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华
(温州市第八中学,浙江温州 325003)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群体,是教育链条上的“定盘星”,其专业质量、敬业状态和精神风貌,极大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品质与生态。名班主任作为一种公共社会资源,需要通过工作室让资源效益最大化,以实现区域内的引领与辐射。本文以笔者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实践为例,探索工作室研训新模式,以期为其他工作室的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样本。
工作室理念文化可以塑造集体人格,提升工作效果,凸显人文情怀。
名班主任工作室研训的关键不是名班主任引领,而是同伴互助。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学校,拥有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学科背景,怎样才能让工作室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团队愿景强力驱动,让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都动起来,才能实现从领衔人的“一枝独秀”到工作室的“万紫千红”。我们厘定“为什么要汇聚”这个命题,确立团队的使命、愿景。
(1)“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建设让学生留恋的班级,为改善我们的教育而努力”是价值追求。工作室既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提升,也关注班级全面发展,最终指向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孩子发光。
(2)“德育课题带动、常规任务驱动、专家引领促动、自我成长创动”是研修指南。学员们分享教育智慧,从特色点的突破开始,立体成长,共同进步。
由于共同愿景,学员从“我”走向“我们”,缔结成长为“命运共同体”。
名班主任工作室是一个社群概念,其出现代表着班主任专业学习范式的转变。工作室“基于常规而又超越常规的微创新”,通过跟踪式定制培养,激发学员成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二次提质成长。
1.聚焦班级建设主题领域,实现“亮点”突破
全体成员通过不断探索“点(聚焦常规工作亮点)—线(链接跨段特色主线)—面(形成特色活动辐射面)—体(构建生态型品牌班级)”的班主任个性化成长路径,实现“常规活动微创新、特色亮点谋突破、循序渐进创品牌”的目标。
近两年,工作室人均完成3篇高质量的案例或论文。其中,有7 篇被《人民教育》《中小学班主任》《江苏教育》《中学教学参考》等刊物刊发。
2.“三四五常规引领”,让研修变成“成长自觉”的行动
“三四五常规引领”指“三点坚持”“四个确定”“五类修炼”。
“三点坚持”:坚持邀请德育专家、资深班主任深入活动进行指导与点评;坚持做到领衔人对学员及班级工作的常态化诊断与引领;坚持做到学员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个确定”是指,工作室一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人人锻炼,一个不少”,学员轮流担任研修项目的负责人,定主题、定方案、定人员、定方式组织落实,让每位学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五类修炼”要求工作室学员在一学年内做到:写1篇有质量的年度叙事;主持或参与1次有深度的主题研修;精读1本专业书籍并撰写读后感;分享1项创新性带班经验;进行1次与工作室课题有关的高质量分享。
工作室作为一个研修基站,实质上采用的是一种区域大校本的研修范式。我们以方案制订和实施为载体,提升学员的活动策划与统筹协调能力;以专题分享作为促进成员深度挖掘自身特长的重要手段;以微信公众号展示让成员总结提炼,找到参与的成就感;以每次活动的反思感悟,提升成员的教育写作能力。
1.整体掌握工作室“学情”
工作室根据温州市德育“三坛”和名班主任的评选标准制订《班主任成长清单》,学员运用SWOT表格进行自我诊断和对标剖析,明确努力方向。导师从“自我诊断、发展目标与努力计划、需要工作室帮助”三方面进行梳理汇总,并点评支招。
2.精心设计个人成长档案
《工作室研修手册》内容包括成长规划、班会课设计及反思、特色活动设计、课题研究记录、特殊学生教育记录与反思、年度叙事等。它不仅有效地规范学员的研修行为,而且用引导的方式唤起他们的团队成长意识。根据相关信息,工作室从班主任年龄、学科分布、参赛荣誉、科研能力、研修诉求等方面,对班主任学员进行数据画像,归类统整。
3.科学架构学员发展梯队
三个梯队分为“青苗”“青芒”“青藤”:“青苗”是有1~5 年班主任龄的发展期教师;“青芒”是有6~10年班主任龄的成熟期教师;“青藤”是有10 年以上班主任龄的专业期教师。工作室一方面促使学员根据不同标准自我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搭建不同的平台促进学员的个性成长。
根据学员的真实刚需,工作室运用客户思维来开发研修内容,兼顾实践性与前瞻性,关注班级工作中的重难点。工作室广泛征集学员的工作困惑和成长需求,开发“班主任工作的十二门必修课”(详见表1),对学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引领与实践。
表1 班主任工作的“十二门必修课”
工作室根据工作实际和专业成长规律,将自下而上的“生长”和自上而下的“规划”相结合,推进基于PBL的分层研修。
1.横向班级管理研修
以学员所在年段组队,将本年段出现的班级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全面剖析,选择立项研究。
