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

2021-12-30 09:29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平面构成平面成果

张 晶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平面构成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之一,在以“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教学理念的大趋势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和跨界课堂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教学法、讨论法、启发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从而探索具有应用性的、职业性的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方法论,制定学生“分组讨论与团队合作,能更好地陈述学术报告、评估取舍以及项目开发能力”等预期学习成果,并通过以上所述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来实现预期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觉拓宽、勤于应用、终身学习、融会贯通的包括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综合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等多种综合能力[1][2]。

一、课程改革概述——基于学习成果的概念

学习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学习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是以预期的学习成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缩写为ILOS)为中心的,即学习成果是整个教学活动结构与系统的核心和驱动力。

具体来说,针对平面构成课程的具体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课程预期学习成果,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改进教学模式等多种手段,最后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完成教学目的与任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国,平面构成课程的起步并不是很早,主要是由香港转入内地的《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这本内容,这本著作与我们现今教材有很多相像的地方,知识体系清晰又易懂,直到现在也是一门非常好的参考平面构成知识的资料,经典不过时。在美国的大部分书籍中,整体是给人更加宽泛的感觉,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批判精神,但在构成等技术上的介入稍微欠佳。在我国,目前对创造力的培养和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也一直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中的课程改革内容也支持这样的课题范畴[3]。

在此改革之中,以项目为教学载体,教师起引领作用,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开发项目,从而从“手把手”教学到“放开手”,再到“巧育手”教学,实现教学模式的升华,也能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大幅度大提升。

二、平面构成课程分析

平面构成课程主要是研究组成客观的形态中基本要素的关系和构图问题,并以这些问题进行组合和变化,从而研究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这门课程深入设计之中的基本原理,可为从事专业设计打造良好的专业基础。首先,构成不等同于设计,但是进入设计专业的门槛,此外,构成与形态课程相辅相成,最后构成上还无法达到美的造型,进一步来讲,美的形成和规律等可以通过学习了构成课后进一步去体会、探索和总结[4]。

平面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创造新视觉形象,通过形式的设计表达内在的思想感情,这门课程强调事物物体的分解性,通过科学分析,将艺术和美具体化、细节化,通过抽象的点线面的无规律或有规律的变化,不受具体物体形象的限制,把视觉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以人的知性和理性为出发点,诉诸世界的感性体会,从世界的纯粹状态到反映生活的复杂结构,都可以按照视觉创达的心理规律对其进行分析和组合,构成新形态和新形象[5]。

三、制定课程学习成果目标

本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目标是将课程打造为艺术与工匠的结合体,将学习的地点多元化,将学习的方式多元化,将学校与企业的学习工作性质结合起来,以达到给学生更好的锻炼的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知识—能力—世界”观三种立体思维结构的提升和转变。通过课程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团队合作能力、艺术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对艺术对美的感知与认识,建立更好的人生观、审美观等[6]。

平面构成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与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传统课堂: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思想理念,熟悉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掌握每一条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分类与应用。

翻转课堂:通过多课堂模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各类知识点,以达到更好的理解、深化和应用。

举办画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基于作品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知识,理解生活与艺术,通过自我检验和他人相互督促学习,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院级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学习优秀作品与思想,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作品展示多个环节和形式进行学习,此举既能丰富教学模式,又能增添乐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企业项目:团队合作能集合不同性格和特长的学生,通过合作、沟通相互促进学习,在交流中共同进步,促进终身学习能力和与他人学习沟通能力的养成,也能形成更好的生活观和工作观。

促进校级以上竞赛参与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校级以上竞赛的参与率,使同学们在欢笑中进步,在合作中共同努力,在深化和掌握更多知识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在知识能力和世界观上都能更上一层楼,达到更好的专业能力和精神境界。

四、实现课程学习成果的措施研究

本研究将平面构成中所涉及的教学体系的知识点与项目设计相融合,充分利用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多种模式;通过举办课程学习阶段的画展,通过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同时检验学习成果,巩固课程基础知识。还可以创办院级竞赛,吸引全院师生共同参与,从而达到共同成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行动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引入真实的项目,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团队完成项目,以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项目的质量为评价标准,此过程将三种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的各项大赛,进行市场调研、项目构思、方案设计、项目制作、项目审核五个步骤,虽然有重复,但重复的是过程,提升的是能力,进一步实现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建设[7]。

结合我院学生的现状,面对学生普遍的零美术基础、普高生与职高生起点不同、生源地域性差异等问题,将学科教学体系进行知识解构,以项目为载体对行动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即将平面构成课程的六大章节知识点“平构基础、平构元素、平构法则、平构方式、平构组合与平构空间”设计成6个专项训练项目考核,3次画展形式项目考核,2个企业真实项目,1个院级竞赛项目即“我眼中的校园装饰画设计竞赛”,以及1个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项目,集合以上所有学生成果,加上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学生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五、学习成果的分析研究

在学习成果的分析上,可以和课程特点相结合,对将课程的课堂训练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

通过课程改革和研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各个形式的法则和原则,熟悉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技巧,感悟美的法则、组合规则和原理、意义,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并对后期其他课程的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做更好的准备。升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多种课堂形式的交叉,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抽象的知识元素,通过竞赛的成就感和团队合作运用的体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体会艺术与设计,体会设计与生活,乃至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工匠精神的形成[8]。

六、结束语

本文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基于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了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改革及实践,主要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出发,研究分析教学知识点,讨论教学背景与现状,对“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理念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面构成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对提出的预期成果的实现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并研究了所达成的学习成果的成效问题。对平面构成课程而言,很多学习理念要最终落实到实践阶段,落实到设计的成果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动手操作至关重要,在实际绘图和设计中,教师要重视开展动态的考核,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为提升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全面的设计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平面构成平面成果
玩转高考真题——平面解析几何篇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构成教学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Excel图表中平面设计元素的运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