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初步学习了地球的静态(形状、大小和地球仪)、动态(地球运动)以及海陆分布状况,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对于陆地上高低起伏的地形缺乏直观的认识,在五种基本地形的主要特征区分上,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此外,初一学生较为活泼积极,学习兴趣较好,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通过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学生的兴趣[1]。
区域认知:学生通过看、读地理景观图、地形图等,能简要说出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明确各类地形的分布状况。
综合思维:学生通过对比、填表及手势等活动,能够识别、并运用地理术语阐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关注、调查当地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①地形、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②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图教学法、直观(动作手势)教学法、比较归纳法
[提问、图片导入]教师提问:在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海陆三七分。那陆地上的高度是否处处相等呢?随后,教师呈现6 幅不同尺度的区域地形景观图,使学生感受地表不同区域的高低起伏状况,引出地形的定义。
学生活动:观察地形景观图,回答问题。
[过渡]教师提问:地形有高低之别,那我们主要通过什么来描述地形的高度?(引导学生说出海拔、相对高度)
[设计意图]呈现学生熟悉的地理景观图,激趣引思,初步形成“地形”的概念认知。
[厘清概念]教师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面,分别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身高及身高差。随后教师指出,若以地面为海平面,学生的身高就是海拔,两者的身高差就是相对高度。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吗?
学生活动:总结、归纳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区别与记忆。
[新课讲授]教师提问:高低起伏陆地上,主要包括了5 类地形。它们分别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5 种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
教师呈现地图、引导:教师依次呈现5 类地形的景观图,引导学生说出各类地形的突出特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平原和高原的异同点,并让学生说出地球上著名的高原、平原、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比较平原和高原的异同点,说出自己知道的平原和高原的名称和位置。
教师总结:教师呈现平原和高原的景观图,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一是使知识的条理、逻辑等更清晰;二是锻炼学生的读图与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术语的习惯。
[小组合作]教师呈现地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并派代表到讲台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与学生一起观察、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盆地的地形特点。
学生活动:检查自己的讨论成果,说出盆地的地形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想一想]教师提问:再次呈现活动1 中的“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引导学生判断A、B、C、D 和E 四地的地形。
学生活动:火车接龙回答问题,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做一做]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手势活动,识别并运用地理术语阐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和教师一起进行手势活动,直观感受地形的差异。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课堂氛围。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以表格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课堂的知识。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并做好笔记。
[设计意图]建立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作业设计]
①课下总结“世界地形之最”,和小伙伴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②调查当地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撰写600 字以上的调查心得。
本节课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实际,以学生身边的地形景观图片导入课堂,贴合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课标理念,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结合了手势教学,有一定的创新性、趣味性。课后作业的设计则进一步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地理是一门鲜活的学科,初一的学生初涉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活化”教材,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