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权胜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015 年5 月至8 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遵义县文管所对在遵义县团溪镇新发现的大型石室墓进行发掘,从中发现了杨辉墓志,并由此初步确认该墓是杨辉墓。《考古》2015年第11 期发表的《贵州遵义市团溪明代播州土司杨辉墓》公布了杨辉墓志的出土信息以及拓本。杨辉墓志的“志盖和志石均为边长为85 厘米的正方形,志盖厚6 厘米,志石厚8 厘米。志盖内面刻篆书铭文‘宣慰使退斋杨公之墓’共9 字,笔画涂丹。志石正面竖刻楷书铭文43行,共1 040 字”[1]。出土的杨辉墓志保存完整,志文字迹清晰,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学界对杨辉墓志已有初步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墓志的形制以及墓志所在的位置等方面①。杨辉墓志出土数年,而对杨辉墓志铭文进行整体考释研究尚未出现,所以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杨辉墓志详细记载了杨辉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成员情况,这为研究杨辉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基于此,本文拟对杨辉墓志铭文进行移录、句读及考释,以期进一步探究杨辉及播州杨氏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杨辉墓志盖刻铭文“宣慰使退斋杨公之墓”,志文如下(志中缺失以“□”代替):
有明皇赠昭勇将军、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退斋杨公墓志铭
赐进士及第、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前翰林院侍读学士、两京国子监祭酒长宁周洪谟撰。
赐进士及第、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经筵官东海徐溥书丹。
赐进士及第、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修玉牒前翰林院学士豫章谢一夔冢盖。
昭勇将军致仕播州宣慰使杨君以成化十九年正月五日疾卒。其子嗣宣慰爱遣随司长官何衡来请予铭。其墓按状,君讳辉,字廷彰,号退斋。其先太原人,鼻祖端于唐僖宗,□定其舅谢公征西南夷,遂留于播邦。人立,遂以长其土,历宋及元皆世其官二十五传至□。考宣慰使讳纲,母俞氏。君□资英异,既冠而孤,事母孝敬,始终不渝。正统己巳,西南夷叛,川贵□□。朝廷敕令□赴京师,袭□于家以保邦土。黄滩之战,官军败绩,贼势益炽。君□□以死杀贼,否则显戮。是岁,狄贼至,火烧州郑家坝樱桃垭。君擐甲胄率众力战,斩首数百□□□。君□旅归,增兵守要害。贼复由险阻以入寇。君与战于板角,克之。景泰初,西南饷□。既绝,君率土兵会贵州官军开通饷道。又以汉土兵不协,志䟽请命将主之,乃敕忝将刘琛□董其事。是时,馈饷将竭,君出粟数千石以助。朝廷义之。赐敕旌异二□。余庆贼起,君破之于西湖诸寨。四年,贼入湄潭,君率兵大破之。自是,贼不复入境。时草塘贼乃暴横,有敕赐君白金文绮,令协川贵之兵以剿贼。君率偏师进至草塘,直捣中潮硬寨,缚首恶黄龙、韦保,尽□其族。□□□源□□□山口子溪,次□三百涝小土葛张合口,斩馘无算,草塘悉平。乃移师于贵州,□□清水江攻□诸苗。六年正月,君朝于京师。□嘉其绩,命礼部尚书胡濙宴之,会同馆陛辞,特赐一品服并金币宝镪。