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微课程的“悦读”三部曲

2021-12-29 22:12:5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张鹏程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童话剧悦读故事书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张鹏程

“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大社会中去……”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发出解放儿童的提倡。但纵观小班的阅读活动,大多都是教师手捧绘本讲,幼儿齐坐椅子听,让创造成为一纸空谈。如何让教师在做上教,让幼儿在做上学?由此,笔者就小班微课程“悦读三部曲”浅述教和学的自然发“声”。

曲之一:兴趣奠定阅读的动力

阅读区设立之初,低幼读物的适宜性、材料的丰富性、班额大小都成为干扰这群小家伙们自主阅读的因素,而园所图书馆所提供的经典绘本,在幼儿眼中却不以为然。什么样的幼儿喜欢去阅读区游戏呢?笔者对全班幼儿观察后发现,“游戏经验”是其中的关键。与建构区、角色区不同,因阅读区“静”的独有特性,且阅读区对游戏经验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小班幼儿还不曾拥有“书要一页一页翻看、绘本需要观察画面和人物情绪”等阅读经验,所以在牙牙学语的年龄阶段,偶尔进入阅读区大多也都呈现“撕”“占有”等游戏方式。

陶行知说:“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爱模仿的年纪,榜样的作用自然再有效不过了。睿睿是小二班难得的智多星,小小年纪已认识不少汉字,这得益于每晚与奶奶的绘本共读,《小蝌蚪找妈妈》《谁咬了我的大饼》等具有一定重复性内容的故事,他早已能自主阅读。阅读区里聚精会神地翻阅交流、集体面前大方自然地看图讲述,再加上悦读主题墙上实至名归的五角星贴画,睿睿成了大家心中名副其实的“阅读之星”。

有了睿睿这个榜样,餐前阅读成了孩子们最关切的事,“老师,今天看这本书吧!”上午区域游戏时,孩子们在阅读区自主选择绘本故事,就是我们今日餐前分享的故事。每当我拿起那本带着独特光环的绘本故事书,介绍说道“今天的故事是某某小朋友在阅读区选择的……”时,孩子们总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在聆听过程中感受绘本故事的趣味画面和语言,孩子们可爱的傻傻笑一笑,阅读的魅力也就自然溢出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老师将这本好看的故事书放在悦读吧里,喜欢的小朋友可以去看一看哦。”

有了对阅读的初步认知和对书本内容的大致了解后,孩子们开始尝试自主阅读,时而翻找最喜欢的那一页内容,时而学着老师的样子一人坐前面手捧故事书,几人坐对面若有所思地专注聆听。阅读初见成效,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

曲之二:动力铸就阅读的能力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对3~4岁幼儿在阅读与书写准备中提出“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等合理期望。

我班将每日“三个三”活动逐步扩大,即餐前阅读、午睡前阅读与晚间亲子阅读各30分钟。随着班级悦读吧的人气与孩子阅读量的增长,幼儿对“书”的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昨天爸爸给我讲了……”“我看过这本书。”“那你们能讲给大家听吗?”孩子们有的滔滔不绝,有的支支吾吾。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为促进幼儿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班级群内全票通过绘本漂流活动的提案后,孩子们陆续从家中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有安全类的《陌生人快走开》,有趣味性的《凯文的衣服》,有情感建立的《小兔阿布和布娃娃》……在餐前阅读的一次次聆听中,孩子们初步理解了图片与文字的“密码”。幼儿对漂流图书特别是自己的那本书总是爱不释手,若有伙伴想要借阅,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与此同时,小二“声播站”也成立了,在连续十周时间里,我精选了家长与孩子们共读的20多本经典绘本,并且收录全班孩子的童声,将孩子的讲述与背景音乐融合为音频,在班级中漂流。孩子们从胆怯不敢发声,到后来能在集体面前大方、流利地讲述。在分享与聆听中,幼儿收获了友谊、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油然而生的自信心。

