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沈笑英
林正范,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杭州市银湖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982 年1 月,本科毕业后留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工作,先后在教育系任助教,在高等教育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所长等职务;1994 年11月,兼任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95年8 月,被选拔为浙江教育学院(现浙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96年10月,担任杭州师范学院院长;2007 年7 月起改任杭州师范大学校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先后负责原国家教委“八五”教改重点课题“新世纪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研究”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教师观察行为研究”等,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先后出版《大学心理学》《学习与评价》《高等教育评价》《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师学习新视野》等学术专著或编著。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等10余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各类研究成果中,《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变化》获浙江省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师教育改革的东城模式》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基。教育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劳动,而教育的智慧主要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对学生的热爱,以及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追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与实施,教师正确引导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日益突出。那么,如何促进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发展层次教师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教师的学习更有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杭州市银湖书院,采访了院长、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林正范教授。林教授温文尔雅、和蔼亲切,他结合多年的高校治理、区域师训研究和实践工作,一一解答了有关教师学习生态的理念与规律的相关问题,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共同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话题。
记 者:林教授好!很荣幸能采访到您。自1992 年10 月起,您先后担任了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杭州师范学院院长和杭州师范大学校长,以及现在的杭州市银湖书院院长。近30 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教师学习生态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可以说您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深刻感悟。关于当前的教师教育,特别想听听您的高见。
林正范:古希腊时期,人们把教师称为“智者”。其言外之意可能是指,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成为人师。我国历来有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说,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传承着仁师们自由讲学的传统。这些都隐含着教师的智慧形象与智慧性格。我们讲,教师是一种职业,代表着智慧人群的形象。现当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对教师职业一直有着很崇高的敬意。我们国家把每年的9月10日作为国家法定的教师节,向全国教师祝福,并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近30年来,我在研究教师教育的实践中,确实有一些对师范生、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的思考,尤其是在教师学习上,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实践。关于教师的学习问题,我们应站在更上位的视角去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学校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上。当前,中小学强调高质量发展,提倡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但无论是教育的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还是学校的提升,最终都需要校长的引领与教师的努力。而在学校中,校长和教师都是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除教师在一线教学外,还有不少校长也在进行着教学。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该是校长素养的提升。其主要目标为,校长应是其所在学校全体教师的榜样。我们说,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群体,而这个群体里的领头人便是校长。校长管理好学校最重要的内容为,校长应使自己成为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榜样,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诉求。在教育发展中,学校首先也最应该成为学习型的组织。
记 者:“学习型组织”,把这一概念运用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是教师研训值得探讨与实践的话题。请您具体谈谈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与实践。
林正范:“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这一理论最先实践在企业管理上。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组织思维能力”的自我学习机制,其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成为工作新的形式。学习型组织的精神是学习、思考和创新,方法是发现、纠错与成长,其关键特征是系统思考,组织学习的基础是团队学习,且有共同的愿景、创造性和不断学习的三大特征。中小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首先应该像一个学习型组织,如果学校的教师队伍自身不提高,也就无法做到不断育人。学校需要落实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几个重要内容,如共同愿景、自我超越、不断改变心智模式、深度会谈,以及团队学习等。一所学校的教师发展,需要先把上位、顶层的内容做好,即教师的共同愿景、奋斗目标的完善。这一内容需要校长带领着教师,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共同愿景,也就是未来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每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想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办成高水平、优质的学校,但这一愿望需要他们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作出独特的表述,因为学校的历史、所在社区背景的不同等,都需要有一种符合自身的校本表述。比如,我们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集团——东城教育集团——所做的实践。记得2009年时,杭州九堡镇的教育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往外跑,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当时的区政府、教育局领导邀请退下校长岗位后的我,帮助提高区域教育水平。我们商议后,便成立了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我任集团的理事长,一直做了10年。面对集团内薄弱的中小学教育情况,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放在了共同愿景的提炼上。在集团教育建设过程中,在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理想追求上,我们确定了一个集团内各校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幸福校园、优质教育。这一愿景是发动了学生、教师、家长和校长们一起探讨交流后确立的。共同愿景确立后,接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便是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
记 者: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回到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上,就是教师文化的内容。请您谈谈教师的文化建设。
林正范:一所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知识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其学习的重点。教师学习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上位内容,是在学校中形成一种教师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我们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东城教育集团建设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与教师文化建设相关的不少故事。记得2009年,我们刚去东城教育集团时,那边的教师们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并不欢迎我们去改变。我们去听课,许多教师表现出抵触情绪,也不认真听取我们的评课建议。我们指导他们做教研,不少教师还不太愿意。当时我带的专家队伍有20多位教授和博士,有时联系教研的电话过去,有学校接电话的某领导问:“你们又要来了?”说完便挂了电话。还有一次,指导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时,临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一位教师便拍着桌子站起来说:“我现在宣布散会!”然后就自顾自地出去了,当时我们真的相当尴尬。这样的现象大概持续了半年多,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坚持深入课堂,与教师个别交流,坚持长期不断的专业引领和教学探讨,情况就慢慢变得好起来了。比如,随着平时集团内的教研熏陶,教师们慢慢改变了以往在区里参加教研不活跃的现象。不知不觉中,他们开始积极发言了,在其他学校教师的赞许中逐渐找到了自信。如刚提到的那位自顾自走出去的老师,也开始主动参与学校的学习和教研活动。再经过后来三四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教师的学习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之前的排斥学习、不求上进,转变为开始爱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这就是教师文化的变革,教师队伍也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文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学习型组织的文化状态,这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有的状态。
记 者:您提到,校长和教师都是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师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是教师的榜样。那么,这对校长又有哪些要求呢?