既至家,有敕命君往征湖广之五开、铜鼓贼,且赐白金文绮。七年,赐□授怀远将军,仍降敕劳以银币。天顺二年,奉敕征贵州东苗都匀、夭坝干诸夷,有功捷。四年,播大□,君发廪赈济,又出米为糜食之,贷贫户三千余石,后尽焚其券。君尚礼义,勤问学四方文士,过者延之塾馆,讲论古今,鸣琴赋诗,投壶酌酒,故好贤之声闻于远迩。君嗜吟咏,喜太书及行草,曾编慕忠孝堂集二十卷,首载宋元及本朝所颁诰敕七十二道,次列历代所赠其先世诗文及墓表铭章传记之作。成化初,君两奉敕助征□郡掌,皆有成绩。十年,进阶昭勇将军。明年乞休致。诏优许之,命其子爱代职。又明年,敕起,君委以夭坝干军旅之事,协都御史张瓒征讨诸夷。既平,置宣抚司,命其次子友为宣抚。配俞氏,封淑人,先卒。继室田亦卒。男六,长即爱,次即友,次孜、敏、敔、敷,俱以入粟官。女六,其婿宋宣慰男坤,长官田丰、俞温,义官曰稔宋基、俞泽。君年仅五十以卒之年二月十九日□其司治南四十里□水□之原。铭曰:
君侯远祖出太原,世长播郡□子孙,历唐五季及宋元,入我圣代弥昌蕃。君侯秀质清且温,早岁继袭承国思,二十五世阀阅存,千五百里生齿繁。家丰韬梁定鸡豚,恩泽流布气象尊。奉命剿贼贼远奔,豪如庄蹻勇如贲。玺书频劳趋天阍,赐一品服麒麟□,□词贞□□后昆,在□茂阴培灵□。
杨辉,字廷彰,号退斋。墓志载杨辉卒于成化十九年(1483)正月五日,享年五十岁。从此可推断杨辉生于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杨辉于正统十四年(1449)代其父杨纲为播州宣慰使[2]8040。墓志详细记载了杨辉征讨苗乱、赈灾救济以及发展文化教育等事迹。以下将根据墓志记载,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加以梳理杨辉的生平。
杨辉墓志用较大的篇幅记载了杨辉积极助征苗乱以及多次得到朝廷奖赏的事迹。正统十四年己巳年(1449),也就是杨辉刚上任宣慰使的这一年,“西南夷叛,川贵□□”②。据《明英宗实录》载:“贵州参将都指挥同知郭瑛奏:‘镇远等府洪江等处苗头苗金台灯纠集苗类伪称天王等号,敌杀官军,围攻城堡。四川播州所属翁谷龙等寨苗僚亦相扇作恶,延蔓侵掠,缘贵州都司卫所官军并土军前来会同剿杀’。”[3]3431从郭瑛的奏章可知,播州所属下的翁谷龙等寨附和镇远等府洪江等处苗人作恶叛乱,侵犯掠夺。于是郭瑛请求川贵两地官军和土军联合剿贼。杨辉作为土军力量参加了这次剿贼行动。杨辉率军与叛贼搏斗,杀贼数百。同年,叛贼火烧郑家坝樱桃垭,杨辉披甲率众破敌。随后杨辉增兵守要害,与贼战于板角,并击败了贼寇。此处板角应指是板角关,是播州重要的关隘,“势甚险恶”[4]。这一年杨辉虽刚袭职,却已经能够亲临战场,率军杀贼,破敌制胜。
景泰初年,“余庆贼起,君破之于西湖诸寨”。此处余庆应是余庆长官司所辖区域。余庆长官司“洪武十七年置,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六月改为县”[5]1128。景泰四年(1453),“贼入湄潭,君率兵大破之”。由此可见,杨辉在湄潭也打败了叛贼。“时草塘贼乃暴横,有敕赐君白金文绮,令协川贵之兵以剿贼。”当时草塘贼暴掠强横,于是朝廷敕令杨辉协助川贵官兵剿贼。此处草塘应是草塘安抚司所辖区域。草塘安抚司,“在宣慰使司东一百二十里,元为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隶播州宣抚司,本朝洪武十七年改为草塘安抚司”[5]1128。关于草塘贼寇作乱,杨辉在景泰三年(1452)上奏“‘湖、贵所辖臻、剖、五坌等苗贼,纠合草塘、江渡诸苗黄龙、韦保等,杀掠人民,屡抚复叛,乞调兵征剿,以靖民患。’帝命总督王来、总兵梁珤等,会同四川巡抚剿之”[2]8040。由上可知,杨辉上奏草塘、江渡诸苗黄龙、韦保作乱,于是明景宗命总督王来、总兵梁珤等,协同四川巡抚剿贼。王来、梁珤在平叛韦同烈之乱后,“檄四川兵共剿都匀、草塘诸贼。贼望风具牛酒迎降”[6]4584。从上可知草塘贼寇只是投降,并没有被剿灭。