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庞蕴馨
(广东省廉江中学,广东 廉江 524499)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立身之本,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十九大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3]。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到底要立什么德、育什么人,立德树人何以可能,怎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这些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当中密切关注的问题。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表达了我国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深厚的伦理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追溯、继承和弘扬,汲取了“仁爱思想,德教为先”的精神营养。在教育者共同的观念下,仁爱与道德融合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成为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仁德教育”以仁爱思想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推动教育发展为目标,是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实践、体现“仁者爱人”与“德者得也”的一种教育范式。“仁德教育”范式是德育研究和发展进步的方法论模型,融合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管子倡导的“德者”观念与践行我党确立的“立德树人”理念,不但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且实现了“仁”和“德”相互结合的固有特征和呈现方式。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实行“仁德教育”范式则诠释了这一观点。“仁”是孔子提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本义是“仁爱,对人亲善”,其中一个主要的含义是“爱人”,即重视人的生命与生活的人本理念,也就是上要以慈爱下,下要以忠敬上,形成良好的等级关系、社会秩序;“德”是管子提出行为做事的重要基础,本意为“德者,得也”,其中一个重要内涵是“修身”,即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德行修养被放在首位,道德的高低视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仁德的具体内涵指对人要尽心竭力,待人要宽厚仁慈,因此,“仁者爱人”和“德者得也”的结合是构成“仁德教育”范式的关键。
“仁德教育”,从孔子的观点看,体现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十大规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人人要正直向上,应当相爱;从管子的认识看,个人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需要人们长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因为人固有至善认知。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4]道德教育已经处于国民教育的重要位置,只有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才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5]一直以来,我国有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国家对人的道德的培养更加重视,因此,“仁德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提高道德素质。
历史上无论是改革或保守的思想文明, 通常都以古制或古圣先贤的事例作为合法性的依据,以及现实价值判断的准则, 正所谓考古为今、效古法为当世方便, 但重要的在于今人的选择与发展创新。今天, 我们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应当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仁”学及其相关思想, 这对于我们当下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都具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在共产党的带领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努力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已具规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可以实现。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既是对历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对党的德育理论的发扬与创新[6]。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仁德教育”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在党和国家强调“以德治国”的教育战略下,教育者对学校设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向能有效针对性地实施“仁德教育”,做到以人为本,以情感人,通过活动体验来道德感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纵观近年来我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于前人的思想,教育专家以及德育研究者,教育者都对德育有了重新的看法,内容基本上是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及高尚的人生观教育组成,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已经成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内容,以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为目标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大力提倡重视德育。毋容置疑,这些“口号”表明了一些现象:其一,教学狭窄为应试教育,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仁德教育”工作呢?其二,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主流价值观已逐渐倾向于经济中心论,在这样的环境下,“仁德教育”的实施是否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三,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仁德教育”应该怎样进行形成性评价?其四,“仁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能否应用于不同的教育领域?
“仁德教育”范式的提出体现了教育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经典理论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提炼。教育者在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方向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启发,具备鲜明的特征。“仁德教育”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仁”和“德”的明确性、“仁”和“德”的相互性与“仁”和“德”的自觉性。
