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民族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2021-12-29 01:42高永久郑泽玮
广西民族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高永久 郑泽玮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可聚焦为深化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以认同导向的具体实践基础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具体讲,要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教育体系、推动大众传媒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大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的人才队伍、完善边境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标志和符号以使各民族真正建成共同的家园。

[关键词]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边境牧区

[作者]高永久,南开大学-太和智库边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泽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4-0001-0007

习近平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所谓“认同”,学界普遍认为是一种归属感或行为倾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可以阐述为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归属感以及一种基于爱国主义的行为倾向。我们将这种阐述概括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导向。边境牧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场域,积极开展认同导向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既可以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功能目标、实践指引与理论支撑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探索,又能够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更好地开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经过检索可知,截至2021年3月29日,在中国知网CSSCI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同时涉及“认同导向”和“共有精神家园”主题的论文共计43篇。其中,49.47%的论文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核心话题,还有13.33%的论文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而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的讨论则多围绕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展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讨论如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问题时,在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上达成了共识。如,有研究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意涵,指出“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1];也有研究表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部署应聚焦于中华文化认同[2];还有研究直接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兼顾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3],将国家认同视为重要的研究议题[4]。由此,就可以将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所遵循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进一步聚焦为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当前学界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特征、意义等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相对缺少在具体情境下的实践路径分析。基于对边境牧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分析,本文尝试在边境牧区的具体情境中,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总结出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可以认为,在认同导向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一、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思考

边境牧区是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沿阵地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在地缘政治意义上处于关键位置,[5]29~33另一方面则源于其所拥有的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地缘位置是现代国家的领土概念和经济全球化背景赋予边境牧区的时代价值,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这两个特征分别体现了边境牧区的政治特点和文化特点,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起点。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保障和理论路径

首先,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保障之一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导向。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在一个和谐稳定、物质较为丰富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这就要求边境牧区的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边境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等工作有效开展。而这些工作的圆满达成依赖于边境牧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从而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其次,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理论路径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导向。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将其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理论界在此基础上达成了理论共识,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导向为“五个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以“五个认同”为导向。因而从理论层面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导向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指导原则。

(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指引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体两面

从结构面向来看,结合边境牧区特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研究要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关系。[6]从政治方面来看,强调国家认同在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从文化方面来看,则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坚持文化认同导向。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共同成为指引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体两面。

文化认同导向和国家认同导向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指导原则。文化認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7]针对边境牧区的文化特点,文化认同导向主要体现为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增强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认同导向就是守护边境牧区民族团结的根脉,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方向。国家认同强调居民对自身国民身份的认同,是在政治共同体基础上形成的认同。在边境牧区这一重要的地缘位置,要使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获得成功,各族人民群众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同感就成为首要的前提条件,这主要体现在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上。在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文化认同是国家向心力的源泉,是国家认同的基础[8];国家认同是文化繁荣的土壤,是文化认同的保障。

(三)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认同导向指引实践的基础

将认同导向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需要确立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新时代背景下,以“家园”比喻“国家”是我国推进文化认同、深化国家认同的务实之举与创新之论。[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是指出我国的民族关系“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再提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概念,后又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

些“家国”概念从认同导向出发,都将目标落位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有、共享、共建的精神力量源泉。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最终出路均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0]换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路径就是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11]。二、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维度解析

在边境牧区,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深化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又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夯实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形成良性循环。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在2018年3月5日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12]。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多个边境牧区旗(县),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对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界认为,共同体的稳定往往需要价值一致的认同感来维护。[1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引领,一是有助于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二是有助于协调边境牧区各民族内部与各民族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遏制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滋生;三是有助于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自发抵御不良意识形态从边境线入侵,保障在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偏离。

