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丽霞
【摘要】本文以读西游、品西游、画西游为主线,探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选取“混合型模式”实施课外阅读教学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融入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课外阅读;信息技术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资源
我国目前可建设的数字化资源主要包括九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语文教学常用的课件也是属于教学资源之一,而项目式语文教学资源是围绕某一个知识来设计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人为精神的养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兴趣,丰富学生视野,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很好地应用语文资源呢?下面以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教学为主线,探究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开发的现状——学情
我校是一所小区配套公办学校,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条件比较好,学生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都比较重视。疫情期间,对学生家庭调查了解到,每位学生家庭都有可支持线上学习的设备,说明绝大多数的家庭都配置有计算机。除了在学校能接触到计算机,学生在家也能接触到计算机。因为在每次信息技术课堂中,总能发现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悉,甚至早就已经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还是充满热情的。针对这样的学情,在项目式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上,教师就得考虑设计不同层次的资源。但不管哪个层次的资源,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开发遵循的原则
项目式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教学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选取“混合型模式”实施课外阅读教学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其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中介绍了2003年于美國出版的有关整合的、颇有影响的专著“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作者罗布耶(Roblyer,M. D),该书中对于如何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强调了教与学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意义与作用;接着介绍并分析不同教育思想指引下的三种主要整合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主导型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建构型模式”以及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混合型模式”)。这些理论观点值得借鉴。但是,何克抗教授以批判的眼光,分析了该书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在“主导型”整合模式所设计的各种实施原则与策略中缺少奥苏贝尔学与教理论的指导;在“建构型”整合模式所设计的实施原则与策略中缺少相关教学设计方法的支持;而“混合型”整合模式的研究则还很薄弱、更不深入。这些缺陷与不足为进一步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次理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针对以上所述的缺陷与不足,选取了以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混合型模式”进行教学。“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四、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混合型模式”实施课外阅读教学之“读西游”。以我校为例,近三年开展全民阅读名著《西游记》,每周开展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西游记》。语文教师先建立《名著微资源库》,以讲解阅读名著的方法、名著人物、如何写读后感、探究名著的作者、名著推介主题等内容为主,录制3-8分钟的微课,每个内容可以录制多个微课,形成一个名著微资源库(如图1所示)。全体师生参与《西游记》阅读,每位教师主动承担某一章节的撰写教学设计任务。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学校OA平台的《西游记》文件夹。这样,整一部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教学资源就以项目式存在学校的平台,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自由下载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一起阅读《西游记》时,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课外阅读前提出阅读要求,向学生提供名著资源库的素材。学生自由浏览资源库里的资源,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自行阅读,然后在班上和教师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
2.“混合型模式”实施课外阅读教学之“品西游”。在读完自己喜欢的西游故事后,学生就开始利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品读西游了。我校师生阅读的是新课标必读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全解版)》这本书。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西游记》第三回“孙大圣搅闹蟠桃宴 众神将轮战美猴王”这一章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自行阅读,在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里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可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制作阅读收获的成果,小学高年段的学生通过用WPS演示文稿来汇报自己小组的阅读收获,这一方式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整合。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10课《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课堂上,学生综合运用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以“孙大圣搅闹蟠桃宴 众神将轮战美猴王”为主题进行阅读感想汇报。接着,学生搜集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阅读的资料并进行图片的处理、标题艺术字的制作、形状工具与智能图形的运用、音频与视频的插入、幻灯片的切换、自定义动画的设置,等等。最后,进行作品评价。整个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前:教师要根据名著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的内容、学生的学情等方面设计好资源,建立好资源库,在布置任务前把资源库的资源提供给学生自由阅读。再根据《西游记》里每一章节的故事内容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要分层次,有基础、拓展和深入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自行阅读。
课中:在信息技术课堂里,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西游记》的章节内容,确定汇报主题。如“西游记人物简介”,学生结合西游素材库的资源,根据主题内容利用WPS演示文稿来汇报自己小组的阅读收获。小组的分工根据学生的特长分为:图片收集与修饰、阅读感受的输入、文本框的修饰、图文绕排的技巧等,最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课后:课后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教会学生迁移到其它名著的阅读方法。
3.“混合型模式”实施课外阅读教学之“画西游”。如何在读西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展示出来呢?其实,可以用画图软件来实现的。首先,信息技术教师要建立“西游素材库”,将素材库提供给学生使用,里面包括某些章节的背景图、人物头像的简笔画、卡通头像、小插图等。下面以《傲来国石猴出世》为例,谈如何建立“西游素材库”。图3是WH表格法,利用WH表格法,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表格法的提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自主选择素材,小组合作完成學习任务。
4.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4课《刷子工具》和第6课《曲线工具》时,学生以《傲来国石猴出世》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为绘画对象,运用刷子工具和曲线工具绘出孙悟空头部、头冠和身体等,在绘画过程中运用到复制、移动、旋转与翻转等技巧来调整画面,插入“西游素材库”里的背景图、装饰图等。最后,进行作品评价。整个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资源包为课堂教学的各环节提供了丰富的实施方案,组合形式多种多样,但如何组合能更加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加以思考。在利用教学资源包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统筹现有资源,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然后进行合理规划,优化组合。
教学资源包的建设需要开发者长期收集整理,更需要使用者在利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在利用资源包的过程中,及时对教学资源包的资源进行更新和完善,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突破原有资源的限制,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cd57be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3?pcf=2&bfetype=new&bfetype=new.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林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