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聪
这是学区小学六年级期末统考语文卷的作文题。
好的故事能引人入胜,好的故事能启迪思考,好的故事能温暖人心……我们也来写一写故事吧。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尽可能把情节写得吸引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环境:一个下着细雨的冬日早晨、空旷的学校操场
人物:你以及快退休的老校长
我参与了这次作文批改,发现大多数学生写得大同小异,或模仿作文选集,或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嫁接内容,所创编的故事多数缺乏新意,写来写去就那么几个套路,让人看得很是乏味。为什么大部分作文都落入了“假大空”的窠臼?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身上,而是在选题上,它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毕竟很少有小学生能和老校长扯上关系并演绎出动人的故事来。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生活阅历,只好默背式模仿或胡编瞎想。
回头看这道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是故事情节都得靠创编,他们怎么可能会有真情实感?这样反倒告诉学生,为了考试作文得高分,不管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体验和感触,都必须得在“假事情”上一本正经地投入自己的“真感情”,这实在是自相矛盾。于是,写作就容易演变成名正言顺的集体造假。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自相矛盾,促使我在批阅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收集了诸篇作文。下面列举几个片段。
我跑过去问校长:“你为什么会坐在这里呀?”校长叹了一口气说:“因为最近这里有许多小猫小狗在随地大小便。我们学校现在卫生很差。如果教育局领导来了,恐怕我这个校长的位子要保不住了。”……为了不让校长退休,我把学校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不让校长退休》)
“咦,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让你在办公室背书吗?”“我……我这不是担心您吗?您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早淋雨跑步,要是身子……”“闭嘴!我……我没有老……”校长推开了我。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总不正视自己的年纪。“您不能总是走不出心里的那道坎啊!”我跑上前大喊。(《闭嘴,我没有老》)
“校长,您要和我讲什么?”“我要退休了。”……“为什么您要跟我说呢?”“因为你是我教过的最棒的学生,所以我决定把校长这个位子给你,希望你能管好这个学校。十天以后,我就会宣布这件事。”(《老校长传位给我》)
这些作文让我仿佛看到诸多学生在十分为难的情况下还要卖力创作的模样——无可奈何却又天真可爱。在我们大人眼里,这些有破绽的作文竟也歪打正着地凸显出了几分调侃搞笑的味道来。但是,这一切学生并不自知,也非有意为之,他们只是为了多得分数,尽己所能、搜肠刮肚地在写作而已。这使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深地感叹:我们的每一道作文题将会把学生导向何方?是真善美,还是假大空?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曾经写在某篇文章结尾处的一段话:某些新闻报道说,有些学生的考试答题和作文老是喜欢“假大空”,其实学生是被冤枉的。首先“假大空”的是操纵指挥棒的出题者,其次是保驾护航却又时常迫于压力的教学者,最后才轮到既被动又无奈的广大学生呀!
以此观之,出题者岂能不慎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