景泰五年(1454),“四川草塘苗贼黄龙、韦保伪称平天大王,聚众攻劫播州西坪、黄滩等处屯塞、营堡。贵州提督都御史蒋琳、总兵都督方瑛率官军会四川官军、土兵进剿黄龙、韦保据地”[7]5229。由此可知,草塘黄龙、韦保再次作乱,自称是平天大王,抢掠播州西坪、黄滩等处。于是贵州提督都御史蒋琳、总兵都督方瑛率领官军和土军前往剿贼。杨辉正是参加此次的进剿。“君率偏师进至草塘,直捣中潮硬寨,缚首恶黄龙、韦保,尽口其族。”由上可知,杨辉率土军前往草塘,长驱直入地向中潮山发起进攻,协助官军抓住了叛军首领黄龙和韦保。于是草塘之乱被平定。景泰六年(1455)正月,杨辉赴京师上朝。朝廷嘉奖杨辉的功绩,命礼部尚书胡濙设宴款待,并特赐杨辉一品服以及金币珠宝。胡濙,字源洁,武进人。关于杨辉上朝,《跋杨辉輓诗碑》亦记:“至输粟数千石以饱边戍,而荷朝廷旌异之典,比入觐,诏陪庆成宴于奉天殿,赐一品章服及金币诸物,此其获上之优待也甚厚。”[8]578杨辉因纳千石粮食充足边戍,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入朝觐见景宗后,景宗下诏允许杨辉出席在奉天殿设置的庆成宴。庆成宴是明代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庙后而设的宴会。“郊祀庆成宴是宴会中最为重要的,是天子通过祭天的仪式,上达天听,向上天召诰皇帝功绩,其也是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的确认,进而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9]由此可知,景宗十分肯定杨辉的功绩。杨辉从京师回去之后,朝廷命他前往湖广,征五开、铜鼓贼寇。此处的五开、铜鼓应指的是五开卫和铜鼓卫,是明代设置的隶属于湖广都指挥使司的地方军事机构[10]1356。景泰七年(1456)朝廷授杨辉为怀远将军,并给予银币。怀远将军,武官官阶,从三品[11]1753。
天顺二年(1458),“奉敕征贵州东苗都匀、夭坝干诸夷”。此处都匀应指的是都匀卫,“明洪武十六年,置都云安抚司,隶四川布政司。洪武二十三年,改置都匀卫军民指挥使司,永乐七年,改属贵州都司”[12]5272。此处“夭坝”应为“夭坝安抚司”,元至正十三年(1354) 设夭坝长官司;洪武七年(1374)设夭坝蛮夷长官司;洪武十八年(1385) 改升贵州蒙囊直隶夭坝安抚司[13]200。关于此次平叛,英宗敕谕云:“近因贵州东苗丑类负固据险,僭称伪号,聚众截路,攻劫城堡,已命镇守湖广、贵州总兵官南和侯方瑛等调集大军克期进剿,以除边患。”[14]6260由上可知,贵州东苗贼寇妄称伪号,攻击掠夺城堡,胡作非为,于是英宗命湖广、贵州官军集合大军前往镇压。成化十年(1474),墓志载杨辉进阶为昭勇将军。昭勇将军,武官官阶,正三品[11]1753。成化十一年(1475),杨辉请求致仕。“诏优许之,命其子爱代职。”成化十二年(1476),杨辉被“委以夭坝干军口之事,协都御史张瓒征讨诸夷”。张瓒,字宗器,孝感人,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关于这一次征讨,《明史》有详载:“先是,辉奏所属夭坝干地五十三寨及重安所辖湾溪等寨,屡被苗蛮占据,乞令湖、贵会兵征之。命如辉言。部议以爱年幼,请仍起辉暂理军事。又以辉难独任,宜敕都御史张瓒亲至播州督理,励辉等振扬威武,以备征调,其机宜悉听瓒裁处。十二年,瓒督诸军及辉攻败湾溪、夭坝干地诸苗,凡破山寨十六,斩首四百九十六级,抚男妇九千八百余口。事下兵部,以苗就抚者多,宜量为处分。”[2]8041由上可知,杨辉上奏苗蛮占据湾溪、夭坝干地等寨,请求征讨。虽然杨辉已经退休,但是因为杨爱年幼,于是仍由杨辉掌管军事。而后朝廷又派都御史张瓒来督管播州,带领官军和土军前往征讨湾溪、夭坝干地诸苗。但关于此次征讨的缘由,并非那么简单。《勘处播州事情疏》载:“杨辉因溺爱杨友,意要分割本州地土,另立衙门夤缘,授以官职。