(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是深化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内容。首先,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形成国家认同、承认国家意志、自发传导国家精神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14]3即是如此。边境牧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当代的中华文化便是由各民族文化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在传承保护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需展望未来,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深化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因而需要边境牧区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创新交融。这不仅寄希望于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将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还寄希望于其创新载体和方式,在承认和尊重边境牧区各民族地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标志:树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标志,也是形成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依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中华文化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了近代以来各民族团结一致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文化内核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文化符号包括语言文字符号、政治象征符号、仪式庆典符号、地理节日符号和话语范式符号五个方面。[15]其中,语言文字符号的地位最为特殊。这是因为“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16]157。中华民族形象一直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与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与勇猛刚健均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中。[17]深刻领会习近平的讲话精神,全面认识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共享的草原文明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性格特征也体现在中华民族形象中的重要意义,对于鼓励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充分运用所挖掘的历史素材,树立和突出其所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及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形成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观念,增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必将大有裨益。

三、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面临的挑战

在世界上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也面临一些挑战。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的视角来看,当前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民族文化领域人才储备不足以及西方文化带来的价值观挑战等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化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物质基础的保障。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为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保障。[18]在认同导向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需要相对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从我们调研走访的情况来看,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难满足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需求。由于边境牧区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和相对流动的生产生活方式,居住在自然村的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较难接触到群众文化机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接受及时高效的优质文化服务的途径相对有限,其文化需求不易通过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满足。

(二)民族文化领域人才储备不足

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边境牧区各民族文化的储备人才数量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充分。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许多边境牧区居民的子女选择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接受教育,或者举家迁移至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导致边境牧区一些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边境牧区人才吸引力有限,较难吸引到其他地区的文化领域优秀人才抵边居住,参与边境牧区的文化工作。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边境牧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与之相伴的是边境牧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这体现在边境牧区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与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在数量和营业利润上都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文化产品的供应不足限制了边境牧区各民族文化创新交融的步伐,拖慢了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丰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内容的进度。

(三)西方文化带来的价值观挑战

边境牧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愈发频繁。相较于内陆居民,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到的外来文化形式更直接、次数更频繁、内容更繁杂。在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总有些别有用心的势力试图通过边境线将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渗透至我国,境外分裂者试图抹杀我国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业已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感与国家荣誉感,破坏我国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动摇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给我国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带来挑战。

四、国家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首要原则是国家认同,只有在国家认同作为保证的前提下,才可能使文化认同深入人心。在国家认同导向的指引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需要坚持党的强有力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教育体系,推动大众传媒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之一,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说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团结奋斗,追求幸福生活。习仲勋在主持西北地区民族工作时,就曾将党建工作作为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突破口,通过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与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式团结各民族力量,取得了显著成效。考虑到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尤其是从事游牧业的牧民居住地较为分散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国家认同教育等工作的难度系数更高,更加需要依靠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可以说,基层党组织是边境牧区维护政治向心力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所在。[19]在具体实践中,西藏边境牧区干部骑马、步行到各边远乡村开展工作,内蒙古边境牧区的党政警企民联合马背文物保护队,新疆边境牧区的马背青年突击队等都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案例。

(二)完善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教育体系

青少年儿童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有着正相关关系。[20]首先,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儿童群体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助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为其参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21],潜移默化地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国家认同感。在我国边境牧区,有许多地处偏远、师资薄弱的“国门小学”。面对这种情况,各相关部门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中央的教育经费要向包括边境牧区在内的边疆地区倾斜,各省、市、县级行政单位的财政资金要有计划地向教育领域倾斜,以不断优化边境牧区的教育环境;二是制定实施教育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着力提升边境牧区幼儿园、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三是要鼓励边境牧区青少年儿童在国境内入学,让适龄的青少年与儿童在祖国的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

