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对高职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

2021-12-28 23:17:58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英文母语汉语

赵 亮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语言迁移是泛指在学习外语时,学习者自然地按照母语的一些语言规则,如发音、字义、结构或习俗规律等,用所学的目标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情境性现象。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标语相同,那么母语规则会对目标语的运用有正向的作用,这就叫做正迁移[1]。负迁移则与之相反,是指在母语的语言规律和目标语的用语习惯相左时,给外语学习者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

汉语和英语有许多共同点,例如汉语拼音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字母和单词。然而语法或其他思维模式的巨大的差异也可能阻碍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我们有必要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来分析正迁移和负迁移,讨论如何消除或减少其对高职学生语言学习尤其对英文写作的影响,从而创建一个好的迁移环境,使高职学生少走弯路,写好英语文章,避免中式英语[2-3]。

一、两种迁移对高职英语写作的影响

在学习和使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汉语既起着积极正向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们按照汉语的规则和逻辑来进行英语写作,有时就会产生错用、误用现象。当听、说或写作时,学生们往往会忽略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形成个性化的中国式英语模式,这会影响其正确地使用英语。如果这种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那么一旦高职学生形成自己的固定习惯后将很难改正。

(一)语言基本要素的迁移对比

1.字母与拼音的迁移

和汉语拼音大致一样,英语里也有26 个字母,小写字母和拼音是一样的,被视为正迁移。同学们可以节省很多记忆字母的时间,从而提高书写效率。但是英语中有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之分,而拼音用大写就是错的,这就是一个负迁移。另外一个负迁移是字母与拼音的发音容易混淆。

2.词汇的迁移

无论何种语言,词汇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元素。我们要表达一个意思,不论是段落还是文章,最终的组成单位都是词汇。英语和汉语都有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词汇存在。

以下这几种词汇情况属于正迁移。第一种是同音异形异义词,像 “piece” 和 “peace”。第二种是异音同形异义词[4-5],相同的形式,但不同的发音和含义,如 “sow” 作动词是播种,而 “sow[sau]” 作名词是母猪的意思。第三种是同音同形异义,有相同的读音和写法,但不同的含义, 如“lead” 作动词是“引领、领导”,而作名词是“铅”。此外,词缀使单词容易被记住并且能扩大学习者词汇量。一些前缀和后缀在中英文中都有类似的功能。英语中大多数前缀改变词义,例如 “un 和mis”,这和汉语的 “不” 类似。后缀经常改变词汇的发音和词性,例如 “ly” 的功能与 “……地” 相同。此外,音译词汇也属于正迁移。新事物每天都在产生,学习者只需要记住一个单词的音就可以很容易掌握它,例如jeep—吉普、copy—拷贝、tank—坦克。

对于词汇负迁移来说,固有思维的表达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汉语中我们通常用 “红色” 来表示嫉妒、眼红的意思,而英语中则使用 “green”这个词;红茶的正确表达是 “black tea”[6]。同学们如果用自己母语的表达方式来书写就会出现错误,这也是写作经常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英语中还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但汉语的使用并不是那么严格的,例如“paper” 和“news” 前必须加“a piece of ”。像jeans、shears、braces 等是复数形式,而在汉语中它作为单数形式使用。所以很多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汇时会忽略这一点,从而导致写作错误。词汇的另一个负迁移是英语动词的形式和发音会随着时态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学习者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同时把握句型和动词的时态、语态。通常我们在动词的词尾做变化来表现时态,这在汉语里就不行了。另外,还有很多动词是不规则变化的,这在汉语里是不存在的。此外,英语中词语搭配特别是对于那些动词和名词搭配、名词和介词搭配也并不容易掌握。反身代词的搭配及功能在汉语里也没有明显的对应。这些都属于负迁移,当使用者遇到这些表达时常常会弄错。

3.语法的迁移

语法是词汇组合排序的规则。有了语法做支撑,语言才有意义,人们才可以使用语言来彼此交流。汉语和英语的语法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类似的地方也有很多。

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正迁移:中英文的句子都是由主、谓、宾、定、状等几种语言成分构成的,单词的词性也都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基本上,他们有相同的规则和用法,形容词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动词,介词同其他名词或动词一起使用。英文中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人们使用不同的语态来强调不同的主语。被动语态使语句更客观和可信,汉语中我们在小学就学习“把字句” 和“被字句”,他们的互换和英语的主动语态变成被动语态类似。因此,可以比较这些规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把它们运用到英语写作中去。中英文句子主干的顺序也是一样的,都是 “主—谓—宾” 的结构。但使用者需要注意其它成分的顺序是不同的。此外,英语的时态比汉语多,但他们有相同的基本时态,即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

然而,中英文语法之间也存在很多的差异,这会形成负迁移:第一,中英文有相同的基本时态,即现在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将来时态等,但英语语法的时态比汉语更复杂一些。过去完成时对很多高职学生就是很大的障碍,很多学生不能确切地区分哪一时段属于过去或者是过去的过去,并且经常弄反。例如:他到时火车已经离开了车站。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写成 “The train left before he had got here”,而正确的写法是“The train had left before he got here”。第二,写中文作文的时候,如果要修饰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修饰部分通常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但如果写英文就得把表修饰的定语从句、表时间和地点的状语从句等放在句子最后来使句子整体平衡。此外,否定句的顺序会导致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否定的表达可以分为全部否定(none, never, no) 和部分否定(all, both, everyone 和not 连用),所选用的否定词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这点经常给我们的高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弄不清楚就会造成错误的表达[7]。另外,英语中还有很多从句的表达,这一点汉语是没有的。