“仁”通常指具体明确的对象,它并非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古代,“仁”表现为亲人、百姓和国家,它是作为一种根本的德性[7]。“仁”存在各个方面,但孔子在道德学说中不谈“仁”的存在依据,也不直接界定“仁”,而是多谈“仁”的实行。“德”一般是指品德性质——德性,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所固有的最大特点, 它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格。”[8]28也就是说,德性有明确的判断方向,聚焦于道德主体。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实现“仁”和“德”,把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等融入主体地位的思想,形成“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1)“仁德教育”的目标性指向于学生,一切进行的教育活动都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2)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学校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展开一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为重任,用“仁爱”思想教育学生,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道德教育的存在,从而实现教育目标。3)“仁”和“德”的教育存在方式离不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学校把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做得绘声绘色,让学生感受到时刻在接受教育,促进他们乐于学习和顺利成长。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基本准则是“德”,“仁”和“德”就是从行为上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而所谓的道德修养则反映出个人的行为举止,两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一个有“仁德”的人,可以达到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他会把“仁德”作为道德追求和道德理想,在生活中会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只要生命还在,依然会坚守一颗“仁德”之心,树立“仁德”品质。孔子认为,施行于对象的方式显示仁的德性,也即是仁德讲求实践结果,仁可以驱动而产生道德行为[7]。在道德学说中,没有解释到什么是“仁”,“仁”的存在依据是什么,往往都是从实行来诠释“仁”的定义,“仁”存在于各个方面:1)在古代,统治者做到爱民、宽谅、忠诚、恭谨,以“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德服人,百姓能安居乐业,从而促进社会发展。2)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施以“仁爱”之心,用自己的道德品格感化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道德情感的共鸣。3)生活中,明智者会在举手投足之间坚持“仁”的原则,体现其中的道德修行,践行道德的标准,于人类,于社会都带来有效利益。
“仁”不是由上天决定的命,其品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形成的品德,只有天赋品性相近,没有天赋高低之分,只要心中存在“仁”,就可以靠主观意识自觉地实现,但不能“无礼”。“德”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行为,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德从心修。“仁德”之人经常会在道德自觉中警醒自己,并保持内心的自我反省,展现发乎于内的道德规范。其可以理解为:1)首先对人谦逊有礼,尊重他人。用自己已有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实践过程中的行为,从人格魅力上展现人最基本的道德水平,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与领悟中提高道德素养行为。2)其次关爱他人、真诚待人、帮助他人,在自我的有限能力范围内推己及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只有有了高尚的品德才会被人所尊重。3)最后要有“克已复礼”的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时刻刻克制自我私欲,主动用礼来规范自身行为,就可以达到仁德之善,实现至美至善的理想人格。
“仁德教育”范式是对立德树人思想的有力实践,之所以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是因为除了结合“仁者爱人”“德者得也”的思想外,还有赖于教育研究者持久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属于本校的办学特色,根据已有的优势,形成自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育方法等。“仁德教育”根植于生活实践、取向于生活实践,所以要具备生活化的教育、实践性的体验与创新型的思维,如果三者分离,“仁德教育”则难以有效进行;如果三者融合,“仁德教育”则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办学业绩。结合已有的探索与实践,“仁德教育”范式主要以生活化、实践性、创新型的方式呈现。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归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9]648生活中的教育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人的道德[10]。道德知识与道德生活互相依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了道德知识的储备,才会有道德生活的存在,可以说道德生活化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11]例如,在进行德育时首先要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有益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的主题活动,是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需要条件,以问题为导向,把理想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回归现实生活。基于生活化的“仁德教育”范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作为构建者,提出该范式不是让学生作为一种死记硬背道德法则的学习方式,而是从行动上把身边的小事做好感化学生;2)作为教育者,树立示范榜样,注重一言一行,以身立教,立足于学生的点滴生活;3)作为受教育者,学校通过用感化方式改变学生的日常不良行为习惯,胜于体罚责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教育在生活中时时进行”。
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实现的人的活动,行动是衡量也是衡量道德教育的最后指标,实践性乃道德的根本特征。叶圣陶强调,“德育应该以知行统一为重点, 以实践为根本,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实践, 并把实践作为评价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12]关于德育的实践性,学者李明建在《叶圣陶实践性德育思想与学生道德践行品格和能力的培养》中提到三个要求,一是重视道德习惯的养成,二是注重道德实践的坚持,三是加强道德教育的协作[12]。在儒家看来,“仁”不是固定之物,而是在实践中完成,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近于仁、依于仁、安于仁。教育者在“仁德教育”范式实践中对学生的要求因人而异,不采取“一刀切”方式,虽然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协作德育的实行,但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才会有更明显的效果。对此,基于实践性的“仁德教育”范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在学科建设中,该范式的实践性注重校本文化特色的课程开发与应用,如开设《弟子规》《让心里永远阳光——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读〈论语〉学做人——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儒学智慧》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组成,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建立特色文化体系,极力打造五个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智慧校园、艺术校园、幸福校园,旨在培养体质强、素质高、品质优的现代化人才;3)在教师成长中,实践性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上,学校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德培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方式,没有创新,教育就谈不上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一个教育命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蕴含着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教育创新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从创新教育模式入手,不断改革和探索,实现“仁德教育”范式上量的提高和质的突破。基于创新型的“仁德教育”范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三导五步”法:“三导”指导学、导动、导练,“五步”指课前先学、问题反馈、互动研讨、训练巩固、拓展提升,要求学生独立学习;2)在课堂教学上,既强调教学设计,又重视教学生成,把“仁德”渗透到各个知识点,将其与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用“无形”的方式展现“有形”的道德行为;3)在教育研究上,以课题项目载体,以传统文化为抓手,以群体研究为模式引导全校师生全面参与,深入研究,促进教育与生活融合,提高教育质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仁德教育”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实践,笔者通过十年实践,历经理论构建、实践探索、成果提炼和推广应用等整个过程,可以理论与验证,能够学习与借鉴,这证明“仁德教育”范式具有创新意义。
