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薇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阳光小学 辽宁沈阳 110000)
“态度决定一切”,说明凡事态度积极,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决定性的一步。这句话启发了身为笔者,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学生心里种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向学生传播勤奋拼搏的学习力量。
早在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提出过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贯彻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缺乏经验且还未形成学习策略的低年级儿童来讲,他们的品格、习惯和社会技能的习得往往依赖于外部系统,主要来自对权威的教师的观察和模仿。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给予低年级孩子正向积极的帮助和支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蓄能助力[1]。
我校积极申报了国家级科研课题下的子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与大家探讨。
从学生走入校园第一步开始点燃学生积极面对一切的火花。每天迎接孩子的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校长、书记、老师,是微笑着问候的那句“早上好”,是快乐激情的晨间音乐,也是干净温馨的教室……从校园环境布置、校风校训、班级文化、走廊标语、宣传板报等方面,都是适于孩子们积极心理品质产生的环境与氛围。
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有温度的,都是属于孩子们的,在校园里能找到每一个孩子的作品,有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特色作业、读书单等,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自信、创造力、审美等积极心理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首先教师自身应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学习。第一,教师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学习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教学风格;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潜质,力争使学生的学习环境轻松和谐,使学生更能发挥自身能力,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认可,能够保证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顺利开展[2]。
注重家长培训。学校每学期初的家长会中,王浩嘉校长都会亲自为家长做讲座,开通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平台,定期宣传家长在子女培养中的模范渲染力量,让家长懂得自身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告诉家长要时刻带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和工作。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开辟钉钉群、微信群等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定期发布教育信息。通过以上方式进行宣传,启发广大家长发扬自身强大的教育力量,承担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光荣职责。
学校在德育工作计划中,把此项内容列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围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众多的德育活动:
1.每学期开展精神风貌比赛、行为成绩单评比,每周的阳光班级评比、德育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热情积极地遵守纪律,保障自身行为规范,并在年级、班级、生生之间形成积极影响,互相带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团队意识。
2.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各种班队会活动。主要做法有: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开展“雷锋精神永不磨灭”班会,比一比班级里谁做的好事最多,培养学生真诚、热情、友善、爱和社会智能也就是社交智力。在3月8日,开展为家人做一件好事的评比活动,学校把同学们拍摄的照片发送到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中予以肯定,这样利于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品质。
此外,运用“有效赞扬”策略,关注自我评价,培养儿童自信力。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们应该因为其行为得到赞扬,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是好孩子、讨人喜欢、帅气、漂亮或可爱。”“有效赞扬”,就是强调赞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作为行为者的学生本身。赞扬学生努力的过程、战胜困难的勇气、主动探索的坚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赞扬学生尚行、敏行、力行的态度。有效赞扬的方式灵活多样,如“你每天字迹都工整漂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是“启发式赞扬”,反馈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一丝不苟;“升旗仪式上你们嘹亮整齐地唱国歌,感染了大家”,这是“描述式赞扬”,让学生的优秀行为“被看见”“被认可”;“感谢同学们遵守班级公约,让班级获得了五星荣誉”,这是“感谢式赞扬”,肯定学生良好行为,激励学生自我省察、自我评价;“我对你们参加合唱比赛很有信心!”这是“赋能式赞扬”,带给学生信任和有力量的支持。有效赞扬指向的是反馈努力过程,肯定正向行为,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潜在能量,具有激励性。有效赞扬能带给孩子自信,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和形成自我价值感,为学生注入成长的内力。
心理品质能够决定人生质量,教师应运用积极教育的策略和工具,启发小学生心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给小学生成长提供所需要的正知、正念和正能量。多年以后,我们可以还家长一个有责任力、思辨力、自信力的优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