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彩霞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第三小学 广东清远 513000)
关乎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应具备的具体能力,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履行立德使命、育人的根本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小学生德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此前提下,有必要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策略。
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是基于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小学教育仍然坚持“只求分数”“成绩第一”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德育知识概念模糊,认为教学的责任体现在学科知识上就能达到教学目的,老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外部辨别能力还比较差,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不良事物和现象的影响,形成错误认知,这对小学德育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有的学生语言不文明,甚至学会骂人、打人等,迫切需要通过适当的德育和思想教育来扭转和纠正这些不良行为。
小学德育教育可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德育教育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养成敬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德,教会学生树立基本是非观念、法律意识、集体意识,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教育学生了解国家象征、旗帜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祖国文化的爱国意识,督促学生保持清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激发学生的德育兴趣,逐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德育与综合素养相结合,可帮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中国好少年。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进行德育,首先要从提高师资素质入手。用老师的正确言行,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榜样,成为小学生德育的带头人。
第一,培养和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根据德育工作目标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识,还要能够有效地向学生传达文化知识。教师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向上的思维,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始终在小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积极的形象,做小学生德育的好榜样。二是教师的正确教学态度。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必须专注于教学,对工作负责,做到真正关心和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善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感情。三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和主要任务,“教”就是传授知识就是德育,为小学生德育树立榜样。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纪律,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指明方向。为此,教师需要在教育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传统教育中压抑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学习成长。二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营造以德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不断提升人文情感。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潜力的基础,也能让精神世界变得美好。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以身作则、表达人文情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获得外部知识和能量的途径是通过网络信息和老师、家长的教导。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学与教的最有利条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态度[1],互联网是一种能够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入网络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网络道德、信息安全意识和数字化生存能力,让德育在综合教育中发挥作用。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掌握运动锻炼方法和技巧。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为此提倡积极开展班级集体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自信、自强的精神和坚强乐观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文体活动能够自主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抵御挫折,通过参加文体活动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潜力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实现目标,持之以恒地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德育课程中开展文体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健康生活的意义。
正确评估学生的行为和习惯,有助于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评价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作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有效德育方法。在教育教育过程中,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德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纪律和规范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家长会对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小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2],让小学生快乐成长。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3][4]。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制情绪的能力,学会克服挫折。德育教育中积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支持学校监督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通过德育教育渗透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小学生成长为快乐、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