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丹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个体独立学习的状态,作为课改所积极提倡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上有着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建立合作小组,以学习兴趣为载体,激发思维碰撞;选择适当内容,以自主思考为核心,体现合作价值;小组合作分工,以动手操作为主体,注重合作过程;建立合作评价,以培养习惯为宗旨,提高合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合作小组;自主思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交流碰撞,为他们创设了与同伴对话、争辩的机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交流中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可见,合作学习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提效的”助燃剂“。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一、建立合作小组,以学习兴趣为载体,激发思维碰撞
首先,合作小组在人员的搭配上要有意识地安排,使各组学生的能力均衡,让每个小组都能够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关键是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他们认知冲突和思想交锋的话题。因此,需要教师细致备课,精心整合教材,设置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找出答案的过程,从而在小组中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让思维开花结果。在人员的搭配上,各组学生的能力搭配要均衡,让每个小组成为班级的缩影。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针对学生们大概知道标准量,但是还掌握不够熟练的情况,笔者设置了一个小组交流环节,探讨以下问题:胡萝卜有3 个,白萝卜有10个,怎么样才能让这两种萝卜成倍数关系?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解决方法不确定,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并不难,但正确结果的背后却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思考过程。这时,小组交流为这些思考过程搭建了平台。学生们兴趣盎然,在小组中各抒己见,探讨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如,去掉一根胡萝卜;增加2根胡萝卜;去掉一根白萝卜;增加2根白萝卜……新鲜有趣的合作交流题目让学生们的思维大大活跃起来,更加深了对两个数进行比较时,如何更准确地确定标准量这一知识点的深刻认识。
二、选择适当内容,以自主思考为核心,体现合作价值
合作内容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能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为此,教师一定要细致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合作内容可操作性强、难易适中。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这一道算式时,笔者先让学生们估算,得出大概的结果,然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有几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14×12的得数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点子图圈一圈、画一画,写出计算过程。刚开始,大部分学生由于定性思维,只能写出一种计算方法就面面相觑。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互相质疑,成功地激起了探索的欲望,再通过合作圈画点子图,合作写口算过程,算法的多样化一一被呈现出来,使得每个人都在一开始的迷茫中渐渐找到正确的方向。学生们从个体尝试,自主思考到同桌合作,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整理总结,层层递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终达到取长补短,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小组合作分工,以动手操作为主体,注重合作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只是模仿与记忆,收效不大。要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必须科学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前,教师应组织学生明确操作目的,了解操作流程。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交流、汇报,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实践中也要注意做到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防止一部分学生分散精神,不认真参与,又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把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方向。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了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空间,笔者注重合作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培养。在学生对合作内容和要求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放手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动手实验,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学习单的填写,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高。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分享探究的过程。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笔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交流,说出两种图形之间的关联,适时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确保学生的操作活动切实到位,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较好地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发展。
四、建立合作评价,以培养习惯为宗旨,提高合作质量
小组合作要求如果不明確,学生会无从下手;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习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养成依赖心理……这种种都会影响小组合作的质量,造成小组合作的效果不明显。教师应定期将合作小组的人员进行调换,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由组合,每次都记录下各成员的合作参与情况,形成跟踪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能力发展程度。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合作学习必须培养以下几个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主动参与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如,教学《认识长方体》时,笔者以学习单的形式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想法,并通过讨论与比较,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分享长方体的特点。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笔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上方位词有序地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方体相对的棱有几条?为什么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六个面都一定是长方形吗?最多只能有几个面是正方形,为什么?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在原地口头表达,有的用投影仪展示,有的直接到黑板板演。当学生在展示时,笔者提醒其他学生要用心倾听,若有不同意见要及时表达出来。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积极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数学教学中,最初进行合作教学时,遇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学生不知从何开始合作,不会分工、不习惯倾听、不会讨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指导,有序训练,让学生与合作交流学习为伴,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提效的“助燃剂”,让数学课成为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创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OL].https://wenku.baidu.com/view/32128acc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8.html.
[2]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OL].https://www.doc88.com/p-0039697381700.html?r=1.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