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桑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第一幼儿园 浙江杭州 311200)
行为习惯是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学习内容,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场所,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设计,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直以来,游戏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幼儿获取知识和进行习惯培养的重要载体,幼儿通过游戏对事物进行认知,积累生活经验,掌握生活技能,并在游戏中跟随教师的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3-6岁的幼儿处于思想意识的启蒙阶段,对规则的认识处于萌芽时期,需要教师在幼儿启蒙的黄金时期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使幼儿明白“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的道理。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规则意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味地进行说教不仅枯燥且效果不好,幼儿依然对规则不理解,也不知道如何执行。对此,教师可以将游戏作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平台,用生动有趣的游戏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游戏规则的讲解,使幼儿真正明白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从而树立起规则意识,使规则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使幼儿逐渐从被动遵守规则,变成主动践行规则,从而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深受幼儿喜爱的角色扮演游戏就可以作为培养规则意识的载体。游戏开始前,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挑选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医生负责看病,护士负责询问,病人配合医生和护士完成看病。幼儿纷纷争抢着要当医生,教师可以顺势为幼儿讲解角色扮演的游戏规则,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人都需要守规则,医生虽然负责看病,但一个医生要负责2-3个病人,护士需要对所有的病人进行询问,而病人需要配合,排队等候医生看病。幼儿对“看病”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人物的职责有了简单的了解,然后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方式确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效化解了幼儿扎堆扮演医生的问题。通过游戏规则的讲解,既能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满足自身的角色需求,也能在游戏中体会到规则带来的快乐,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树立起规则意识,潜移默化中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1]。
在幼儿思想启蒙阶段,合作意识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在家长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孤僻等问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能促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情况,为幼儿设计适宜合作的环境,用合作类游戏引导幼儿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比如,拼搭游戏,教师为幼儿布置了拼搭消防车的合作任务,引导幼儿自由组合,最先拼搭好的队伍获得胜利。很快,一个小组就拼搭完成了,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是如何快速完成的,组内幼儿纷纷举手,一个幼儿说我负责找材料,另一个说我负责搭梯子,第三个幼儿说,车头是我搭的,第四个幼儿说我负责最后的组装。教师在采访中了解了幼儿团结协作的过程,并用评价的方式给予幼儿肯定:“怪不得搭得又快又好,原来是大家分工合作,团结力量大啊!你们做得真棒!”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强化了幼儿团结协作的满足感,也使其他幼儿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比起泛泛的说教,用实例进行引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使幼儿树立起了合作意识,学会了在游戏中团结协作,并发展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走出了自我、自私的心理困境[2]。
幼儿年龄偏小,学习主要源于模仿,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社会模拟游戏,培养幼儿自主自控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学会根据社会角色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进行自我管理,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教师为幼儿设计了种类多样的社会模拟游戏,如“超市购物游戏”“医生看病游戏”“警察管理交通游戏”“教师上课游戏”等,使幼儿在游戏中面对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行为,医生看病,收银员收钱,警察用肢体动作指挥交通,教师带小朋友说儿歌……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对自己的扮演内容进行自我管理,并在游戏中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学会了在情境中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体现出自己扮演角色的社会职责,使幼儿在模仿中深刻体会了不同职业下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而提升了幼儿的自主自控能力,促进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未知事物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但幼儿的创造是简单的、浅显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幼儿学会积极地自我创新,并敢于创新和发问,使幼儿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借助互动游戏引导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进行想象和创造,使幼儿亲自经历从观察到发现,从发现到创造的创新过程。教师为幼儿设计了“猜影子”的互动游戏,首先为幼儿展示了几个简单的手影游戏,引导也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接着,教师为幼儿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影子,引导幼儿发挥联想和想象,确定影子的来源。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幼儿与教师展开互动问答,在一问一答中逐渐确定影子的来源,然后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同样的影子会不会是不同的事物?引导幼儿打破思维限制,将影子填充出更多种的事物,从而在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中,不仅挖掘了幼儿的思维潜能,使其树立起创新意识,也使幼儿学会了探索答案的方法,使幼儿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使幼儿学会基础的生活技能,也能使幼儿形成爱劳动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加入劳动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中经历劳动过程,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师为幼儿设计了“娃娃家”的角色游戏,小朋友扮演家长,需要给娃娃穿衣、洗漱,为娃娃准备一日三餐,洗菜、切菜、炒菜,洗碗、扫地等,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增长生活经验。又如“面包店”的主题游戏,幼儿尝试用各种活动材料模拟进行面包制作并完成售卖,使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建构游戏“盖房子”,教师引导幼儿从构思要搭建什么样的房子,到动手搭建,到后期的完善,使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在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中,幼儿不仅玩得开心,更在游戏中掌握了基础的劳动技能,体会到了劳动的精神满足感,调动起了幼儿对劳动的浓厚兴趣,进而形成了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地在生活中参与到各项力所能及的劳动中。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将游戏与习惯培养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幼儿教育的趣味性,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能使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思想意识,并由思想转化为行为,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幼儿的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