(二)文化和心理的迁移

每种文化的不同都塑造了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模式的独特性[8]。中国人的成长环境与西方人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似。例如,当朋友邀请说英语的人去野餐,但他没有时间,他通常会先说 “I would love to”,然后再说不行并给出理由。然而,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一般会立即拒绝然后再考虑抱歉的部分。此外,西方人与我们的信仰不同,他们多信仰上帝,所以语言会有一些宗教表达,如 “Oh my God” 或 “God bless you”。因此,同学们要注意这些文化及心理的不同,把自己放在他们的情境里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理解和沟通,从而写出更地道的英语文章。

二、高职学情的特殊性

高职学生学情的特殊性促使我们要加快提高高职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对于现在的高职学生来讲,不论在平时英语学习或期末考试中,还是在大学英语A、B 级,四、六级考级时,写作都是必考题,而且该题型分值所占比例较高。这就迫使同学们不得不写好英语文章。然而,高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最大的缺陷就是英语基础差、自学能力和自制力较差。他们在面对写作的时候,往往把心里想的内容直接按汉语的逻辑顺序翻译成英语,更有甚者直接放弃或是抄几句前面阅读理解里的句子。这使得以往多数的写作练习流于形式,也更使我们认识到高职英语写作改革迫在眉睫。正是由于高职学生学情的特殊性也使快速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成为可能。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思维更活跃,接受新知识和新理论的能力更强,短时间内提升的空间更大。这些都有助于他们通过一些可行的方法快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三、语言迁移用于英语写作的建议

(一)使用标点符号的建议

标点符号是很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许多中文中的标点中英文都有,如冒号、分号、问号、感叹号等,这些符号帮助使用者更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标点符号使句子完整,并使之富有特定的感情。而同学们习惯于把母语的标点符号用在英语写作中,这种负迁移会影响他们的表达。一些符号如 “…”和 “.” 只出现在英语中,而一些符号如 “《》”“。”“……” 只有汉语里才会出现,它们含义相同,但写法不同。同学们可以比较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并尝试每天用中文和英文写一段话,注意其中相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直到熟练运用后再只用英文练习写作。

(二)语篇迁移的建议

一篇完美的英语文章不仅要有正确的标点符号,还要有适当的单词、句子和段落。英文写作与汉语类似,都需要主题、主体段落和其他基本元素。例如,议论文写作的主体是提出一个论题并用逻辑来论述它,只要语言阐述清楚,合乎逻辑就达到目的;进一步阐述主题的方法是类似的,如举例子、引典故和作比较。但在表述中,中英文仍然有一些区别,这其中语序是最明显的。英文中通常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始部位,而汉语写作风格恰恰相反,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句尾凸显其重要性[9]。另外,汉语写作模式反复强调主题,而英语写作风格则是直接切入并进行分析。每次写文章时,要记住规则不同的地方并尽量避免负迁移的干扰。同学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它,这需要大量时间的实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改变写作风格的建议

由于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同学们在英语写作之前很容易形成汉语的思维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尽量适应英语的思维和逻辑[10],这样才可以正确表达我们的感觉和想法。为了有效地把负迁移改变为正迁移,同学们还必须学习英语写作的基本规则。语法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适当的语法支撑,才能写出正确的句子、段落、文章。

英语思维模式形成后,还有必要了解一些写作风格的差异。在英语写作中句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丰富地表达,经常会用到很多的从句,而汉语中是没有从句的。另外,要注意语序和语气,否则有可能产生误解甚至可能产生不礼貌的误会情况。许多高职学生在写作时只是把心里想的汉语逻辑的句子直接按照汉语的顺序翻译成英语,甚至只翻译字面意思,而不了解内在含义,这恰是写作难以突破的最大障碍。

(四)把负迁移转化为正迁移

使用和促进正迁移是把负迁移转化为正迁移的第一步。高职学生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学生们比较和分析中英文的词汇、句子、语法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尽量正确地使用目标语言并勤加练习。如果有可能,找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练习可迅速减少负迁移的影响。

同学们在写作时不仅要关注一般的大规则,还要关注细节,这将有助于负迁移的消除。例如人称用he 还是she 来避免性别歧视[11],首字母大写、缩进、空行,甚至如何写一封信的称呼语等等,这些以往不注意的细节都不能被忽略。

总之,母语迁移对高职学生的英文写作有很大的影响。正迁移将有利于同学们利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英文写作。然而负迁移有时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为同学们并不总是能意识到我们正在使用的迁移是正的还是负的。在没有足够重视的情况下,负迁移可能会扼杀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并使其最终放弃。如果可以把负迁移变成正迁移,我们的高职学生获得的将会更多并且学习得更快。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写作能够体现我们外语学习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想法、思维模式,还能反映他的逻辑表达方式以及对英语及英语文化的熟练运用程度。使用汉语的正迁移来学习英文写作是一个好办法,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努力、实践和练习。注意比较两者,遇到类似的问题要做笔记、总结经验并付诸实践,语言迁移就会积极地影响高职学生的英文写作。

猜你喜欢
中英文母语汉语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编委会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第35卷(2020年)A辑中英文总目次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APPITA 2015年第2期中英文摘要
中国造纸(2016年3期)2016-04-19 08:29:58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