林正范:我们说,教师队伍应有的状态是学习型组织的文化状态。校长作为教师不断地改善心智模式、超越自我的领头人和学习的榜样,如果带领的教师队伍在整体上成为学习型组织,那么,我认为这个学校的校长是成功的。如果教师主动学习的精神面貌无法呈现,那么这个学校的治理就差了。我认为,对校长要求的第一条便是:让自己的教师们变得爱学习、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使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高,然后去改变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深入、有效。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减下来了。校长要有创建学校教师文化的责任,而建设学习型教师组织就是创建积极的教师文化。一所好学校的校长,在对教师队伍建设上,不能只一味引进优秀教师,还应自己培养教师,形成学习型教师组织,让每一位教师爱学习,在学校内形成真正意义上有活力的教师学习生态。如我们在富阳永兴教育集团的教师培养上,建构了一种分层递进的教师学习文化,其学习形态有3个层次。一是初任教师学堂,这是一种新教师的学习文化。教龄在5年内的教师,都会进入这个学堂。其中1 年教龄的教师,组成“新荷班”;有2~3年教龄的教师,组成“青荷班”;有4~5 年教龄的教师,则是“夏荷班”。三个班的学习既有共同的内容,又有必要的差异。二是通过银湖书院的十几个研究所,对骨干教师进行2 年周期持续跟进的培训,组织每月2次的学习活动和暑假集中几天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所的学习研修中,教授、专家带领骨干教师们形成研训方案,再培训其他教师。三是组织了最高层次的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分一班和二班,进行为期2 年或3 年的持续培养。这是富阳永兴教育集团内教师学习的3个层次。通过长期的师训实践,我认为长期、有组织并且有系统计划的教师学习培训,是建构学校教师文化的关键,值得校长们在校本培训中参考与借鉴。
记 者: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基于这一背景,请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思考,以及我们在教师教育上能做哪些努力。
林正范:“双减”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央对“双减”的精神指向很明确,希望我们的学生不要有过度的学业和培训,以及超负荷、过重的作业负担,以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迷茫点在于缩减作业的程度。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没有作业,作业本身是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的教学观点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后的一种巩固性练习;现在的观点则认为作业是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机环节。所以,“双减”的作业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作业量少了、没有了。“双减”是针对某种过度、过重的学业负担现象而言的,针对教师的迷茫,我们还是要回到学校的责任上去理解。学校的存在就是传达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待,承担着成年人培育、关心下一代的责任。如何有效地把这一责任承担好,并与社会期待符合起来,学校校长与教师要站在应有的社会责任角度去思考。学校如果没有这一责任意识,那便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职业的责任也在于此。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首先需要立足于如何有效地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那么,社会责任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培养年轻一代,让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学识得到收获、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当课外辅导减少后,社会对学校的关注点将进一步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将是当前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方向。最近,我们银湖书院承担了“第六届明远教育论坛”的承办任务,根据顾明远先生“上好每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的要求,这次论坛的主题确定为深度学习,就是怎么改变课堂,引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以减轻课外辅导的负担。以前我们讲的“减负高质”问题,“减负”中的负担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客观标准,即减负的数量标准。比如,教师给学生设计一天的学习量,要学生学多少、完成多少学习任务,这里便有了一个数量的问题。学习量、学习任务本身是客观的。学生的学习量太大、负担就太重了,减负是指量要适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二种是主观的标准,是相对意义上的负担,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内驱力和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内驱力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么同样数量的学习量对学生而言,就感觉不到是很重的负担。
换一种说法,减负其实有两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指学习量的问题。学习理论上有一个学习量与学习效果的曲线:当学习量比较少时,学习效果会不太好;当学习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果最好,学习量再进一步加大后,会出现高原现象;之后,随着学习量的加大,其学习效果反而会下降。其实,当学习量适中时,教师还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改变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学得更有效、扎实。而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了很多内容,如对教学目标的深刻理解、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把握,特别是对教学内容本质性要求的把握,而不是表面上几个知识点的教学与解读。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知识和技能背后对学生素养发展的要求究竟在哪里,教师需要很清晰。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大概念”,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后,应从中提炼出需要解决的核心和根本性问题。如果教师能把“大概念”提炼出来,才算是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把握比较科学、清晰了。因此,我们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素养要求。也有人说这是技术,但技术背后的内容仍是专业素养。教师一旦达到某种素养,其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才会真正有效。我们说教师的素养高了,其运用的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也会自觉起来,反之则会生硬、机械。
第二个视角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要让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教师不能仅从知识与技能上进行思考,而应超越知识与技能本身,并意识到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需求、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知识与技能跟其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有何联系等。因此,教师的素养除了要掌握学科知识本身怎么教以外,还应有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即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内驱力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深度学习的课堂,如单元学习、项目化学习等,研究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在词的学习上会感觉相对枯燥、困难,我们的教师就通过设计大单元教学,把这一学习与帮助学生参加学校的晚会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字面意思和内在含义,以及其背后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情感。学生通过大单元系列学习深刻了解把握这些后,自己也便身临其境,似乎自己也成了词人。此时,他们的诵读更生动,学习也更有效。而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与变革。教育作为人影响人的活动,是一种具有很高创造性的活动。于教师而言,课堂每天都发生着创造,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变化,课堂情况也就每天都不同,这需要教师不断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简单而言,“双减”最终需要教师更加对学生负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使自身的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则更加需要形成学习型的教师组织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