是渊与姐夫何清、已故头目徐泰、冯暾并杨辉婿俞温、田丰、姪杨夔各亦不合,要图升官,密与杨辉谋说夭坝干地方,原属本司与容山重安地方相近。今被生苗占据,莫若请兵征讨,克平之后就将容山重安所管夷寨分割另立宣抚司,著大官人做宣抚,却不好等语。”[15]11-12由此可知,杨辉的亲信们要谋求升官,借杨辉溺爱庶长子杨友的心态,让杨辉请兵征讨湾溪、夭坝干地诸苗。平叛之后,“设四川安宁宣抚司并怀远、宣化二长官司,以二司隶安宁,属播州宣慰使司管辖”[16]2963。通过此次征讨,俞温为怀远长官司长官,田丰为左副长官,徐泰为副长官,杨夔为宣化长官司正长官,何清为副长官,冯暾为右副长官;杨友冒报斩获首级七颗,升任宣抚[15]14。由此可见,杨辉以及其亲属们征讨湾溪、夭坝干地诸苗的目的得逞。
从墓志可知,杨辉对西南地区赈灾救济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景泰初年,因战事频繁,西南粮饷紧张。于是杨辉率领土兵会同贵州官军开通粮道。墓志云:“又以汉土兵不协,志䟽请命将主之。”汉官军内部出现了争执,杨辉奏请朝廷派人来主持大局。《明英宗实录》载,汉官军中起争执的是巡抚四川佥都御史李匡和总督军务右都御史王来,两人因战策不同而起争议,而后“帝曰:‘来、匡各逞私忿,理当究问。今且令用心整饬边务,再互相讦构,不宥’”[17]4468。景宗不追究两人的争执,让他们用心整饬边防,如有下次不再原谅。杨辉除了协助官军开通粮道外,还“出粟数千石以助”。因此而得到了朝廷的奖赏。天顺四年(1460),“君发廪赈济,又出米为糜食之,贷贫户三千余石,后尽焚其券”。从此可知,播州大旱,杨辉散发粮食赈济,且将稻米用于借贷,资助三千多石,而后又将借券焚烧。由上可见,杨辉赈济救灾,促进了播州地区的社会安定。
墓志云:“君尚礼义,勤问学四方文士,过者延之塾馆,讲论古今,鸣琴赋诗,投壶酌酒,故好贤之声闻于远迩。君嗜口咏,喜太书及行草,曾编慕忠孝堂集二十卷,首载宋元及本朝所颁诰敕七十二道,次列历代口赠其先世诗文及墓表铭章传记之作。”由上可知,杨辉崇尚礼义,尚待文士,喜爱赋诗和书法,也曾编慕忠孝堂集二十卷。而且他“修学校,延明师,育人才,而致文风日盛于前”[8]578。由此可见,杨辉对播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墓志记载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资料,由此较为完整地梳理了杨辉的生平。杨辉一生多次奉敕征讨苗乱,且曾多次纳粟赈灾救济,为稳定西南地区秩序,巩固中央王朝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他溺爱庶长子杨友,引致苗乱,以此让杨友领功,使得杨友集团的势力由此得到壮大。在杨辉逝世后,播州逐渐形成了杨爱与杨友两大势力集团。两兄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两人的矛盾完全激发,导致了杨氏家族内乱的发生。
杨辉的父亲为第二十四任播州统治者杨纲。杨纲,字大纪,号正斋。1972 年《杨纲墓志》出土,墓志盖名称为“明故怀远将军播州慰使司宣慰使杨公墓志铭”。怀远将军,武官官阶,从三品[11]1753。杨纲并非杨氏家族嫡长子,但因播州第二十二代统治者杨升嫡长子杨正声以及其嫡长孙杨炯早逝,杨纲“以季父身份袭怀远将军、播州宣慰使之职”[18]。关于杨纲的生卒年,《杨纲墓志》云:“公生于洪武壬午年,享年四十有七,卒于正统戊辰冬十一月二十有八日。夫人余氏。子二人,长曰辉,次曰耀,女二人。”[18]由此可知杨纲的生卒年月以及其配偶子女的情况。《杨纲墓志》记载其生于洪武壬午,但明朝洪武年间并没有壬午年。杨纲卒于正统十三年戊辰年(1448),享年四十七岁,所以此处杨纲生年应该是建文四年壬午年(1402)。据《明太宗实录》载:“洪武三十五年夏六月庚午,命五府六部一应建文中所改易洪武政令格条悉复旧制,遂仍以洪武纪年,今年称洪武三十五年。”