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方法

2021-12-29 05:38:20赵婷婷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货物思政课程

赵婷婷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上述话语出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学生在道德、精神、人格方面逐步定型阶段,德是做人的根本,大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高质量地全面发展,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来提升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课程都应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具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1]。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首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要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明确课程思政既不是要把专业课程属性改变成思政课,也不是要把学科的专业课讲授成思政课模式,而是发挥好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内涵基因和价值,将其转化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2]。

二、货物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

(一)从货物学课程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设计的范畴包括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3]。

货物学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以货物使用价值为基础,以货物质量为中心,详细介绍了货物分类与编码、货物自然属性、货物质量与品种、货物标准化与质量认证、货物检验、货物包装、货物养护、货物与环境等货物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内容,以及副食品、纺织品、日用工业品等常见货物的结构、性能、质量要求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比较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组织适应市场的合格货物,恰当评价货物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科学进行包装和储运,使货物质量得到保护;搞好货物信息反馈,促进货物生产发展;科学进行货物分类,利于经济管理现代化;正确指导消费,充分发挥货物更大作用,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正因为这样,教师应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转变思想,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学生积极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互助互学,克服困难完成学习内容,达到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将货物学专业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寻找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德育知识体系的“通点”,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二)发掘货物学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其他元素

货物学课程理论知识内涵的价值观、思想、美学、哲学、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对学生在学习课程中渗透思政理念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货物学自身的课程体系的解读,也是对思政价值提取和升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也是课程思政理念。在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爱国主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我国的茅台、大米的质量处在世界先进的水平,还有很多先进的技术,例如中国的5G技术等都值得在课程讲授中融入进来,以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政元素的渗透。

讲到货物分类的知识点时,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的学习中,需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进行思考,两种分类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样就比较客观地看待问题,对其他事物也可以使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考虑问题。

(三)关注与课程关联的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注意平时对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的关注。在个人发展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的面前,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货物学讲授时,就可以结合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战的热点新闻,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需求的认知与判断,形成大视野与大格局,激发学生自信和坚定的职业志向,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2019年9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同年10月,美商务部自10月31日起对中国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产品启动。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学生明白立足国际的舞台,就必须经济强大,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就失去竞争的优势。从货物流通的领域来讲,国际货物的流通也是这场国际贸易战中的一个分战场,学生们只有练好本领,才能将来在这一领域具备竞争的优势。

(四)失败警示性案例的应用

剖析反面教材、失败的教训等案例,使学生能够科学理性地思考判断分析,提高学生甄别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有些失败的教训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冲击力度较大,所以在选取相关的案例时,也要做到适度、有针对性,重点难点放在反思与警示上,多维度地总结分析,包括在学术上、道德上、主观上、客观上明确因果关系。在讲授货物分类的时候,特殊货物包括危险货物、邮件货物等。2019年5月中旬,美国物流公司以我国在越南和日本东京邮递的华为芯片邮件货物出现异常为由,中间拦截,邮回美国,这一行为违背物流公司的职业操守,没有将邮件货物保质保量地送到目的地北京,我国予以强烈的谴责。通过对此类案例的分析,反思国家邮件货物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做好物流行业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强大出一份力[4]。

(五)货物学课程实践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根据学生思想状态、学情分析,在实践环节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环节也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频度最大的课程思政载体[5]。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思政元素:如在实训场所对学生实训制度的敬畏和遵守,在动手操作完成,实训任务时的团队协作,有不同意见时的沟通,创新性思维完成训练任务,还有对待实训数据的严谨、认真、客观科学的学习态度。货物学课程的实训环节可采用项目化教学,在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参加实训任务的训练中,每一个步骤都会无时不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的理念,如实践实训、货物学分类商品编码环节中,都可以教导学生要有敬业、精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使自己成为不畏挫折或困难、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物流业的产品属服务类,不可能在封闭式场所进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物流业界尤为重要。

