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原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1-12-30 13:36:45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章节原理

戴 斌

(镇江技师学院 江苏镇江 212100)

化工原理教学作为中职化工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内容,有公式概念多、内容抽象、知识点难度较大等特点。这也为专业教师的授课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采用填充式或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专业理论灌输,既消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此,教师应当实现自身教学观念由旧向新的转变,加强实效性与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渗透,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有效性,为他们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基。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不竭动力,他们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会更加专注和热情地进行学习,学习收益往往也会事半功倍。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良好学习能力与习惯较为欠缺,倘若教师依然秉承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话,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厌恶或抗拒情绪,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显得颇为重要。就化工原理而言,虽然课程所蕴含的概念与公式较多,但大部分都和生活实际有着极高的关联性。故此,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此为切入点,依据教学内容,加强常见生活现象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讲授“授传热”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与学生聊一聊生活中常见的散热与保温现象,如电风扇或空调散热、羽绒服保暖等。然后教师可举一些诸如利用保温材料为工厂化工管路保温等与工厂实际相关的事例,并适时地导入本章节知识点,以趣味性讨论为过渡,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讨论互动中,针对那些思维活跃或者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其一定的鼓励,如为其竖大拇指、与其他学生一同为其鼓掌等。从而深化他们的学习体验,增强其满足感与自信心,促使其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助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信息辅助,突破难点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职教育中,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收益的提升。其作为一种极富时代性与先进性特征的教辅工具,能够以图片、音频、影像的方式将抽象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具象化展现,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得到极强的刺激,不但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致,而且能够降低其学习难度,这无论是对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还是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专业教师在进行化工原理教学时,也应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渗透,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例如,在讲授“最小回流与全回流”时,该部分内容属于课程的重点内容,倘若教师采用言语说教的方式,往往不会取得良好效果,且极容易使学生无法领会其中含义。故此,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展示相应的动画影像,对比和演示全回流到最小回流过程中的阶梯变化,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的体悟到知识点的内涵精髓。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对章节知识点加以归纳,结合网络资源制作精良的微课,并将其上传至班级QQ 群或微信群中,指引学生进行选择性的观摩,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推动其新知的内化巩固。期间,教师还可利用移动软件,定期性地与学生展开知识点的话题讨论,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疑问,促使其学习效果得到有序化提升。

三、运用规律,深化认知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存在着很多个单元章节,这些单元章节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与内在规律。通常而言,化工原理每个单元章节之间都会存在相应的传递过程,我们在教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运用“三传”原则。这里的“传”指的是知识点内在的传递规律,即质量传递、热量传递以及动量传递。所以,教师应当以“三传”原则为基点,通过分析和类比知识点的“三传”规律,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提高其知识点的掌握度与理解力。例如,在化工原理中,传质速率和传热速率以及动量传递速率等内容,均有着传递速率的本质。以上三种传递类型,都能够运用阻力比值以及推动力比值来表示。所以,只要让学生弄清楚其中哪些是阻力或者哪些是推动力,就能运用动量传递速率来得出传质速率或者传热速率,然后教师再与学生一同探究各单元知识点的本质,则能够让学生切身地认知到其中的内在联系,深化他们的专业认知,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基[1-3]。

四、革新评价,提升效果

教学评价作为化工原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良好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其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知到自身的不足,明确他们的学习方向,促使其学习有效性得到有力提高。另一方面,其能够让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到学生的学习实情,获取真实性的教学反馈,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改进措施,优化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提升授课效果。对此,教师应当重视并革新专业教评,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革新教评标准,将课堂表现、参与积极性等标准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以非智力教评标准,校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向。其二,在师评的基础上,加强个评、互评、组评以及企评等方式的渗透,以评价之力,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正向化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教育创新已经成为化工原理教学的大势所趋,专业教师还需秉承生本观念,从中职生的学习实情出发,不断发散教育思路,延伸教学方法,创设趣味性与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从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均得到有序化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章节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8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化工原理》课程案例库建设的初步探索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24:32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3:43:00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