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王晶晶
幼儿园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幼儿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较多问题:对新课程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实践经验不足、研究意识淡薄等,这些因素导致新手教师在成长道路上困难重重。有人说一名新手教师需要用五年的时间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以及在同伴的帮助指导、领导的悉心培养下才能够成熟。我园新手教师占全园教师数量的35%,因此加速新手教师的成长步伐非常重要。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改进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及促进新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我园借国家十一五课题“家园共育的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开展了关于“绘本”教学以及“趣味玩泥巴”的园本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的逐级、逐层、逐次的开展下,新手教师们在参与园本教研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研态度,在研究过程中与专家对话,与同行对话,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先对这件事情持认可的态度,要想顺利进行并圆满完成园本教研活动,参与者首先要认同教研的理念宗旨并积极认真地学习教育理念。我园多次组织新老教师共同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领会精神实质、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
我园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请专家来园开展专题讲座。如邀请“绘本”总课题研究的指导老师来我园开展“组织绘本教学活动的多种模式”以及“亲子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等讲座,使新手教师直观地感知了解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开展教育活动。
“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是开展观摩活动宗旨。如在开展“趣味玩泥巴”的观摩活动时,主讲教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个活动匠心独具、特色十足,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随处可见教育新理念的影子。大班李老师的活动“京剧脸谱”采用了陶泥与图片结合制作的方式;小班来老师的活动“雪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整体情景式教学,从活动室的环境到最后幼儿陶泥作品的摆放都充满着冬日雪天的气息,让幼儿完全置身其中,快乐地进行创作。
一次次的自主学习、园本培训、观摩教学活动使新手教师领悟了教研的新理念所在,明白了教研的重心在于幼儿,使新手教师能够主动去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合到教学中,为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以往我园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多是老教师“说”,新手教师“听”。新手教师缺乏一定的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去思考,导致其专业发展非常缓慢;另外我园的教研形式也相对单一,研究的问题较散。而现在我园的教研形式多种多样,如:开放互动式教研、对应式教研、主题建构式教研、阶梯式教研等,为新手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多机会。
开放式教研活动提倡“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主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求同存异。我园教研主管老师在教研之前会悄悄给每位新手教师一个“温馨提示”,在小纸条上写出即将进行的教研内容以及教师应该了解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哪些问题上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等,这样新手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参与教研时就不会出现“只听不讲”的情况,开始敢于在同伴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每次教研结束之后,教研主管老师还会与我们商定下一次教研议题,“温馨提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学会了先行思考和准备——即主动思考、寻找相关材料、梳理思路、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
在开放式教研活动中,新手教师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但是问题意识还不够强,提出的问题也较为浅泛,对应式教研就应运而生。对应式教研重点运用在评课教研中——新手教师在刚开始评课时思维和语言的组织比较凌乱,评价的问题多处于浅表层面。因此,教研主管老师将评课的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列成表格以供新手教师参考,如对活动的选材、目标的设定、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方法等进行整体性评价。渐渐的,新手教师对于评课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概念,在一次次对应式教研中评课能力得到了提高,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我园开展的“趣味玩泥巴”采用主题建构式教研,即教师在充分观察幼儿能力、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幼儿的兴趣点,来确定本班的“陶艺”教学活动。如在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在幼儿观察欣赏花卉、绘画花卉的基础上,大三班开展了以“花卉”为主题的陶艺活动,大四班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动物”为主题的陶艺活动。每次活动进行时都会有同年龄班级的老师参加观摩教研,活动后进行研讨对话,授课教师据此做出新的修改方案。通过一次次的自主设计、实践、反思和调整,新手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感知问题的敏锐力和归纳整理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园在开展“绘本”教研时采用的是阶梯式教研活动——即“一课多研”,教师选择一本绘本自行设计教学活动,之后在参与实验的六个班级组织教学活动,每次活动都需要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下个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作出整改。在一层层的教研活动中,授课教师的反思水平和教学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听课教师的教学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X老师组织的绘本《有你真好》教学活动,第一次的授课对象是大班幼儿,听课的老师提出了活动的情感挖掘不够用深入、方位词的认识过于简单等问题,X老师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整改;在第二次活动后,听课的老师又提出了活动前和活动结束的游戏可以进行一个有机结合,使活动更加完满;第三次活动授课对象是中班幼儿,X老师再次进行调整,将方位词作为重点,注重在游戏中练习;而第四次活动又回归到了大班,这时已经有大部分幼儿读过这本书,于是X老师就将重点放在了认识方位词,培养幼儿能够听口令快速反应出方位词的相反方向。新手教师就这样在一次次整改中提升了自我教学分析能力。
教研活动重在一次次对话和解读,同样,对话和解读之后的归纳、整理、反思也非常重要。
活动后的总结能够使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现状有一个了解,能够对自己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能够找到下一个阶段应该努力的方向,等等。我园在教研的过程中,极为注重教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建立相应的资料库供教师随时查阅和整理、反思和改进,让新手教师在总结中不断前进,在反思中持续升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整改,最终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园本教研必要性的体现。新手教师需要在实践反思中、在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下成长。在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具体来说就是围绕教师教学中的经验进行观察和分析、概括和重构,再回到实践中检验。我园围绕这个教研模式,循环往复,不断反思、实践,推动新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发展的教育是没有起点和终结的。园本教研是促进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新手教师通过在教研过程中不断学习、思索、实践、反思、再实践而快速成长;园本教研也是教师学习、反思、研究、创新的永久平台,而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