(六)货物学课程考核体系蕴含的思政元素

货物学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将教学设计中每个思政渗透的点整合起来,组成一个课程思政链,由若干课程思政链组成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群。要想保证每一个思政元素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在货物学课程的考核体系中建立起对思政元素的考核权重,以保证从点到线到面到模块再到体系的全方位考核。对于签到中出现迟到早退现象的,此次签到成绩给予扣2分;对考试作业过程中出现作弊现象的直接给予0分;课程中分组讨论完成表现好的给予加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组内成员能做到组织帮助者适当给予奖励分数;对课程的思政目标,领悟得透彻,按照目标去做的,给予奖励分数。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迟到、早退和旷课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强调个人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个人与集体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宣传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的支援医疗队的感人事迹,他们不顾生命危险,成为最美的逆行者。“90后”年轻的护士们在危重病房里,夜以继日地轮流值守,他们在与死神斗争,抢回患者的生命。他们的青春都在奉献中闪光,激发青年学子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多为集体和他人着想。

三、货物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高职专业课程的讲授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在教学方法中应多选用项目教学法、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等方法[6]。尤其是在突出实操能力上,要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小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可以角色扮演、制作微视频发布到超星泛雅平台,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高职教育中的技能目标增强学生的实践性、任务活动趣味性、任务的主动参与性、情感体验度及行动习惯的锻炼性,符合价值观生成及促进心理学的路径。通过参与工作任务、体验技能要求、感悟知识及道理、情感升华感动而产生作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一些思政环节的设计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的讲授是达不到效果的,需要与线上教学配合。比如在QQ直播、钉钉直播、泛雅的同步课堂都能将一些思政的微视频融入到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尤其是利用抖音、快手等成熟的直播平台的推广与宣传,会更加激起学生互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愿意参与其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通过引入知名的教授、大师等专家的讲授,尤其是交叉学科专家参与的教学活动,会更吸引学生的兴趣[7]。目前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也可引入企业专家的现身示范,通过励志的人物事迹同样可以激励学生的开拓精神将线上与线下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带入先进的思政元素,引入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泛雅超星平台,运用多途径的资源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从思政课的强化要求变为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去学,去浏览相关的课程资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建设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区的体验等,都需要教师去积极地引导与疏导。既不能大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能轻重不分,一带而过。精品资源课程一直以来在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备受重视,课程资源是需要与时俱进,与学生学情结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道理,可以作为经典资源广泛地传播,所以在制作课程资源的时候,筛选出真正的精品是很关键的。

(三)在教学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

经过近几年的项目化课程改革,货物学这类专业课程以问题、工作任务带入的教学模式更适合高职学生,PBL、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中对思政环节的把握做得恰到好处是需要前期的教学设计和安排的。比如在货物学中讲到保税货物,涉及海关报税的知识点,就可以引入MOOC关于海关的介绍:1840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意味着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逐步丧失;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的海关机构,标志着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长达90年的屈辱历史的彻底结束。从海关的发展简史中让学生明白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有令国人骄傲的中国海关,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心怀祖国,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四)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

课程思政对高职的专业课而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时间与空间,更多的是课程思政完整的体系建立后,能够在合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将内容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8]。在讲货物学课程时,给学生布置了自主查阅物通网课外资料的时间和内容。在雅安地震时,很多通讯信号已经中断的情况下,货车司机就是通过物通网自发组织,不畏地震、不畏困难,短时间内集合物资通过货车车队送到灾区现场。这种作为课外拓展阅读的材料也在丰富着课程思政的外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拓展课外实践的空间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实施途径,知行合一,组织学生走出学院,利用课外的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也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的历练。一些通过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回到校园的学习状态会更加务实、积极,原因就在于参加社会实践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学得少,此外领悟到专业领域学习道理要比书本课堂中的印象更加深刻。2018年在讲货物学基础课程时,组织学生去盘锦市稻米博物馆,通过参观实践,学生对粮食谷物等散货运输更感兴趣,很多学生回到校园后,纷纷加入光盘行动。通过开展课外实践,学生对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有了更加积极的参与意识。

(五)课程思政的贯彻精髓在于寓德于教

教师的言行及思维的观点很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本身的言行端正、思政素质过硬,对所教授的学生而言,才是以身作则[9]。新中国刑法学主要奠基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高铭暄老师,一辈子兢兢业业,在专业上刻苦专研,对待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为国家培养很多法律界的英才,这就是教师的个人带动作用。高铭暄用自己的一生来寓教于德,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精心准备每一节课的老师们践行自己职业精神。这样言传身教,有了爱国敬业老师们的示范,对所教授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有了正确的是非观,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听信流言,也不会是非不分、胡传谣言[10]。

总之,课程思政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在每个单元设计中,寻找思政元素,设立思政目标,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及时总结课程思政的经验,才是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货物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逛超市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