。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的结果,并探究得出重要的结论。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改善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不足,而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适宜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并且要合理的设计教案,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拓展他们的思维。同时,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