[19]136由上可知,明太宗朱棣下令将建文年号改为洪武纪年。所以墓志会有洪武壬午年的记载。杨纲正统六年(1441)袭职,治理播州共8 年时间。在担任宣慰使期间,杨纲尽心尽责,使得“边境肃然,民安如一日”[18]。《杨辉墓志》云“母俞氏”,但《杨纲墓志》言“夫人为余氏”[18]。此处应取《杨辉墓志》所载为俞氏,原因有三。其一,“杨氏家法立嗣以嫡”[15]11。杨辉是杨纲的嫡长子,所以杨辉的母亲俞氏是杨纲的正室夫人。其二,杨纲墓被破坏严重,墓志中可辨识的文字较少,且余与俞字形读音相似。而杨辉墓志对此记载较为清晰。其三,播州杨氏与俞氏有通婚的传统,如杨辉的夫人以及女婿亦来自俞氏家族。
《杨辉墓志》云:“配俞氏,封淑人,先卒。继室田亦卒。”从中可知杨辉的原配为俞氏,被封为淑人。继室为田氏。而根据田氏墓志可知,其名为田淑秀,也被封为淑人[1]。淑人,外命妇的封号,三品[20]1737。二人都先杨辉而逝。杨辉墓就是杨辉、原配夫人俞氏以及继室夫人田氏的合葬墓。合葬墓中出土了杨辉田氏夫人墓志以及俞氏夫人买地券,从中可知田氏生于正统八年癸亥年(1443),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 辛丑年,享年三十九;俞氏卒于成化七年(1471)[1]。《田氏夫人墓志》云:“因夫人俞氏未有嗣,聘为贰室。”[1]因为正室俞氏多年未有子嗣,所以杨辉娶田氏为继室。田氏“系出于思南巨族,鼻祖唐少师忠果公十四世孙前宣慰使大雅公之侄孙女也”[1]。杨辉与田氏的婚姻反映播州杨氏与思州田氏仍保持姻亲关系。赵尔文达认为从杨铿、杨辉二人之妻的墓志铭看完全能佐证田、杨二家的长期姻亲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利于两地共同发展[21]。两家联姻所带来的影响使得田氏在杨家有着很高的地位。如俞氏去世后,“田氏掌家事。庄田子粒并家财金银罗段等物,俱系田氏收掌”[15]11。由此可见,杨家的家事、财产都归田氏掌管。而且田氏对于杨爱的迫害,是导致杨氏家族内乱的重要原因。“田氏掌家,妬悍要将伊男杨友承袭,百计谋害杨爱。”[15]10由此可知,田氏为让其子杨友承袭杨辉之职,运用各种方式迫害杨爱。这严重影响了杨爱与杨友之间的感情,从而使得之后两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墓志云:“男六,长即爱,次即友,次孜、敏、敔、敷,俱以入粟官。”杨辉有六个儿子,分别为杨爱、杨友、杨孜、杨敏、杨敔、杨敷。但此处并不是年龄来定长幼的。据《勘处播州事情疏》载“天顺八年七月十七日田氏生男杨友。本年十月初九日俞氏生男杨爱”[15]8,可知杨友年龄大于杨爱。所以此处应是以宗法嫡庶为标准来定。杨爱,字敬夫,为杨辉的嫡长子。据《杨辉墓志》可知,杨爱于成化十一年(1475)承袭杨辉之职。但由于杨爱年幼,所以播州事情仍由杨辉定夺。自成化十九年(1483)“杨辉病故之后,杨爱方才管事”[15]36。杨友,为杨辉的庶长子,起初承袭重安长官司。据墓志载,杨友于成化十二年(1476)任安宁宣抚。从上文已知,这是杨辉贿赂张瓒,为杨友寻得的官职。杨辉逝世之后,杨爱与杨友为了争夺播州统治权,二人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杨氏家族内乱。杨爱遭到了杨友、张渊的谋害以及诬陷。成化二十二年(1486),刑部侍郎何乔新、锦衣指挥刘纲等被派往勘处,结果证明杨爱是被诬告的[22]4853。“以爱信谗薄兄,友因公擅杀,且谋嫡,盗官钱,皆有罪。爱赎复任,友迁保宁羁管,仍敕乔新从宜处治。”[2]8042由此可知,杨爱用钱赎罪,仍任宣慰使,而杨友被送往保宁府拘押。二人的争斗暂告一段落。而正德初,杨爱“益恣,厚敛以贿中贵,征取友向所居凯里地者独苛”[2]8043,导致“诸苗愤怨”[2]8043。而后“凯里民为友奏复官,弗得,乃潜入保宁,以友还,纠众作乱,攻播州,焚爱居第及公私廨宇略尽,遂杀才,多所残戮。