在每一次的阅读活动审议中,理清“做”的办法成为关键所在。爱阅读是一个人从幼儿期至成人乃至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处于单字词句和电报句阶段的小班幼儿,该如何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呢?回顾以往阅读活动的开展,无非是设立阅读区或排练一年一度的童话剧等,但形同虚设的阅读区和枯燥无味的反复排练不在少数,以至培养幼儿爱阅读的好习惯最终演变成了“厌学”。单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看似活动丰富、内容适宜,但却是与幼儿发展需求脱节。而我班声播站的设立,间接激发了幼儿对阅读的欲望,从自己带绘本到自己讲绘本,最终再制成音频返回幼儿生活中去,让幼儿的自信与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在兴趣的内在动机下,幼儿主动欣赏绘本图片、猜测人物对话、理清情节变化,最终尝试完整、流畅地表达。

曲之三:能力彰显阅读的魅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由此,“我们的声音”系列漂流活动开始了。满足孩子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欲望,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园所和“书”本身。陶行知说:“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会做事而学。”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我在班级发起“往哪里漂流”的讨论,将问题交给孩子们,他们第一反应当然是身边的人,讲给爸爸妈妈听、讲给好朋友听。那么,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人需要听故事呢?记得王春华在专题讲座“让幼儿的阅读行为真正发生”中说道:“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将绘本带给有需要的人,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给监狱、敬老院等这些孤独的地方带来一丝欢笑。”从需要与被需要的角度出发,我与孩子们共同确定了敬老院、早教中心和家庭自身三处漂流地。

“我们的声音”漂流第一站是敬老院。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叫醒了沉睡的“亲情托老院”。“爷爷早上好。”孩子们的礼貌问候让老人们开心一笑。之前经历过多次小演出,所以孩子们对陌生环境丝毫不拘谨,拿起话筒响亮地主持、带起头饰自信地表演,还准备了好吃的小点心和爷爷奶奶一同分享。

“我们的声音”漂流第二站是早教中心。尽管自己还是个小班的宝宝,不过面对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时,便生出了保护他们的责任,牵起他们的小手一起聆听伙伴的歌声与故事。

“我们的声音”漂流第三站是六一童话剧。童话剧是以语言为主的活动形式,对促进幼儿的语言交往有很大的作用。让幼儿扮演剧中的小演员需运用大量的情景对话,既保持了童话剧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幼儿的兴趣。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参与;根据家庭剧目调查表,确定剧目;通过画、撕、贴等多种方式制作宣传海报与服装道具;依据小班幼儿语言特点,将台词剧本向重复性、拟声词等简易靠拢,避免单一重复的机械训练。六一当日,筹备近一个月的亲子童话剧正式开演,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宝贝们放声歌唱,熟悉的儿歌、优美的舞姿令人回味。父与子的默契游戏加上实至名归的小奖品,让阅读成为悦读不再是幻想。

曲之终:“教学语言”与“学习语言”共进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运用”既是“做中教”也是“做中学”。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不难发现,文明的礼貌用语、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并非仅靠表面理解的“聊天”便能实现。“教”“学”“做”合一是教学方法不是教学目的——活动开展的目的自然是幼儿发展,但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时不时便会偏离到为实现“教”“学”“做”合一而苦思冥想各种精彩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与幼儿的“学习语言”都是“做”的主要方面,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即集体活动中的绘本讲述、环境布置中的阅读主题墙布置、生成活动声播站与故事漂流)与幼儿的“学习语言”(即自主模仿、聆听,自由讨论、表演)都是在做中教、做中学。

由此《指南》中所说的“运用”也就广义地成为教学语言与学习语言的总和。“做”乃劳力上劳心,当阅读活动在行动、思想上都得到体现时,教与学也就自然发“声”了。

猜你喜欢
童话剧悦读故事书
Storybook 故事书
天边的故事书
幼儿园主题式童话剧教学模式初探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妈妈宝宝(2019年9期)2019-10-10 00:53:58
展童话剧之魅力,促幼儿人际能力的发展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蓝天上的童话剧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高中语文巧变“悦读”课堂的策略
让阅读成为“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