(三)推动大众传媒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传媒一直在促成舆论共识、增进国家认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边境牧区县域内大众传媒宣传要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团结一批新媒体从业人员,与其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做到线上互动、线下沟通,使其在加强边境牧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展现正能量;二是充分调动既有资源,鼓励优秀的各民族的干部在互联网平台上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众传媒经验,将传统媒体资源整合为“融媒体”模式。在注重信息传递的同时,也注重与受众间的有机互动,拓展媒体的社交属性,提升地方传媒平台在当地受众中的黏性,真正做到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使群众在与大众传媒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做到认真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

五、文化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应该重视文化认同的建设。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在文化认同导向的指引下可以从完善边境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符号和形象、壮大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人才队伍三个方面开展。

(一)完善边境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面对边境牧区地广人稀的地理特征、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相对流动的生产生活方式做出一些适应性调整。事实上,依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国边境牧区所在省份每万人计的图书馆数量、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博物馆数量大部分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边境牧区所在省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际上拥有满足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文化诉求的能力,只是因为其固定地点的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导致居住地分散、偏远的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较难接触到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此,可以考虑结合边境牧区的实际情况,推出更多类型的流动性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在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活跃于农牧区中的乌兰牧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在边境线上“流动升国旗”活动、打通城乡借阅资源的图书漂流活动等都是边境牧区可以尝试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

(二)弘扬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符号和形象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能够激发各族儿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是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坚强保证。要积极引导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共有形象,就要让其在社会生活中获取记忆[22]:一是要促进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继续交往交流交融,鼓励其广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社会践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并使得以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来促进民族团结的经验,成为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三是充分利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打牢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同基础,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工作具象到群众身边的实践活动中,使其先在行政村、社区、街道这种范围较小的社群中增强归属感,进而引导其增强更高位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壮大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人才队伍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中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基础,也是关键。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民族文化领域人才对边境牧区既有的中华文化进行凝练与阐释,使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所共享的文化内容成为他们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内容。虽然在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人才储备仍显不足,然而在交通便利、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尝试通过调动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领域人才、鼓励他们投身于边境牧区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工作的方式,壮大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的人才队伍。这样,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的人才队伍便不仅包括边境牧区的居民,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与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边境牧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可鼓励、引导各类文化领域人才传承保护边境牧区各民族文化并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创新交融,使各类艺术形式与相关科研成果成为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同根同源的原生性集体记忆的载体,成为新时代文化认同导向下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实践路径的生动表现,不断丰富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内容。

六、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认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下,以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为核心内容的认同导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中之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导向的理论指引下,边境牧区作为民族团结工作重要的实践场域,其践行认同导向的具体方式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其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的核心,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是建设的基础,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建设的标志。结合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民族文化领域人才储备不足以及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各种价值观的挑战问题,相关领域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积极完善边境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符号和形象,壮大边境牧区民族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在国家认同导向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教育体系,推动大众传媒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相关研究应进一步聚焦边境牧区基层组织治理的工作实践,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梳理并分析边境牧区各族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经验,以此来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为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郝时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J].民族研究,2017(6).

[2]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

[3]王希恩.中华民族建设中的认同问题[J].社会科学文摘,2019(6).

[4]Li Chunling,Liu Senlin.Factors Influenc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Based on Data From the 2013 China Social Survey[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20(2).

[5]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6]高永久.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个重要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7]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1-03-06(01).

[8]孔凡哲,杨胜才.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底线[N].光明日报,2019-11-26(14).

[9]青觉.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10]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

[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報,2014-09-30(01).

[12]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N].人民日报,2018-03-06(01).

[13]Dan Rabinowitz.Community Studies:Anthropological[J].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Behavioral Sciences,2015(2).

[14]钱穆.国史大纲·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谢新清,王成.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机制——基于卡西尔文化符号学的启示[J].晋阳学刊,2020(4).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18]高永久,邓艾.我国西部边境牧区地缘政治与社会治理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19]高永久,崔晨涛.构建我国边境牧区基层党组织治理体系和能力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20]Pike G.Glob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J].Theory Into Practice,2000(2).

[2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2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俸代瑜〕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