爱屡奏于朝,帝命镇巡官调兵征之。会友死,遂缓师。”[2]8043由此可知,杨爱日益娇恣,向杨友拘禁之地凯里横征暴敛,引起当地诸苗民愤怒。于是凯里民众请求上奏让杨友恢复官职,但没有获得批准。他们将杨友从保宁带出,聚集势力攻打播州,烧毁杨爱的宅第以及公私廨宇,并进行杀戮。不久杨友死后,战乱渐平息。正德二年(1507),杨爱被加授昭毅将军。昭毅将军,武官官阶,正三品[11]1753。杨爱于正德十二年(1517)逝世。至此,杨友与杨爱权力之争结束。杨友与杨爱权力之争,“是以后播州动荡不宁的根源,这次夺嫡动乱是播州地区动荡的开始”[23],对播州杨氏家族影响深远。杨孜于成化十九年(1483)“得患伤寒病证身故”[15]35,而杨爱怀疑“是渊与杨友通同暗行毒死”[15]36,由此可见杨爱与杨友两人的矛盾。
《田氏夫人墓志》云:“生子男四人,长曰友,任安宁宣抚之职。次曰敏,曰敔,俱纳粟膺七品散官。曰敷尚幼。”[1]由此可知,杨敏、杨敔以纳粟得七品散官。而结合杨辉墓志记载“次孜、敏、敔、敷,俱以入粟官”,可推杨孜、杨敷也是通过纳粟得七品散官。杨辉有六个女儿,墓志记载女婿分别是宋坤、田丰、俞温、宋基及俞泽。从上文可知,在平定夭坝干等寨后,俞温为怀远长官司长官,田丰为左副长官。二人之后因卷入杨爱与杨友之争而受到相应的惩罚。俞泽为“前都指挥舍人俞公之孙俞铭之子”[1]。
自唐僖宗乾符三年 (876) 杨端入播州起,到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平叛杨应龙叛乱,杨氏家族一直领治播州,对西南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据《杨辉墓志》可知,杨辉多次镇压苗族叛乱,稳定西南边戍,捐纳粮食,赈灾救济,稳定了播州社会秩序,并大力发展播州地区的文化教育,从中可见土司制度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但同时,杨辉作为播州土司,集军事、财政、政治等权力于一身,日益骄横,贿赂官员,溺爱庶子,引发杨爱与杨友的权力之争,从而削弱了杨氏家族对播州的统治。通过《杨辉墓志》考释,不仅理顺杨辉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成员情况。同时,还对加深认识土司制度的影响以及探究明代播州杨氏家族内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 释:
①杨辉墓志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有:彭万等《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丧葬制度的考古学观察》(《南方民族考古》2018 年01 期)通过杨辉墓等杨氏土司墓,论证杨氏土司墓室前中轴线上多有墓志;周必素等《贵州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形制研究》(《华夏考古》2020 年01 期)举杨辉墓志为例,印证明代中期墓志形制以及墓志放置的位置相较前期所出现的异同;周必素等《贵州遵义高坪杨氏土司墓地五室墓出土器物的初步研究》(《南方民族考古》2018 年01 期))引用杨辉墓志论证朝廷所赐是播州金银玉器等的另一来源;张合荣等《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播州罗氏土司家族墓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19 年02 期)引用杨辉墓志中关于杨辉致仕的时间,从而推测穆家田墓地M1 年代当在明代中期略早阶段。
②此处及下文凡是未注明出处的引语均出自《杨辉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