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发展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课程改革

2021-12-29 09:33聂紫彤张万强
林区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命大学生

聂紫彤,张万强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发现,大约10%—30%的人有心理问题[2]。除此之外,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出现长时间缺乏动力、无聊、空虚及自我认同危机等新情况。以上诸种状况从表面症状看是心理问题,实则是大学生生命感的缺失,这就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诚然,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调试心理问题,然而抽象的心理理论授课形式在短期内所呈现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加之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过时、学生参与度低,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并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从生命教育的视域着眼,分析课程教学状况,协同创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改革,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创造生命教育的育人与助人价值。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广泛、全面,专题覆盖面广。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以及目前国内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统编教材的课程内容设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塑造与完善、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七大模块。总的来说,课程内容主要是有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而“怎么做”的知识较少,尤其是生命教育版块仅占相对较少的部分。第二,课程课时量低,学生发展阶段覆盖少。按照“基本要求”,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然而,作为公共必选课,大多数高校选择将此课程安排在晚自习时间,且仅对新生年级学生开课,其他年级鲜有涉及。第三,课程评价静态,无明确具体考核指标。目前的期末考核以课程论文、成长档案、案例分析为主要的课程考核方式。

2.教师授课方面

其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大部分高校基本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 000的比率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但应对全校性的公选课,仍然显得力量薄弱,现实之中学校只能抽调教辅人员、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兼职授课,其专业大多不匹配。其二,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以概念定义、案例分析、交流讨论为主,以教材上心理学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这就导致学生被动听课,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其三,授课教师的职业人格和价值取向有缺陷。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消极的人生态度、物化的价值观以及过于自我的情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面引导和人格塑造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更何谈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生命影响生命。

3.学生学习方面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不了解、对课程重视不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其一是学习动机:一方面,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咨询直接挂钩,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心理异常的人开设的,心理健康的同学没有必要学习,因此抱有不重视、不理解、无所谓的心态;另一方面,抱有猎奇心态的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致使其对催眠、犯罪心理乃至读心术等的过度热忱与教师讲授的枯燥乏味且体验性低的专业知识形成反差,导致没有继续学习的热情。其二是学习激励:大学以学分、绩点为评价主体,在此背景下,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等课时短学分占比低的公选课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过多的学习精力,加之课堂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一,难以达到对学习激励与督促的目的。

三、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即有关生命的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Waiters于1968年提出,国外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基于当时社会背景下青少年的“药物滥用、暴力”等社会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性教育思潮。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起始于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价值多元化日益突出,青少年的生命无助感和脆弱感加剧,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正是因为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加强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开始兴起[4]。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没有生命就自然没有教育可言。同时,生命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2.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教育强调的是传授知识,受教育者在应试教育下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对生命情感的感性认识与审美感受,因此我们倡导有关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大学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各项教育工作检验的最高标准。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关注和认识生命的内涵与意义,自觉尊重和珍惜爱护每一个生命本身。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和促进自我潜能实现的主渠道,自然应当是保卫生命健康的重要课程。总而言之,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心和归宿是统一的,即启发学生关注、珍惜、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建立必要的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何在生命教育视域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承受能力,引导学生正视生命的意义、体悟生命的价值、塑造健康的生命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养成,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

四、生命教育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1.转变传统课程理念,强调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课堂当中的通识科目,带有强烈的人文科学教学目标。生命的主题既关涉由自然科学的现代化发展形成的对生命的还原视角,即生命是一种有别于无机物的有机体,它的存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有性繁殖与遗传变异等一系列生物科学的现象,同时生命也因为发展到人的阶段而具有了文化的躯壳,在人的意义上谈论生命。如果只是停留在生命的物化价值上面,那么人之为人的意义也就变得索然无味。相反,人的生命历程中饱含着精神性的成分:一方面是人作为社会关系综合的载体,在物质利益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历史关系和家庭关系等各种关联之中成为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人只是在关联性中确定“自我”,自然也很难算得上是有鲜活生命的个体,这里就唤醒了一种高贵的精神——超越性的思想之维。以音乐和美术为表征的审美艺术,及以知性和理性为体系的思维建构,都是人的超越性之所在。教育如果对学生的无形之生命视而不见,只关注有形的生命形式,那么必然使现实教育中的生命扭曲与枯竭,使人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否定、无意义感。自伤、自杀与伤人等事件在学校的发生,揭示了我们的教育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着不足。

2.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促进学习动机内化

教育最重要的是自我教育,这自然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创新,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尊重生命主体性的核心是尊重生命创造的本质。作为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创造潜力出发,创设教育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提供良好的教育情境,使人内在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只有真正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内在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发乎内心地自然流露出对学生主动展示自己、参与体验的鼓励。同时,生命的唤醒是互相给予的,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是点亮课程的生命明灯,这种由外而内的共鸣转换成了学习动机的内化与由内而发。由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激发成就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3.在教学中感受生命,倡议生命自助与互助

首先,当我们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时,就是最靠近生命本真状态的时候,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只有真切地处于对死亡的“怕”之中,个体才会有对自我意识的自由意志之觉察,决心为自己存在于世界中而筹划。因此,课堂需要冥想,一种专注于对生命思考与领会的诗意场所。其次,生命的自由往往与责任是一体的,教育面向生命本身需要学生从非生命状态中剥离,这当中所要面临的困难与阻抗,需要意志力的训练作为保障。由此,我们倡议一种对生命流动状态的自助与助人行为,超越性的精神在现实当中生根发芽的难点也在于此。困难时向谁呼救,成功时又与谁分享,看似无关的问题却是了解学生对待自己生命的关键节点。生命情感的感受与现实关系的关联为个体的超越性精神提供了一处“栖居之地”。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在探讨生命之时,对于情感体验和意志欲望的洞悉与切近是必要的,这为个体对生命的理解提供了机会。再次,如何将这种生命流动与绵延的状态在生活中持续,就需要鼓励学生不仅对自我生命珍惜,同时保持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生命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