2.纵向教师成长研修
根据学员“三青”分层的不同成长需求,聚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聘请导师进行全方位、系列化的培训学习、专业指导。
3.个人优势混合研修
以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为基础,组成研修成长共同体。比如,对起始(毕业)课程、微班会开发、家长课程、教育叙事等项目感兴趣的学员,可通过自主申报组建项目组,并在导师的带领下,有序开展研修。
笔者的工作室在日常研修中既有内部成员间的合作共生又有外聘专家的协同引领,既有技能技巧的学习又有读写的修炼。
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活动,由“主题论坛”“三青沙龙”及“共读分享”等板块组成。研修内容针对学员个体真实问题与个性化需求,结合教育热点,聚焦常规教育、班本课程开发、“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等多个研修领域。比如,怎样开展劳动教育才有效?中途接班不知从哪儿入手,怎么办?学员们根据“八小策略”(关注一个小问题、选择一个小切点、开展一个小研究、寻找一个小对策、设计一个小方案、开展一项小实践、组织一次小反思、形成一个小课题)问题解决模式提前思考,做好充分准备,在论坛中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形成策略。最后,我们把各个项目组的问题解决策略编成“班主任随身锦囊”集锦,印刷成小册子,人手一份,好记、实用、方便。
工作室鼓励成员积极进行基于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案例剖析,促进成员互学共研。这是通过对案例进行描述、解释,以及探索应对措施,拓宽班级建设的视野,拓展育己育人的思维厚度,促进学员形成新的思考与启示,进而走向理论与实践的共生相融。
1.每日微言,团队三省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教师只有经常写作,善于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工作室微信群有一个固定栏目“微言细语”,每个工作日发布1 篇500 字以上的原创文章。学员按班主任任职年限轮流写作,内容可以是聚焦班级工作的任何话题,也可以是个人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当天,另3人负责对这篇“微言细语”作主点评,写作者还可以指定第四人点评,其他学员则随机点评。成员们对写作与点评,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默默地坚持,越写越认真,越写越有价值。这看似是一种简单的方式,其实既是积累又是引领,让大家发现了丰富的生活,对工作的思考越来越有深度,表达越来越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2.每周例会,思维碰撞
每周线上例会是工作室的一种常规培训。例会时间定于周一晚上,议题聚焦于“日常工作中的怎么办”。学员轮流主持,提前一天发布议题,分“说、研、享、评”四个板块。“说”即有事说事,不超过10分钟,只说本周要事、烦事、难事。“研”即在线研讨,这个环节用时25分钟。现场研讨、梳理后,每组用思维导图向全体成员展示解决办法。“享”即分享案例,每次2人,每人15分钟,分享上一周最满意的案例,或做法,或策略,或经验,只说做法、效果和核心反思。由于时间严格限定为15 分钟,所有的铺垫、全部的客套都没有,只剩下事实与策略,都是满满的“干货”。“评”即主持人梳理总结,综合学员意见对分享者评定等级,用时5分钟。
周例会话题虽小,如“男班主任碰到女生和你说例假,怎么办?”“临时想换家委,但难以开口怎么办?”等,但研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同时,每一次分享都是走向下一次成功的历练,倒逼学员深入班级,有目的地去挖掘与发现“话题”。在例会中,所有学员不断反思、更新观点,每个人都是研究者、实践者。
专家的理论报告、资深班主任的智慧分享,很难转化为受训者自身的教育行为。在研修过程中,工作室采取动态跟进式的指导,关注学员班主任真实的研究状态,将其在培训中作为受训者和在工作中作为实践者的角色有机融合,使培训更好地转换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推动力。
“进班调研”是基于现场诊断的实践活动。它通过亲临班级管理现场,全方位浸润式深度体验,对班主任带班实践中的真实情况进行诊断。班主任现场展现班级文化、特色活动,并进行汇报交流。在调研中,工作室学员对班级系统建构与特色打造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方案。导师现场对学员班级情况作出科学诊断及个性化指导,分享教育智慧和带班经验。
工作室进班调研以穿越学校边界的资源共享形式,使班级管理、特色活动、班本课程等诸多资源得以统整和流动,各学员可以充分利用工作室的整合优势,共享教育资源,实现知识的群体性建构。
为帮助成员成长,工作室积极邀请德育、课程专家引领指导,并对成员的班级建设实例进行点评和分享。专家指导点评和专题分享,既开阔了成员们的视野,又从学术、专业发展上给成员们以引领。同时,工作室内通过疑难诊断卡的形式,让工作有亮点的学员成为项目导师,并通过互相学习引领,向着更加科学、有效、有趣的方向发展,享受工作室研修的快乐。
用身边的班主任影响班主任,用身边的班主任帮助班主任;看到班主任工作的难点,突破班主任工作的困点,找到班主任向上的成长点。这是最接地气、最有能量的研修。名班主任工作室,一所微型的班主任学校,一个学术的班主任论坛,一个赋能的班主任场域。两年来,我们的课题被立项了,文章被发表了,交流展示活动获得一致好评,学员在“个性和自由”中收获“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