“仁德教育”范式是在“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原则、四大元素”的理论体系下构成,结合校本文化资源、师资力量,同时正视学校存在的问题来寻找解决策略,于是,理论体系的形成成为了“仁德教育”的基本构架。主要内容有:1)核心:立德树人是实施“仁德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以“先成人,后成才”为办学理念,以“仁德为本、传承创新、多元发展”为办学思路,实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境德育,推崇“崇德尚礼”,把德育的方向放在引领教育、渗透教育、提升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2)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仁德教育”的定位目标。两条主线的学习模式是当今教育界十分重要的思想,美国教育家罗杰斯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仁德教育”主线的确立,体现了“非指导性”,具有取得显著成效的优势。3)原则: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创新与守正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三个原则强调拓宽育人途径,在教学上强调“精导”“精讲”“精练”,不断创新、不断提高。4)体系:“仁师”“仁生”“仁教”“仁学”四个体系均强调“润物细无声”,以爱育人、以和为贵,分辨美丑、完善品格,力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颗心灵污染。
“仁德教育”的实行离不开教育的主体性与主导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意义的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以致用。“仁德教育”范式主要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1)教师,既是传道者,也是授业解惑者,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专业知识、稳定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完善知识结构、灵活的应变能力,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师指导下,发挥主体性,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找到真诚和友谊,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学生。
“仁德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从一种创新的德育实践发展为一种具有范式的教育理念。这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爱育人,强调真、善、美,从新时代角度检视、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智慧,把“办高品质学校、育高素质人才”作为推进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塑造了“高品质的教师、高品质的课程、高品质的课堂、高品质的文化、高品质的学生、高品质的环境”的“六高”品质。“仁德教育”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了“一体两面”的教育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
“仁德教育”一方面是“仁生”与“仁师”,另一方面是“仁学”与“仁教”,两面互为一体,不可或缺。在“仁生”与“仁师”方面,培养“仁师”,需要打造研究型教育团队,特点是以小团队建设促进大团队发展,既面向全体教师,务实专业基础,又能够尊重教师差异,实现个性发展、分层发展,从而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团队以科组为载体,职责是专业引领、有效管理和全程服务,全方位负责所在学科的教研、培训等工作;团队以级、组为单位,职责是根据学校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合作分享等,切实改进教学问题;培养“仁生”,需要着重培养合作型学生。合作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切实地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比如,举行辩论比赛,赛队先由各个班级自主组成,经过初赛、复赛后,胜出的将进入学校总决赛,比赛所有流程包括发动、宣传、主持、组织等均由学生合作完成,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和独立能力。
在“仁学”和“仁教”方面,“仁学”强调探究型学习方式,旨在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确定课题、组织分工、搜集信息、整理分析、解决方案、评价反思与展示作品等。在“仁德教育”范式下,学校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确定课题,为学生开展探究型学习提供平台,更好地培养创新性思维。“仁教”着眼于学生的真实需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格的整体融合,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乐学、善学、精学,使教师乐教、善教、精讲。比如,我们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三导”(导学、导动、导练)“五步”(课前预习、问题反馈、互动研讨、训练巩固、拓展提炼)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能力,让学生养成运用创新性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1.创新校园管理制度
一是一体化管理,包括教学、教研、行政、生活等集成为一个整体,全部协调运作,局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形成强大的组织力;二是精细化管理,每天由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干部、校卫组成检查小组,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仪容仪表进行精细化的检查;三是智能化管理,主要涵盖门禁系统、教室可视对讲、闭路电视监控系统、LED信息发布系统、周界防范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信息化管理,确保校园安全有序。这些管理可以促使学生把校规校纪、班规班风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
2.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德育的生命力是否强大,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违纪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间接性批评,即可以通过其他学生做好事、说好话、多问好等来“刺激”学生,让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赏识中学会自我约束,规范学习行为。借助积极道德力量,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变得更加阳光,学习变得更加主动,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打造创新型教育团队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所高标准的学校,没有一支高水平教育团队是不可能的。“仁德教育”范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面向全体教师,采用师徒式结对方式、系统化教研培训、项目式研究学习来建设创新型教育团队,打造一支具有良好修养、创新观念、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走上特色教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